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9篇
  免费   4457篇
  国内免费   5991篇
测绘学   1668篇
大气科学   4396篇
地球物理   6123篇
地质学   11953篇
海洋学   3532篇
天文学   839篇
综合类   2150篇
自然地理   2626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30篇
  2022年   1126篇
  2021年   1326篇
  2020年   1063篇
  2019年   1185篇
  2018年   1243篇
  2017年   1157篇
  2016年   1308篇
  2015年   1186篇
  2014年   1330篇
  2013年   1492篇
  2012年   1356篇
  2011年   1360篇
  2010年   1453篇
  2009年   1345篇
  2008年   1168篇
  2007年   1236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938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652篇
  2001年   638篇
  2000年   706篇
  1999年   942篇
  1998年   775篇
  1997年   771篇
  1996年   734篇
  1995年   650篇
  1994年   574篇
  1993年   498篇
  1992年   420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234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194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116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14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9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本文利用沉积物捕获器回收的连续时间序列沉降颗粒物样品,研究了南海西北部海南岸外陆坡外缘海域颗石藻的通量和属种组成变化及其环境意义。研究发现,东亚夏季风引起的海南岸外上升流以及冬季风导致的混合层深度增加都会刺激该区域颗石藻的生长,其中夏季上升流的影响尤为显著。从颗石粒属种组成来看,Florisphaera profunda是南海西北部中深层(1 000m)水体中主要的颗石粒优势种,此外Emiliania huxleyi,Gephyrocapsa oceanica和Gephyrocaps ericsonii等属种含量也颇高。然而在将颗石粒折算成颗石球数量后,Emiliania huxleyi则成为主要优势种。沉积物捕获器中F.profunda的相对百分含量与颗石粒总通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F.profunda的相对含量与总的颗石藻生产力有着密切联系。本结果对于利用沉积物中的颗石藻记录,尤其是F.profunda相对含量变化,恢复和重建古海洋环境尤其是古海洋生产力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972.
2009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在南海北部海域(nSCS)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聚球藻、原绿球藻、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3类超微型光合浮游生物和异养浮游细菌的丰度和碳生物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聚球藻和原绿球藻的平均丰度高于冬季,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和异养浮游细菌的丰度反之,为冬季高于夏季。聚球藻、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和异养浮游细菌在富营养的近岸陆架海域丰度较高,而原绿球藻高丰度则出现在陆坡开阔海域。在垂直分布上,聚球藻主要分布在跃层以上,跃层以下丰度迅速降低;原绿球藻高丰度主要出现在真光层底部;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在水层中的高值同样出现在真光层底部,且与Pico级份叶绿素a浓度分布一致;异养浮游细菌在水体中的分布与聚球藻类似。这些分布格局的差异,取决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和4类超微型浮游生物生态生理适应性的差异。在超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群落中,各类群碳生物量的贡献因季节和海域类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聚球藻在夏季近岸陆架区占超微型光合浮游生物总碳生物量的41%,原绿球藻在陆坡开阔海成为主要贡献者(50%),超微型光合真核生物碳生物量以冬季为高(在近岸陆架区占比68%)。冬、夏季异养浮游细菌碳生物量均高于超微型光合浮游生物碳生物量。  相似文献   
973.
The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fluorocarbons (CFC‐11, CFC‐12 and CFC‐113) and tritium (3H) content in groundwater were used to date groundwater age, delineate groundwater flow systems and estimate flow velocity in the Hohhot basin. The estimated young groundwater age is fallen in the bracket of 21 ~ 50 a and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two different age profiles and flow systems in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system. Older age waters occur under the topographically low areas, where the aquifer is double‐layer aquifer system consisting of shallow unconfined‐semi‐confined aquifer and deep confined aquifer. This reflects long flow paths associated with regional flow. Groundwater (range from 21 to 34 years) in the north piedmont and east hilly areas, where the aquifer is a single‐layer aquifer consisting of alluvial fans, are typically younger than those in the low areas. The combination of CFCs dating with hydrogeological information indicates that both local and regional flow systems are present at the basin. The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mainly flows from the north and east to the southwest, the local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occurs nearby the Hohhot city. The mean regional groundwater flow velocity of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s estimated about 0.73 km/a. These findings can aid in refining hydrogeological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study area.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74.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sources including B/W aerial photos of 1983, pseudo-color aerial photos of 1992 and JERS-1/OPS VNIR image of 1996, vegetation types of Yingbazha,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Basin in Xinjiang, China are mapped using ARC/INFO and related software. The changes in vegetation areas and distribution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As a result of natural and human influences, vegetation changes hav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the landscape changes are indicated. Moreover, the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iques are integrated to study vegetation and its landscape.  相似文献   
975.
