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330篇 |
免费 | 11701篇 |
国内免费 | 67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24篇 |
大气科学 | 4023篇 |
地球物理 | 5269篇 |
地质学 | 17442篇 |
海洋学 | 5422篇 |
天文学 | 389篇 |
综合类 | 2057篇 |
自然地理 | 37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5篇 |
2024年 | 1002篇 |
2023年 | 1086篇 |
2022年 | 1717篇 |
2021年 | 2033篇 |
2020年 | 1711篇 |
2019年 | 1883篇 |
2018年 | 1667篇 |
2017年 | 1506篇 |
2016年 | 1625篇 |
2015年 | 1759篇 |
2014年 | 1709篇 |
2013年 | 2160篇 |
2012年 | 2216篇 |
2011年 | 2266篇 |
2010年 | 2283篇 |
2009年 | 2185篇 |
2008年 | 2090篇 |
2007年 | 2052篇 |
2006年 | 2003篇 |
2005年 | 1679篇 |
2004年 | 1132篇 |
2003年 | 913篇 |
2002年 | 868篇 |
2001年 | 811篇 |
2000年 | 688篇 |
1999年 | 404篇 |
1998年 | 176篇 |
1997年 | 155篇 |
1996年 | 130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72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41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22篇 |
1979年 | 22篇 |
1976年 | 13篇 |
1964年 | 13篇 |
1963年 | 12篇 |
1957年 | 12篇 |
1954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我国大量沿岸入海河流的河口位置,存在不同程度的泥沙冲淤问题,影响沿海地区的防潮、排涝和灌溉需求,以及区域防灾减灾和经济安全保障。特别是在外海潮波辐聚区域,排涝出口的选择一直是工程和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平均潮差、高潮位等沿海潮汐要素,滩槽水道发育等自然条件,以及周边围垦工程等人类活动影响。文章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得到滩面潮沟横向摆动特征、迁移速率与平均潮差之间的关系、二分水滩脊迁移速度影响因素、排涝河口距外海深槽距离与排涝通道弯曲程度的制约因素等,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规划选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2.
多金属结核赋存在深海5.0 km左右的平原区域,该区域的稀软沉积物含水率高、承载力低。深海采矿车在触底过程中,矿车下方稀软沉积物受到冲击后易发生扰动破坏,从而极易引发矿车沉陷,这将严重影响矿车的正常作业,甚至会导致停机。矿车是否沉陷与其触底后的应力分布形式密切相关,但尚无理论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开展采矿模型车不同触底速度下的触底试验,揭示了矿车触底后下方土体竖向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范围。在传统理论基础上,推导并验证了一种考虑履齿影响的竖向应力值的理论公式。研究发现,触底后下方土体的应力值会快速增长并趋稳定,且达到稳定应力值所需时间与触底速度成反比。随着触底速度增大,矿车下方应力泡形状会从平滑单峰向单峰两侧有平台的形状变化,车体正下方的应力传播得最远。相对于平板,履齿板应力影响深度显著增加。经误差分析,改进的理论公式比传统理论与试验结果吻合效果更好,提升了深海矿车触底后应力计算精度。文中研究围绕矿车触底后的海床应力分布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可为深海矿车低扰动、防沉陷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3.
为研究两种经济红藻红毛菜(Bangia fucscopurpurea)和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的光合作用和品质差异,选取一株野生型红毛菜CY和一株野生型坛紫菜NSD35作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二者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关键光合参数和营养成分指标。结果显示:红毛菜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净光合速率、藻红蛋白含量分别比坛紫菜高29.6%、96.8%、60.5%;必需矿质元素钾、钙、镁、铁、锌的含量分别比坛紫菜高59.5%、39.5%、34.1%、86.2%、68.4%;红毛菜的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坛紫菜。此外,二者的呼吸速率、最大光量子产率、叶绿素a、总糖、总蛋白和碘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坛紫菜NSD35相比,红毛菜CY的光合速率更快,矿质元素积累能力更强,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更高。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红毛菜和坛紫菜的光合作用和品质特点,为开发红毛菜种质资源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4.
锚板基础是一类在海工系泊系统中广泛应用的锚固基础,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锚板的承载能力是基础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而承载能力与土体的性质密切相关。现有关于锚板承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均质土层中,而对层状土尤其是上硬下软这类层状土体中的承载特性认识不足。基于数值分析,综合考虑层状土的分层性质,对锚板基础在硬黏-软黏层状土体及砂土-软黏土复合土体中的承载特性展开研究,分析锚板埋深、土层抗剪强度比、层厚比及土体性质等关键因素对锚板周围土体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黏-软黏土体中,随着抗剪强度比、层厚比的增加,极限承载力均显著增加;在砂土-软黏土体中,极限承载力同样随着层厚比的增加而增加,当下层软黏土中的锚板破坏进入局部破坏后,层厚比对承载力的影响逐渐减弱。研究可以为上硬下软层状土中锚板基础的承载力确定提供计算方法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5.
