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1篇 |
免费 | 398篇 |
国内免费 | 5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6篇 |
大气科学 | 453篇 |
地球物理 | 420篇 |
地质学 | 990篇 |
海洋学 | 280篇 |
天文学 | 34篇 |
综合类 | 120篇 |
自然地理 | 2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101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51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65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0篇 |
1977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7篇 |
1958年 | 4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1994年M_W=6.7的阿瑟山口地震的余震分布对于逆冲断层事件是不寻常的,其实际断层面沿NNW方向扩展了12 km,SSE方向扩展了30 km,走向为NE-SW。我们运用几种方法反推此区域的应力场,其中包括大地测量结果、地震震源机制结果,并用P波偏振数据反演了应力张量的方向。反演方法是新的,并不需要所用事件的震源机制,方法中也考虑了库仑破裂准则。所有结果均表明应力场支持走滑断层而不是逆断层。应力场中几乎水平的σ_1和σ_3主轴走向分别为298°和28°。运用位错理论,我们计算了阿瑟山口地震及其最大余震(走滑事件)诱发的应力并叠加到区域应力场中。远离主震断层面的余震位置与最优取向断层面上诱发的库仑破裂应力高值区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然而,有一些高诱发库仑破裂应力的区域缺乏余震。与其他地方的观测一样,倾斜(19°)板块收敛区域的地震滑动可以分解为平行和垂直于板块边界的分量。像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边界的右旋阿尔卑斯断层上那样,大部分滑动是平行的。然而,像阿瑟山口地震那样的偶尔的逆断层事件至少可以解释滑动的某些垂直分量和南阿尔卑斯隆起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利用武汉电离层观象台高频多普勒台阵的覆盖太阳活动高、低年份,长达5年的连续观测数据,采用小波分析等方法估算电离层声重波扰动(TID)的传播参量,通过这些参量对武汉地区电离层扰动形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到的中尺度电离层声重波扰动(MSTID)存在二个显著季变化,在传播速度和周期上有明显差异的优势传播方向:一个指向东北方,传播的方位角主要分布在30°─70°之间(0°为正北,以顺时针方向表示传播方位角),它在夏季出现率最大,冬季基本消失;另一个优势方向指向正南,方位角主要分布在150°─220°范围,主要出现在冬季.文中还给出了MSTID的年、日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变化特性的可能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
Effects of water-borne copper on metallothionein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the marine amphipod Gammarus locus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im of the current work was to determine over 10 days the effects of water-borne exposure of the marine amphipod Gammarus locusta to 4 microgCu l(-1) on the metallothionein (MT; measured by differential pulse polarography) protection system and lipid peroxidation (LP: thiobarbituric acid-reactive malondialdehyde equivalents) as a measure of oxidative damage. MT levels in exposed anima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day 2 (36% > control; P < 0.001) and remained high at days 6 and 10 (55 and 38%, respectively, P < 0.001). The maximum level of MT at day 6 coincided with the highest Cu body-burden. LP increased within I day of exposure, indicative of Cu as an oxidative stressor. However, in contrast to MT, the highest LP level was seen at day 4 (68% > control, P < 0.001) before returning to control values by day 6, indicating a protective role of MT against the pro-oxidant effects of Cu. 相似文献
6.
支持向量机与卡尔曼滤波集合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数值预报误差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106数值预报产品资料,提出了支持向量机和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数值预报的误差修正与预报优化.首先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的误差修正模型.基于支持向量机预报优化模型尽管有比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报效果,但与实际副热带高压指数尚有一定的差异.究其原因,除预报对象(副热带高压)本身比较复杂、模型优化因子不够充分以及数值预报误差自身的随机性以外,优化模型的输入、输出基本上是一个静态映射结构,因此前一时刻的预测误差难以得到有效的反馈、调整和修正.为考虑前一时刻预报误差的反馈信息,动态跟踪副高的变化趋势,随后引入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支持向量机-卡尔曼滤波模型,对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出结果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模型的预报优化效果优于T106数值预报产品以及单纯的神经网络修正模型和卡尔曼滤波修正模型的优化效果,能够较为客观、有效地修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的数值预报误差,改进和优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数值预报效果.该方法为副热带高压等复杂天气系统和要素场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固体潮汐理论值算法在VB 6.0中的应用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力学影响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对该物理量的计算还没有人机交互很好的计算软件。本文在前人引潮位计算基础上,使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了界面友好的固体潮汐理论值计算软件。介绍了该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基本功能。该软件采用窗口界面进行输入和输出,数据显示以波形图为主。软件的友好界面增强了数据分析的直观性,为固体潮理论的推广应用和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通过测定体系中氢质子弛豫的T2谱来确定液态水的含量。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定量测定松散沉积物体系中的含水量,探讨了沉积物粒径、黏土矿物种类与含量、孔隙水盐度、温度及气体压力等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由于不同介质体系中孔隙水表面弛豫机制不同,导致低场核磁测定松散沉积物中的含水量偏小。引入校正系数Cm对水量测试值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沉积物及孔隙水介质本身特性对水量测试结果几乎无影响,相对误差<0.5%,测试精密度<0.20%;温度变化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且呈负相关,温度从25 ℃降至1.7 ℃,水量测试值增加了10.71%;压力变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与充注气体是否含氢密切相关,不含氢气体的压力变化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而对于含氢气体如甲烷,水量测试结果随压力变化线性增加,甲烷增加到5.05 MPa时,测试结果增加了12.15%。因此,在采用该法测量甲烷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中沉积物孔隙水的变化时,必须考虑体系的温度、压力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恒温恒压条件下监测的含水量变化能够准确指示甲烷水合物生成分解的微观过程,可望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分解微观动力学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湘黔汞矿带相关成矿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黔汞矿带的含汞建造与生油层系的特征相似,汞矿床的形成和油气的聚集一样具有“生、储、盖”的成矿地质条件。中寒武统敖溪组及下寒武统清虚洞组既是汞矿的容矿层,也是汞矿的矿源层。汞的成矿流体是一种以地下水为主、包括油气在内的混合热液,成矿作用是在低温低压高盐度的还原环境中进行的,属于沉积成岩-地下水热液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