戈壁荒漠覆盖区地质填图是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覆盖区地质填图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揭示覆盖层下伏基岩面地质结构,即填绘基岩面地质图;二是揭示覆盖层地质结构,包括地表覆盖层地质结构和覆盖层的三维地质结构.综合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可以获得覆盖区地下地质结构、岩石属性、沉积物分布与层状结构等信息.而经济有效地选...  相似文献   
976.
Wang  Ting  Chen  Xi  Li  Jialin  Qin  Song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22,40(2):592-604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Synechococcus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picocyanobacteria in marine ecosystem, and the absence of Prochlorococcus would make it indispensable as a primary...  相似文献   
977.
978.
应用近代微束矿物学分析测试技术,对在中国陨落的随州、寺巷口和岩庄等三块球粒陨石中矿物的冲击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查明存在有硅酸盐单矿物熔体、硅酸盐矿物混合熔体和全岩熔体三种组成不同的冲击熔体。研究结果显示:(1)三种熔融相与未熔相之间在主成分和微量元素组成上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它们是原地熔融的产物,但在较大的冲击熔块中,也发现冲击熔融作用引发了一部分元素,如亲铁元素、硒元素和轻重稀土元素的分异现象;(2)查明Al2O3、Cr2O3、Na2O和CaO等优先进入从冲击熔体结晶的辉石常压相或辉石的高压相——镁铁榴石(属地幔过渡带矿物)中;(3)Al元素能进入阿基莫石(即辉石的钛铁矿结构相,属下地幔矿物)中,以固熔体形式稳定下来。ELNES的测定查明,其氧化铁组分中Fe3+/∑Fe的比值高达0.67(3);(4)陨石全岩熔体中硅酸盐相与金属-硫化物相之间为完全不混熔,后者以孤立的共结体团块产于硅酸盐熔体之中,除Zn、Na、Cr、Co和Cu在硫化物相中和Na在金属相中有明显富集外,其他元素的浓度则无明显变化;(5)在寺巷口陨石熔脉的金属-硫化物共结团块内发现了FeNi金属-硫化铁-磁铁矿组合,进一步证实了S和O等轻元素可以加入到以Fe-Ni金属为主要组成的地核成分中去;(6)在岩庄陨石的FeNi金属-硫化铁共结体团块的硫化铁内发现了Na、Mn和Fe的磷酸盐矿物小球体,说明P和Na、Mn等元素也能成为地核的组成元素。以上研究在行星演化、地幔矿物学和地球化学,以及陨石学研究上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79.
壳聚糖在药物缓释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壳聚糖也称甲壳胺或几丁聚糖壳聚糖,是一种天然聚阳离子碱性多糖,其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而甲壳素是虾、蟹等甲壳动物外壳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壳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且其降解产物对人体健康无害,近年来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者就壳聚糖在药物缓释、控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壳聚糖的药理作用1.1壳聚糖的药理特性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来源于海洋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天然的动物性食物纤维,是自然界存在的惟一一种碱性多糖,壳聚糖的基本结构单…  相似文献   
980.
航行体近水面滑跳运动是近年来跨介质航行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针对航行体水面滑跳运动现象开展研究。 首先设计了适宜滑跳的航行体构型,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确定航行体的主要技术参数,发现航行体滑跳过程对于重心位置非常敏感;然后,针对设计的构型,开展水面自由滑跳试验,试验表明本文设计的模型可以在近水面稳定滑跳,验证了滑跳运动方式的可行性。 工作可为后续跨介质航行体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