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3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658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267篇
地球物理   1109篇
地质学   1300篇
海洋学   358篇
天文学   123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23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41篇
  1973年   11篇
  1964年   14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73.
引言虽然现在已知有些早已描述过的超基性岩是喷出成因的(例如,Naldrett & Mason, 1968),但对超基性熔岩的认识和首先作明确描述的应归功于Viljoen & Viljoen(1969),他们认为南非巴伯顿山地绿岩带中的许多超基性岩单位是火山成因的。他们建议把包括这些超基性熔岩以及有关的基性火山岩和超基性岩墙和岩床的一套岩石称为科马提岩(Komatiite)。作为喷出证据,他们描述了冷却的岩流顶部构造、  相似文献   
74.
“苏联地质”1958年№6已报导(译文摘要已在本所“科学通讯”1958年№3发表——译者注)一九五八年三月一四月在法国巴黎举行世界地贸图委员会会议,会上讨论了世界地质图图例的建议以及与编制此图有关的其他问题。目前由季克西(非洲)——主席、X.P.格尔特涅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纳利夫金(苏联)、孙德赫(印度)、罗哲尔斯(美国)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前人建议的26个生物地层标志化石存在与否的简约分析,中亚与亚洲中部晚白垩世的陆生脊椎动物组合的相对层位得到了更清楚的揭示。此区最古老的组合是乌兹别克斯坦克孜勒库姆沙漠的Khodzhakul组合(早塞诺曼期),其次为蒙古戈壁沙漠东部BaynShire组的下部和上部的组合(塞诺曼期至桑顿期)。中国内蒙古二连达布苏动物群与中亚的土伦期—桑顿期动物群属于同一类群,因为它们均具龟鳖类Khunnuchelys,前者时代可能为桑顿期。三个中亚的组合(Bissekty、Yalovach和Bostobe组合)中有两个地方性的鳄形类(Kansajsuchus和Tadzhikosuchus)和一个出现于戈壁沙漠的鳄形类(Shamosuchus)化石。戈壁沙漠的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组合与北美同期动物群为同一类群。Djadokhta组与BarunGoyot组的坎潘期脊椎动物组合具有高度的地方性,并反应了半干旱的古环境。产自Nemegt组的组合生存于比较潮湿的环境。在组成上,这一组合与其他河流相沉积环境(Bissekty、二连达布苏以及北美Judithian期和Lancian期的组合)相似。具顶饰的鸭嘴龙Saurolophus的存在,支持了Nemegt组合为马斯特里赫特期时代。戈壁沙漠的这三个组合(Djadokhta、Barun Goyot和Nemegt组合)被归为一类,因为它们共同拥有地方性的龟类Mongolemys和兽脚亚目的小驰龙类。亚洲中部和北美的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组合与亚洲更加古老的组合不同在于存有暴龙科、肿头龙亚目和鸭嘴龙科。在中亚,由于地区性的海侵,这一时间段内的陆生脊椎动物组合多不清楚。  相似文献   
76.
During June and July of 2020,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suffered from extreme mei-yu rainfall and catastrophic flooding.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seasonal predictability and associated dynamical causes for this extreme Yangtze River rainfall event, based on forecasts from the Met Office GloSea5 operational forecast system. The forecasts successfully predicted above-average rainfall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which arose from the successful reproduction of the anomalous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NPSH).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Indian Ocean war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local WNP SST gradient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the WNPSH, and the forecasts captured these tropical signals well. We explore extratropical drivers but find a large model spread among the forecast members regarding the meridional displacements of the East Asian mid-latitude westerly jet (EAJ). The forecast members with an evident south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EAJ favored more extreme Yangtze River rainfall. However, the forecast Yangtze River rainfall anomaly was weaker compared to that was observed and no member showed such strong rainfall. In observations, the EAJ displayed an evident acceleration in summer 2020, which could lead to a significant wind convergence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around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favor more mei-yu rainfall. The model forecast failed to satisfactorily reproduce these processes. This difference implies that the observed enhancement of the EAJ intensity gave a large boost to the Yangtze River rainfall, hindering a better forecast of the intensity of the event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相似文献   
77.
黑旗地区是一个典型伊尔岗地块金矿区,有多种产状的构造控制原生矿化,矿化大部分以太古代镁铁质火山岩和侵入岩为母岩。从80年代就开始了勘查和采矿活动,但主要是采表生矿。表生矿发育在原生矿化之上或领近地区的强风化的表层土内。经济矿床地产在埋藏的第三系古河道系内,对此仅部分地进行了勘查。大多数未勘查的远景区都被深部运移覆盖层覆盖或强烈淋滤,这就降低了现有地球化学量技术的效果。综合性地下水地球化学发现了广泛  相似文献   
78.
OBSERVATIONS ON THE QUATERNARY GEOLOGY OF THE LADAKH RANGE, NORTHWEST INDIAN HIMALAYA  相似文献   
79.
黑龙江杂岩的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黑龙江杂岩带位于佳木斯地体西缘,为佳木斯地体向西与松嫩地体之间俯冲、拼贴、碰撞而形成的高压变质带.黑龙江杂岩沿牡丹江断裂分布,其构造-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特征等显示其为佳木斯地体向松嫩地体俯冲拼帖的过程中形成的增生杂岩,目前保存下来的杂岩带应为大规模增生楔仰冲到佳木斯地体之上的残余部分.88颗碎屑锆石的全部样品SHRIMPU-Ph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三个主要年龄区间:170~220Ma,峰值年龄为183Ma;240~338Ma,峰值年龄为256Ma;450~520Ma,峰值年龄为470Ma.而28个碎屑锆石谐和年龄的年龄谱为两组:240~338Ma,峰值年龄为256Ma;450~500Ma,峰值年龄为470Ma.碎屑锆石年龄数据分析得到,240~338Ma峰期年龄为256Ma的年龄应代表黑龙江杂岩主体岩石的沉积年龄上限;而450~500Ma的年龄谱对应于佳木斯地体的基底变质岩年龄,显示佳木斯地体的基底变质岩曾为黑龙江杂岩的物源区;而170~210Ma,峰期年龄为183Ma的不谐和年龄应为受印支期-早侏罗世构造热事件的扰动年龄,与该区变质单矿物的Ar-Ar年龄相一致,应代表了该区陆-陆碰撞的时代.上述年龄为黑龙江杂岩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年代学制约,即黑龙江杂岩的原岩成岩时代上限为早三叠世,佳木斯地体向西的俯冲时代主体为印支期,而陆-陆拼贴及碰撞过程主要为晚印支期并可能持续到早侏罗世.这些结果将为揭示我国东北地区构造演化的年代学格架以及三叠纪古亚洲构造域向环太平洋构造域叠加和转换的动力学背景研究提供新的基本地质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80.
1.前言从一些离散的观测站采样而得某一气象变量的主观分析多半会和它的真实情况不同。如果这种不确定的分析用作数值预报的初始状态,那么所作预报也将会有误差。格利森1961年发展的一种统计-动力理论对这种初始状态的误差及其随时间增长作了定量处理。在这种理论模式中用调整物理模式的动力项将初始误差的正态分布转为预报误差的正态分布。从最终的分布求得预报量处于其真实数值的某一允许偏差范围内的理论概率。实际上这样也就作出了对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