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5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286篇
地球物理   696篇
地质学   1021篇
海洋学   341篇
天文学   126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2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黄河典型流域分布式水文过程模拟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基于水循环物理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当前水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应用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SVAT&HYCY ,选择黄河的主要支流洛河卢氏以上流域进行实例研究。根据 1990~ 1996年的资料进行的模拟结果表明 ,模型可以反映流域蒸散发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径流的形成过程。但是在模拟的径流值与实测值之间还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别一方面是因为实际径流包含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另一方面 ,空间插值方法是否准确反映模型的输入量 (特别是降水 )的空间分布特征也将影响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982.
甘肃省错沟-寺大隆铜(锌)成矿带位于奥陶纪弧后盆地和岛弧扩张脊火山岩带内,沿成矿带分成有5个矿化集中区,区内典型矿床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于强烈拉张的构造背景,赋存在蛇绿岩套中-上部的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中,受古火山机构和其原生构造裂隙控制.根据控矿条件分析,今后有必要对蛇绿岩套发育、存在以Cu为主的化探异常、海底热液喷流标志明显的摆浪沟地区和小砂石地区进行深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83.
黄淮海平原河道基本环境需水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王西琴  刘昌明  张远 《地理研究》2003,22(2):169-176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环境中最突出的污染问题,以满足河流最基本的稀释自净功能为目的,提出了一种计算河道基本环境需水量的方法,即月(年)保证率设定法,并以黄淮海平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是黄淮海平原总的河道环境需水最小为2176亿m3,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5%,其中海河流域309亿m3、黄河下游52亿m3、淮河流域片1347亿m3。通过Tennant法验证,说明计算结果可靠。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内涵,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研究区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4.
改进的双参数层状地基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高广运  邱畅  王贻荪 《岩土力学》2003,24(2):159-163
文克尔地基模型广泛应用于弹性地基梁、板的设计计算,但由于该模型过于简化,不能正确反映地基土的工程性质。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参数层状地基模型。该模型是Vlazov模型的延伸和发展,由一系列的弹性层组成,对每一层的应力应变分布做了一定的假设。通过积分变换的方法,可以求出该模型每一层表面位移与力的关系,进而形成层刚度矩阵。按照有限元法的原理,将每一层的刚度矩阵凝聚成总体刚度矩阵求解,与Vlazov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证明该方法是正确的,还得到了荷载作用于层状地基模型内部的解,为双参数层状地基模型用于桩基分析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85.
填充沟屏障远场被动隔振三维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广运  李志毅  邱畅 《岩土力学》2005,26(8):1184-1188
把填充沟看作存在于弹性半空间的异质体,运用瑞利波散射的积分方程,对填充沟连续屏障远场被动隔振进行了三维分析,详细讨论了影响隔振效果的几个主要参数。研究表明,刚性材料比柔性材料具有更好的隔振效果,在隔振设计时应选择刚性屏障材料;填充沟的深度在一倍瑞利波波长内对隔振效果有较大影响,并且与宽度一起决定其隔振效果,但当屏障深度超过一倍瑞利波波长后,屏障深度对隔振效果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86.
987.
988.
989.
990.
Significant uncertainty remains in understanding the groundwater flow pathways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Hydro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data as well as hydrogeological data were combined to explore the groundwater flow path in a representative cold alpine catchment in the headwater region of the Heihe Riv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prapermafrost groundwater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calcite dissolution and evaporation, whereas the geochemistry of subpermafrost groundwater was controlled by dolomite and gypsum dissolution, calcite precipitation, and albite and halite dissolution. Distinct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ling processes suggest a poor hydraulic connectivity between the suprapermafrost and subpermafrost groundwater. The hydraulic connectivity between permafrost groundwater and groundwater in the seasonally frozen area was confirmed by their similar hydrogeo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seasonally frozen area, a silty clay layer with low permeability separates the aquifer into the deep (depth >20 m) and shallow (depth <20 m) flow paths. The deep groundwater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enhanced dedolomitization and enhanced cation exchange processes compared with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Groundwater in the seasonally frozen area finally discharges as base flow into the stream. These results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groundwater flow systems in the unique alpine gorge catchment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abov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ermafrost distribution and the aquifer structures within the seasonally frozen area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groundwater flow paths. Cross‐validation by drilling work and hydrograph data confirms that the hydro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tracers combined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s can be relatively low‐cost tools in interpreting the groundwater flow paths in similar alpine catch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