垂直尺度特征是水下航行体目标区别于常规尺度模拟目标的重要特征。针对小孔径基阵目标尺度估计需求,提出了一种体目标垂直尺度估计方法,通过实测的水下航行体缩比模型高频回波测试数据进行垂直尺度估计。结果表明:能够通过小孔径基阵实现对水中航行体的尺度特征进行有效估计,并且发射信号的形式变化会有不同的特征表征结果。实验初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6.
陈敬军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2024,7(4):419-425
鱼雷是水面舰艇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如何有效防御现代鱼雷攻击是世界各国海军必须关心的问题。同水面舰艇导弹防御相比,水下作战空间的复杂性给水下鱼雷防御带来了更多挑战。水面舰艇成功防御现代鱼雷攻击,不仅需要采用软硬杀伤手段进行多层次防御,还应把对潜攻击作为一个高效的鱼雷防御手段。对水面舰艇综合防御鱼雷问题进行了探析,分析了防御对象多样性和防御手段相干性带来的挑战,讨论了现阶段制约鱼雷综合防御效果的突出问题,并从态势感知提升、防御手段改进和决策实施优化等方面给出了解决措施。成功实施攻防一体化的鱼雷综合防御,不但可以提高单次鱼雷防御成功率,还可以通过攻防转换影响后续鱼雷攻击,显著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概率。 相似文献
167.
大质量恒星强烈的反馈深刻影响其周围的星际介质, 并可能触发下一代恒星形成. S187是位于银河系第2象限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 呈现出“扫集-坍缩”的触发式恒星形成模式.基于“银河画卷”巡天12CO/13CO/C18O (J=1-0, 下文J=1-0为简便起见省略)谱线数据, 对S187区域分子云的基本性质开展了研究, 探索了该区域大质量恒星对分子云的反馈. 利用GaussPy+和聚类算法, 在该区域证认了32个分子云, 并结合Gaia (Global Astr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Astrophysics)卫星恒星消光数据测量得到其中8个分子云的距离. S187区域由13CO和C18O示踪的相对致密的气体含量相比于银道面第2象限大部分区域的分子云高出1–2个量级. S187区域分子云中证认了243个13CO团块和98个C18O团块, 其中有7个13CO团块和5个C18O团块有形成大质量恒星的潜力. 研究结果显示, 大质量恒星的反馈对其周围分子云的聚集作用明显, 为下一代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8.
基于新疆天文台南山25m射电望远镜, 设计了工作在1.25GHz的4 × 4矩形排布16阵元微带天线馈源阵列, 阵元间距为0.7倍波长, 2 × 2子阵合成一个波束, 可实现偏轴扫描一个波束宽度, 瞬时可形成9个波束. 经阵列样机加工后的实验室测试, 得到阵列各端口回波损耗均在-10dB以下, 阵元间耦合度均在-30dB以下, 独立阵元、2 × 2子阵和4 × 4全阵均匀赋权合成后波束增益分别为3.64、14.7和18.5dBi. 通过在不同扫描方式下选择对应阵元按照共轭匹配法进行赋权, 并将馈源阵列的实测结果导入仿真软件模拟25m反射面下的各项性能, 最终得到天线增益在30dBi左右, 旁瓣电平在-20dB以下, 轴向波束的波束宽度为0.61°, 波束扫描角度为1.6°. 上述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的差异, 与阵列加工以及幅相调整和测试平台精度有关, 相关工作为相控阵接收机前端馈源阵列设计及实测积累了经验, 对未来更多阵元数量的阵列设计及性能验证具备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9.
现代化海洋牧场作为一种兼具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渔业持续产出功能的生态系统及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养殖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战略意义。珠海市海洋资源丰富,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文章分析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现状,梳理存在问题,针对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水产加工、种苗培育、渔港经济区建设及产业融合、水产品牌建设、渔业装备与智慧渔业、金融保险及政策保障、人才引进与培养、休闲渔业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珠海市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0.
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空间规划是专注于特定的生态系统及其影响活动的范围,以对整个空间的所有用海活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规划。目前我国规划体系尚处在不成熟阶段,而国外发达国家的规划先进经验可为我国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空间规划带来启示性建议。文章选取了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美国4个国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其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空间规划模式和实践进行总结后,运用对比分析法从规划目标、体系及分区分类模式、用途管制策略3个方面对各国进行对比以及差异性分析,并总结我国海洋空间规划存在的相关问题,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对我国海洋空间规划的相关启示性建议。结果表明:为进行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以实现多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在规划中对规划数据及信息来源进行全面完善;加速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着重进行海岸带的规划;提高对监测和评估体系的重视、建立弹性指标;注重跨边界的统筹规划、进行综合的管理,以满足新形势下我国海域发展管理的需求,保障我国的生态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