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32篇 |
免费 | 1487篇 |
国内免费 | 30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3篇 |
大气科学 | 950篇 |
地球物理 | 2033篇 |
地质学 | 5938篇 |
海洋学 | 781篇 |
天文学 | 348篇 |
综合类 | 878篇 |
自然地理 | 4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142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104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148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616篇 |
2010年 | 444篇 |
2009年 | 573篇 |
2008年 | 250篇 |
2007年 | 390篇 |
2006年 | 597篇 |
2005年 | 678篇 |
2004年 | 1203篇 |
2003年 | 801篇 |
2002年 | 553篇 |
2001年 | 441篇 |
2000年 | 342篇 |
1999年 | 352篇 |
1998年 | 390篇 |
1997年 | 358篇 |
1996年 | 265篇 |
1995年 | 234篇 |
1994年 | 186篇 |
1993年 | 384篇 |
1992年 | 325篇 |
1991年 | 164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90篇 |
1988年 | 40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41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0篇 |
1979年 | 8篇 |
1977年 | 14篇 |
1976年 | 11篇 |
1950年 | 10篇 |
1940年 | 9篇 |
1937年 | 15篇 |
1933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盆地岩盐矿地质特征及开发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盆地岩盐矿均为第四系所覆盖,钻孔揭露,除第四系外,主要为古近系官庄群大汶口组。大汶口盆地主要是由南留断裂所控制。岩盐矿是大汶口盆地盐类矿床的主体,矿层多而集中,厚度大而变化小,品位高而稳定。矿层延展面积约45km3,其平面形态为一个椭圆形,在空间上整个含盐段似一个向北缓倾的大透镜体。矿石自然类型有3种,即块状岩盐(灰白盐)、含杂质岩盐(杂色盐)和脉状岩盐,其中以块状岩盐为主,含杂质岩盐次之,脉状岩盐不具有工业意义。该矿床地质条件好、埋藏深度适宜,外部建设条件好,该矿床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矿业开发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已在着手工作,推动该岩盐矿规模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973.
974.
关于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共享分类是制定数据共享政策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 提出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探讨建立以数据共享分类为核心的 国土资源数据分类体系,以期为全面开展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5.
新疆北部中二叠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首次对新疆北部准噶尔、吐哈及伊犁盆地中二叠统碳酸盐岩类、泥岩类烃源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有机地球化学丰度进行了系统分析 ,其主要特征是微量元素含量与同类岩石的克拉克值相比 ,有的较高 ,有的偏低 ;轻稀土富集程度较高 ,重稀土相对较低 ,Ce/ Ce*具有较明显的正异常 ,反映出烃源岩沉积环境总体为还原环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证实 ,烃源岩中微量元素含量对沉积水体中生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部分微量元素丰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还原程度强的沉积相带是原始有机质沉积的良好场所 ,沉积有机质能及时沉积、保存 ,烃源岩大多有机质丰度高 ;反之 ,则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976.
Introduction The rock medium shows mainly elastic character under low-temperature, low-pressure and external force for short duration, yet it shows rheologic property under high-temperature, high-pressure and long-time external force. It is reasonable that the rapid earthquake generating process lasted for tens seconds is analyzed by the elastic theory. As for the earthquake generating process for hundreds or thousand years, nevertheless, the rheologic property of rock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 相似文献
977.
通过实地勘察,本文分析了江垭库区人潮溪公路边坡,边坡破坏的形成条件、动态特征以及各类边坡的破坏机制,从而提出以加固临空面和采取排水防水为主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978.
979.
ZHAO Wenjin ZHAO Xun SHI Danian LIU Kui JIANG Wan WU Zhenhan XIONG Jiayu ZHENG Yukun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4,78(4):931-939
This paper introduces 8 major discoveries and new understandings with regard to the deep structure and tectonics of the Himalayas and Tibetan Plateau obtained in Project INDEPTH, They are mainly as follows. (1) The upper crust, lower crust and mantle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blocks of the plateau form a "sandwich" structure with a relatively rigid-brittle upper crust, a visco-plastic lower crust and a relatively rigid-ductile mantle lithosphere. This structur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onotonous, cold and more rigid oceanic plates. (2) In the process of north-directed collision-compression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the upper crust was attached to the foreland in the form of a gigantic foreland accretionary wedge. The interior of the accretionary wedge thickened in such tectonic manners as large-scale thrusting, backthrusting and folding, and magmatic masses and partially molten masses participated in the crustal thickening. Between the upper crust and lower crust lies a large detachment (e.g 相似文献
980.
δ~(18)O record and temperature change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in ice cor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onnie Thompson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2006,(1)
1 IntroductionMeteorological st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few in number and uneven in distribution, with a majority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 and south. No stations exist so far within the large expanse in the middle or west of the Plateau. Moreov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