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8篇 |
免费 | 289篇 |
国内免费 | 55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9篇 |
大气科学 | 185篇 |
地球物理 | 470篇 |
地质学 | 921篇 |
海洋学 | 187篇 |
天文学 | 49篇 |
综合类 | 152篇 |
自然地理 | 9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61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120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42篇 |
2004年 | 270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40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8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70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1942年 | 1篇 |
1940年 | 2篇 |
1937年 | 6篇 |
1934年 | 5篇 |
193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It has long been acknowledged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El Nio events, i.e., the eastern Pacific El Nio (EE) and the central Pacific El Nio (CE),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anomalous warm water and its propagation dir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evolution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two types of El Nio events were examined. It is found that all the El Nio events, CE or EE,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joint impacts of the eastward advection of warm water from... 相似文献
62.
63.
THREE-WAY METHODS FOR THE CALIBR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SYSTEMS:COMPARING PARAFAC AND THREE-WAY PLS
For the calibr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systems,different methods can be used.One class of methodsutilizes three-way approaches.The calibration problem is sta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decompositionof a three-way array can serve for the prediction of retention on new stationary phases.Two three-way approaches are presented:the Unfold-PCA and PARAFAC models.The theory ofboth methods is presented and the differences are highlighted,the main difference being that PARAFACis a trilinear decomposition whereas Unfold-PCA is not.Both three-way methods are evaluated on asmall data set consisting of retention measurements of eight solutes at six mobile phase compositions onsix stationary phases.The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of the two models are minor,For calibration purposes,two variants of the methods are discussed:three-way PLS and an extensionof PARAFAC.Again the theory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re explained.The predictiveperformance of the two methods is compared using the same data set as earlier.The differences inpredictive performance,however,are minor.Both methods are capable of predicting 98% of thevariation in the test sets.Yet,there are other considerations when comparing methods than predictiveperformance,e.g.the quality of the predictions. 相似文献
64.
成都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土壤镉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四川成都经济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金属Cd为对象,对其在土壤中的输入输出通量进行初步探索。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定以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为输入途径和农作物为输出途径进行研究。经过计算,经济区大气干湿沉降通量平均值为17.76g/hm2·a,灌溉水和化肥通量明显较低,三者对土壤Cd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86%、10%和4%。对于6个不同的地区,三者比例略有差别,大气干湿沉降所占比例最高达94%,最低也达到了77%。Cd通过农作物收割输出的量相对较小。土壤Cd年净增量主要受大气干湿沉降的制约,因此大气环境质量应是重点监控的对象。以耕作土体为研究介质,经估算,当前的Cd年平均通量可引起土壤Cd的质量分数升高0.006mg/kg。 相似文献
65.
基于含水层固体颗粒与孔隙水不可压缩的假设 ,本文导出了单井注水情况下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速度与水头之间的基本关系式。然后利用注水井壁处的应力、应变边界条件 ,进一步导出了单井定水头注水引起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速度、位移和应变解析表达式。该水平位移与应变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由注水压力本身引起的经典弹性力学解项 ,它仅随半径而变化 ,与注水时间无关 ;另一部分为由地下水头变化引起的水动力学位移和应变解项。其中 ,含水层水动力学水平位移随时间加长呈指数增长特征 ,水动力学径向应变则表现为近井处拉张、远井处挤压的分区特征 ,且近井拉张区随时间加长逐渐向外扩展。单井注水含水层水动力学水平位移、应变解的导出 ,完善和发展了单孔内压经典弹性平面力学问题解 相似文献
66.
本文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流模式(IAP GCM)模式大气5~9月平均环流(本文称为背景环流)。结果表明;厄尔尼诺年一系列重要系统(南方涛动、瓦克环流、哈德莱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辐合带)及大范围降水均发生明显异常;北半球西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是环流异常的主要区域。它们与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论证了该模式在低纬环流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高分辨地震折射/宽角反射剖面和相应的非纵观测的多个扇形剖面取得的人工地震资料, 研究天水和武都8级大震区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和构造.二维剖面结果显示, 地壳沿垂向可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两大层.上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 层内介质速度比背景值低0.3~0.5km/s.莫霍面深度大约为46~48km.NE向的天水-武都剖面下地壳速度在横向上变化剧烈, NW向的成县-武山剖面, 在礼县以西, Moho面和C界面有被上涌物质改造过的迹象.三维速度成像显示, 在105°E附近, 从7至11km的深度范围内, 存在一条近NS向的断裂带, 在该带的两侧速度结构有明显的差异, 西侧为低速异常, 而东侧为高速异常, 这一近NS向的断裂带与二维剖面的下地壳深断裂在位置上很接近.该地区的几个8级大震均发生在105°E附近, 并且呈一近NS条带. 相似文献
68.
渭河断裂西段活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渭河断裂是一条纵贯渭河盆地中部的大断裂,对渭河盆地的形成和发展乃至盆地内的地震活动都具有控制作用。本文将宝鸡峡口以东,西安市草滩镇以西的渭河断裂西段作为研究区。从渭河断裂北侧黄土台源地貌存在的分级现象、自西向东渭河断裂新近系错距大小非均匀变化、渭河断裂西段断坎地貌差异等方面的分析,讨论了渭河断裂西段存在的活动差异性,认为以千河断裂、岐山-马召断裂和泾河推测断裂为分界点,渭河断裂西段可分为三个亚段,各个亚段在断裂活动时间、活动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渭河断裂西段所处新构造环境的分析,认为第四纪以来渭河盆地西部地壳的向东掀斜拾升运动是造成渭河断裂西段出现差异性活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9.
Yan Gong Xin Wang Zheng Zheng Xue-Lei Chen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Einstein Drive Princeton NJ USA Center of High Energy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Kavli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China CAS Beijing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2010,10(2)
The primordial non-Gaussianity (PNG) in the matter density perturbation is a very powerful probe of the physics of the very early Universe. The local PNG can induce a distinct scale-dependent bias on 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of galaxies and quasars,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constraining it. We study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PNG from the surveys of the LAMOST telescope. The cases of the main galaxy survey, the luminous red galaxy (LRG) survey, and the quasar survey of dif- ferent magnitude limits... 相似文献
70.
应用柴达木盆地地震、非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研究发现,新生代盆地深、浅层构造存在较大差异,盆地沉积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构造格局的控制。古近系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新近系受北西向构造控制,显示了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为不同时期受不同方向构造控制的大型叠合盆地。盆地地层深、浅层构造变形特征不同,深层表现为陡倾的逆冲断裂构造,以断块构造为主要特征;中浅层表现为滑脱褶皱与滑脱断裂构造;地表在背斜核部发育斜列展布的正断层构造。盆地经历了多旋回沉积和多方式的后期改造,不同的构造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储油气构造模式,认识这一点对于盆地深层的油气勘探,特别是寻找隐蔽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