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开发煤田地热不仅可以改善煤田开采的温度环境,还可以通过地热能的清洁利用变“害”为“利”,尤其是在目前“双碳”目标下利用煤田采空区储能大有前景。评估获得我国主要赋煤区地热资源热储量为1.12×1019 kJ,折合标煤3 795.39亿t,可采热储量1.71×1018 kJ,折合标煤569.31亿t。其中,华北赋煤区的可采热储量约占74.7%,特别西区(晋陕蒙宁分区)拥有神东、晋北、晋东、晋中、陕北、黄陇(华亭)、宁东7大煤炭基地,资源最为丰富,占近48.7%。进一步指出“煤-热共采”是煤田区地热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充填埋管取热、采空区矿井水取热和深部煤矿含水层取热等。此外,提出将采空区以及排水后腾出来的空间作为“储层”加以利用是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并对回填(相变)材料储热、废弃煤田抽水蓄能和废弃煤田压缩空气蓄能做了详细评述。最后,对煤田热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简要评述。总之,煤田规模化储能与热害防治和地热利用将成为煤田地热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实现煤矿绿色转型和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92.
具有良好重现性的石英热释光信号除了用于近地表的考古及地质事件定年以外,还能反映一定地质时间范围内的环境温度变化规律.本文利用砂岩中石英矿物的热释光信号,采用传统热释光分析和等温热释光方法,以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钻孔岩芯为例,探讨对沉积盆地热体制信息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1)钻孔中不同埋深位置的石英矿物,其自然热释光发光曲线有规律变化,与所对应的环境地层温度以及热释光发光动力学相符,即随着沉积地层埋深增加、埋藏温度上升与埋藏时间加大,其热释光发光曲线整体向高温方向移动,而发光强度明显减小;(2)石英热释光多片增加分析方法以及等温热释光分析方法所获得的表征年龄彼此印证,通过表征年龄的换算,定性或半定量获得描述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的环境古温度变化的一个等效参数——表征温度,该表征温度能够表征沉积盆地一定地层范围内,一段埋藏历史的古温度变化历史.石英热释光信号是沉积盆地热史分析中一种潜在的古温标,对于石英热释光表征年龄与表征温度地质意义的诠释,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事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93.
赵伟联 《东北测绘》1999,22(3):44-44
文章阐述了公路实地定线法的意义,介绍了实地定线的做法,其中包括越岭路线实地定线的做法,定线原则以及沿溪实地定线的做法等。  相似文献   
194.
砂页岩铜矿床的热释光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凯旋  龚革联 《矿物学报》1999,19(2):183-188
通过对我国南方几个典型砂页岩铜矿床中矿石与围岩的天然热释光特征的分析,表是矿石与围岩均不存在低温峰,大多数只有一个高温峰,其峰温为320-420℃,二者的谱一特征也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95.
水是生命的源泉,南明河是贵阳的母亲河。南明河是清水江的上游子流,发源于平坝县的白泥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境蜒流经花溪区、小河镇、南明区、乌当区出境。贵阳市境内(不包括三县一市)南明河流域面积有18bekln,占贵阳市总面积的74%;平均年天然产水量9.84亿m3,占市境内全部天然产水量的兀.86%。在干流和支流小车河上,已建成松柏山、花溪、阿哈3座中型水库。城区上游河段及其支流开发利用较充分,除了用于农田灌溉外,还是花溪、小河和城区工业、生活、环境用水的主要水源。南明河流域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在1100mm以上,比华北平原…  相似文献   
196.
晚全新世以来所发生的特征环境事件的年龄测定,由于研究地区复杂及独特的地质条件,能够充分适用的测年方法有限,而释光测年方法(包括热释光和光释光方法)独有的揭示砂粒级无机成分末次曝光年龄的特点,正好适合于复杂的海岸带沉积环境,并且没有或者较少受到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方法中核素污染等干扰因素的影响。评述了释光测年方法的进展情况,并通过国内外在陆地、海洋和海陆带环境演变响应研究中几个成功运用释光测年方法的案例,分析了这种放射性测年方法的特点,并指出今后释光年代学方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7.
地形在东亚夏季风环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大气所二室改建的二层球谱模式,引入OSU二层格点模式的物理过程,模拟了5月份东南亚和我国南海的夏季风环流。通过有无地形作用的对比试验,揭示出地形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建立以及季风区降水和大气热源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8.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22°N,116°~122°E)表层沉积中的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硅质与钙质生物丰度和比值的定量分析以及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发现碳酸盐含量、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及钙质生物比值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减小,而底栖有孔虫占有孔虫全群的比值和硅质生物比值以及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类的百分含量却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增加.研究表明,调查区内微体化石丰度和比值以及碳酸钙含量的高低,与碳酸盐溶跃面(lysocline)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密切相关,碳酸盐溶跃面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南、北还存在一定差异,碳酸盐溶跃面南部较北部深,南部在2600m上下,北部则在2200m上下;碳酸盐补偿深度也是南部的较深,南部为3 600 m上下,而北部在3 400 m上下。  相似文献   
199.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12°~22°N,116°~122°E)表层沉积中的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硅质与钙质生物丰度和比值的定量分析以及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发现碳酸盐含量、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以及钙质生物比值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减小,而底栖有孔虫占有孔虫全群的比值和硅质生物比值以及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类的百分含量却随水深的增大迅速增加.研究表明,调查区内微体化石丰度和比值以及碳酸钙含量的高低,与碳酸盐溶跃面(lysocline)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密切相关,碳酸盐溶跃面和碳酸盐补偿深度南、北还存在一定差异,碳酸盐溶跃面南部较北部深,南部在2 600 m上下,北部则在2 200 m上下;碳酸盐补偿深度也是南部的较深,南部为3 600 m上下,而北部在3 400 m上下.  相似文献   
200.
末次间冰期-末次冰期柴达木盆地东部气候演化形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富含介形类化石,介形类生物组合可以反映古气候变化。以盆地东部达参1井中的两种主要介形类(Ilyocypris inermis和Cyprideis torasa)的丰度特征为气候指标,对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的盆地气候演变形式进行了恢复。认为柴达木盆地东部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期的气候演化既有着和全球同步的特点,也有着本区域独自的特征。介形类丰度曲线表明:末次间冰期(MIS5),以Cyprideis torasa为主,整体上为暖型气候,依据介形类特征,又可分为5e,5c.5a三个暖期和5d.5b两个冷期,暖期到冷期都以介形类丰度的大幅突降为特征;末次冰期(MIS4-2)以Ilyocypris inermis为主,整体为冷型气候。其中,早冰阶(MIS4)两种介形类丰度都较低.而间冰阶(MIS3)介形类丰度明显增高,并可划分为3c.3a两个暖期和3b一个冷期。在间冰阶结束之后,介形类大量消失,llyocypris inermis完全灭绝,石盐大范围析出.盆地进入了末次冰期盛冰阶(MI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