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8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640篇
测绘学   152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1092篇
地质学   1234篇
海洋学   359篇
天文学   122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2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8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40篇
  1973年   11篇
  1964年   14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troduction Northern Pakistan is one of the seismically active regions in the world. Numerous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to highlight and understand the ongoing collisional process of the Indo-Pakistan plate with the Kohistan island arc. Besides the N-S compression, as a result of the con-vergence, transpressional features have also been recognized. However, in the studied area pres-ence of evaporites (Eocambrian)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uplex type models with the basal decollemen…  相似文献   
992.
The Yuanmou area in Yunnan Province is a fa-mous place for origin of mankind. Qian Fang et al. found tooth fossils of Yuanmou man in Shangnabang Village of Yuanmou in 1965. Jiang Nengren et al. identified the hominoid teeth from animal fossils un-earthed near Zhupeng Village in the Xiaohe Basin which were delivered by the local peasants. Hominoid fossils were also found in Leilao Village of Yuanmou afterward. These great discoveries have aroused ex-tensive concern in academic circle[1,2…  相似文献   
993.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碧口群火山岩系中部的基性熔岩以拉斑系列为主 ,基性火山岩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和Nd同位素初始比值较低 ,分别为 0 .70 12 4 8~ 0 .70 4 4 13和 0 .5 110 80~ 0 .5 12 341,大部分样品的εNd(t) >0 ,表明母岩浆主要来自地幔源区。岩石显示明显的富2 0 7Pb及2 0 8Pb特征。在以部分熔融作用为主的演化过程中岩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 ,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等表现了从亏损到富集的变化特点。基性熔岩的稀土与微量元素表现出与俯冲碰撞型的弧区玄武岩相同的特点。分析表明 :碧口群火山岩系形成于岛弧环境 ,它与横丹群浊积岩系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构筑了一个弧盆系统 ,其时代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994.
江西会昌密坑山岩体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类型的新认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密坑山岩体是南岭地区与锡成矿密切相关的典型岩体,侵入于上侏罗统鸡笼嶂组流纹质凝灰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为一破火山中央岩株侵入体,其主体岩性为钾长花岗岩, Rb 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 (124.5± 0.7) Ma.地球化学方面,该岩体具有富 Si、偏碱性、富 K、 Al弱过饱和、 Rb/Sr及 Rb/Ba比值高、 Eu负异常显著、富 Ga、 Ga/Al比值大 (4.14~ 6.77)、富高场强元素 (如 Nb和 Zr)等特点.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产出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岩体不是典型的 S型花岗岩,而应属铝质 A型花岗岩.岩体的ε Nd(t)值偏高 (- 3.56~- 5.13),二阶段 Nd模式年龄偏低 (1 207~ 1 326 Ma),反映成岩过程中有地幔组分的参与,属壳幔混源花岗岩.二元混合模拟计算显示成岩过程中地幔物质的混入比例为 53.1%~ 60.0% ,较高含量地幔组分参与成岩过程无疑指示幔源组分对成矿具有重要贡献,这一认识对于进一步揭示南岭地区稀有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根据分数阶微分,在时间域应用新的模拟算法求解了Kjartansson的稳恒Q 值模型。在应力扩容公式中,代替2阶时间微分,Kjartansson的模型要求2γ阶的微分,这里γ为0<γ<1/2。应用Grunwald-Letnikov和中心差分近似计算了分数阶微分。对整阶微分,上述方法是标准算子的有限差分的拓广。模拟中应用了傅里叶方法计算空间微分,因此,可以处理复杂的几何问题。合成井间地震实验展示了这种新颖模拟算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6.
A.  Shakal  V.  Graizer  M.  Huang  R.  Borcherdt  H.  Haddadi  K.  W.  Lin  C.  Stephens  P.  Rollers  陈长林 《世界地震译丛》2005,(4):32-45
引言 2004年9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小镇帕克菲尔德附近的圣安德烈斯断层发生了Mw6.0级帕克菲尔德地震。因为广泛认可这个地区有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所以在这一地区先前已设置了许多强地面运动台站和其他类型的地震台站。  相似文献   
997.
The Dabie Shan is loca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Qinling-Dabie orogenic belt, which marks a geological boundary between the Sino-Korean and Yangtze cra- ton. Since the 1980s, the discovery of coesite and mi- crodiamond in the Dabie Shan orogen motivates an extensive interest to the ultra-high pressure (UHP)metamorphism and its exhumation[1,2]. Many results about them were published, which deal with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cluding tectonics, petrology and chro- nology[3?8]. Up to now,…  相似文献   
998.
青藏高原东缘处于不均衡状态,自西而东可分为青藏高原弱负均衡重力异常区、龙门山正均衡重力异常区和四川盆地负均衡重力异常区,表明该区的不均衡状态并未导致Airy均衡运动的产生,即龙门山没有均衡下降,而处于不断的隆升状态,显示该地区反均衡运动的构造抬升是导致龙门山隆升的主因。本次采用似三度体重力异常计算方法对该区的正均衡重力异常进行模拟和反演,研究了大尺度地貌分异与均衡重力异常分区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龙门山的下地壳顶面抬升了11.2~12.6km,造成了龙门山的正均衡异常,揭示了构造抬升和剥蚀作用在相似的时间尺度上和空间尺度上控制着龙门山地貌的形成,龙门山的表面隆升是构造隆升和剥蚀作用相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9.
1 INTRODUCTIONRice field is a unique man -made wetland envi-ronment where many varieties of aquatic insects oc-curred ( Ali, Ahmad, 1988; Yamazaki,et al,2001a; Che Salmah, Abu Hassan, 2002). Duringrice cultivation in Malaysia, herbicides are used in-tensi…  相似文献   
1000.
文章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活动构造的地貌标志为切入点,在汶川-茂汶断裂、北川断裂、彭灌断裂和大邑断裂等主干活动断裂的关键部位,对断错山脊、洪积扇、河流阶地、边坡脊、断层陡坎、河道错断、冲沟侧缘壁位错、拉分盆地、断层偏转、砾石定向带、坡中槽、弃沟和断塞塘等活动构造地貌和断裂带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填图和地貌测量,利用精确的地貌测量数据和测年数据,定量计算了龙门山主干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结果表明在晚新生代时期龙门山构造带仅具有微弱的构造缩短作用,其中逆冲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1mm/a,走滑速率的速度值小于1.46mm/a,表明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的比率介于6 ∶ 1~1.3 ∶ 1之间,以右行走滑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对各主干活动断裂的逆冲速率和走滑速率进行了定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北西向南东4条主干断裂的最大逆冲分量滑动速率具有变小的趋势,而走滑分量的滑动速率则具有逐渐变大的趋势,显示了从龙门山的后山带至前山带主干断裂的走滑作用越来越强。由此推测现今的龙门山及其前缘盆地不完全是由于构造缩短作用形成的,而主要是走滑作用和剥蚀卸载作用的产物。另外,根据沉积、构造、盆地充填体的几何形态、地貌、古地磁等标定和对比了龙门山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走滑方向,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中生代与新生代之交走滑方向发生了反转,即由中生代时期的左行变为新生代时期的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