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9篇
  免费   1191篇
  国内免费   1532篇
测绘学   810篇
大气科学   781篇
地球物理   1229篇
地质学   2799篇
海洋学   839篇
天文学   184篇
综合类   447篇
自然地理   72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329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366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386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1.
针对年尺度热异常数据提取工业热源的方法存在数量和空间精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使用VIIRS Active Fire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特征模板的BP神经网络工业热源提取方法。该方法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试验区,首先,根据工业热源空间聚集性特征,使用OPTICS算法划分热源对象;其次,根据热源的热辐射特征,构建工业热源与非工业热源温度特征模板;最后,以温度特征模板、热源统计特征等作为参数,使用BP神经网络提取工业热源对象。结果表明:① 本文提出的基于温度特征模板的BP神经网络算法的工业热源提取精度达到了96.31%,与时间滤波、逻辑回归方法相比较,工业热源提取精度分别提高了8.45%、7.53%;② 2015—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工业热源数量整体减少了27.46%;河北省工业热源对象数量和热异常点数量年均减少了8.06%和7.44%,相对于其他省市减少幅度最大;山东、天津的工业热源集中度分别提高了25.72%、86.64%,说明两地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取得较显著成效;③ 唐山、邯郸、吕梁和长治4个城市工业热源对象数量占试验区全部的31.37%,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热源主要分布城市;临汾、太原等7个城市工业热源聚集程度和能源消耗程度高于其他城市;北京、周口等11个城市工业热源聚集程度和能源消耗程度低于其他城市;④ 2020年1—5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热异常点数量相对于2019、2021年同期保持不变或增加,新冠疫情对试验区工业热源无显著影响;2020年1、2月武汉工业热异常点数量与2019、2021年同期相比数量减少了66.67%以上,2020年3—5月工业热异常点数量低于2019年同期,2020年1—5月新冠疫情对武汉市工业热源影响显著。该研究反映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热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能够为降低能耗和提高第二产业集中度等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12.
泛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主要属于低温限制型生态系统,因而泛北极地区植被对全球变暖敏感。要明确泛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响应过程和机理,就需要高精度的植被类型分类数据作为基础资料。但是,目前泛北极地区植被数据的结果还不完善。为更好地认识泛北极地区植被类型分类的现状、发展历史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泛北极地区植被类型制图的数据来源、植被类型划分方法和植被类型制图研究方法。总体而言,泛北极地区的植被调查从20世纪20年代就陆续开展,目前部分区域尺度上的地表覆盖类型的结果,但具体的植被类型制图工作还存在一系列难题。主要原因包括植被野外调查实测数据较少和分布不均、植被类型分类标准不一、苔原植被群落的异质性大、制图技术和分类算法优化困难等。因此,在下一步泛北极植被类型制图工作中,需要制定标准化分类策略,规范数据获取及数据库的整理工作,并发展新的制图方法,从而促进植被类型制图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13.
吴斌  彭碧波 《天文学报》1999,40(4):360-363
用高精度的日长资料和由人卫激光测距(SLR) 解算出的地球引力场系数J2 的变化序列ΔJ2 ,证明地球各圈层的物质迁移对日长10 年尺度变化贡献仅占日长10 年尺度变化的4 % ,可以忽略;认为10 年尺度变化主要来源于地球各圈层的内力矩或相对角动量部分,其优点是可以不顾及地球各圈层物质迁移复杂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14.
915.
庙岛群岛的光棘球海胆主要分布于北四岛(南、北隍城岛,大、小钦岛),砣矶岛及大、小竹山岛等,而南五岛极少分布。砣矶岛的海胆多是2~3年生壳径4~6cm的个体,海胆性腺成熟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中旬,性腺发育与水温、栖息场和饵料等有关。海胆体重随季节而变化,繁殖季节体重W(g)与壳径D(cm)相关,W=2.582D2.034(r=0.87),性腺重GW(g)与壳径D(cm)关系为GW=0.0403D3.0828(r=0.8273),壳径D(cm)与壳高H(cm)呈线性关系H=0.5225D+0.0668(r=0.9078)。壳径生长随年龄而变慢,2.8cm的幼海胆年增长2.1cm;6.1cm的成海胆年增长0.43cm。光棘球海胆嗜食海带和裙带菜,平均日摄食量6.0cm的海胆为2.6g,4.0cm的为1.34g,3.1cm的为1.3g,幼海胆摄食率较高的原因是因其生长发育快速,活动强度和代谢水平高。  相似文献   
916.
东海西湖凹陷平北地区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强  黄勃  陈宇 《海洋科学》1998,22(3):51-54
对研究区域的370个站位,1084个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对其中的部分样品进行了重矿物、古生物的分析和鉴定,发现东海西湖凹陷平片地区表层改造砂的特征与一般的规律有较大的差别,这种独特的表层沉积物特征的形成原因主要和所处的地貌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917.
δ-维生素E和迷迭香在鲱鱼油中的抗氧化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鲱鱼油中分别加入抗氧化剂δ-维生素 E,迷迭香及其混合物 ( KEMIN- Europe,含有 δ-维生素 E和迷迭香 )。在氧化诱导器 ( Metrohm Rancimat,80℃ )中测定每一抗氧化剂的诱导时间 ,结果表明 ,迷迭香比 δ-维生素 E稳定鱼油的性能好。混合天然的抗氧化剂较单一天然抗氧化剂效率要高 ,迷迭香和δ-维生素 E彼此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18.
高精度重磁勘探在推覆体下找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高精度重磁勘探方法解决在推覆体下找煤问题.利用磁异常研究辉绿岩体的赋存状态,肯定了推覆体的存在;根据重力异常及数据处理结果研究推覆体下煤系地层的分布,指出太山-许台重力低带是测区内找煤最为有利的靶区.高精度重磁勘探是推覆体下寻找煤系地层前期勘探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19.
渤海结冰海区溢油行为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溢与海冰,水,大气的相互作用原理,建立了渤海结冰海区溢油行为数据模式,该模式模拟子结冰海区中油的输运过程,与国外有关模式相比更加重视冰场和冰速场的作用。海冰及潮流模式及采被实况检验过的渤海海冰数值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920.
Vertical dynamic response of a disk on a saturated poroelastic half-spa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vertical dynamic response of a disk on a saturated poroelastic half-space. Firstly the pressure-solid displacement form of the harmonic equations of motion for a poroelastic solid are developed from the form of the equations originally presented by Biot. These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a new method. Then the mixed 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the vertical harmonic vibration of a disk on a poroelastic half-space is studied. The two types of drainage conditions at the surface of the poroelastic half-space are considered: (a) the surface of the poroelastic half-space is assumed to be completely pervious both within and exterior to the plate; (b)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plate and the poroelastic half-space is assumed to be impervious and the exterior region is assumed to be pervious. By using the Hankel transform techniques, the paper develops the governing dual integral equations. These governing integral equations are further reduced to systems of standard Fredholm integral equations of the second kind by Abel trans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