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6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幔源CO_2演化及CO_2气成藏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幔源CO2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处于超临界态的地幔流体具有很强的溶解和扩散能力,是地球内部能量与物质向外传输的重要载体。地幔流体中的挥发分以H2O和CO2为主,全球许多CO2气藏中的气体具有幔源特征,与地幔流体密切相关,但地幔流体与CO2气藏之间的关系研究则显得不够。本文分析了地幔流体的组成、性质与影响因素,结合济阳坳陷断裂构造、岩浆发育特征,阐述地幔流体上升和演化过程,认为地幔流体中溶解各种形式CO2气为气藏形成提供物质来源,断裂活动则为岩浆上侵和气体的运移、聚集提供了通道和空间。CO2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块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坳陷内,在坳陷边缘或者外部,新生代晚期的碱性岩浆侵入活动,不同方向断裂发育交汇地区均是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72.
刘伟  周家喜  黄智龙 《矿物学报》2011,31(3):485-490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多数矿床矿石硫化物中富集多种分散元素(如cd、Ge、se、In和Ga等),特别是cd的含量最高,达2906X10^6。利用电子探针(EPMA)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先进分析设备,初步查明了本区代表性矿床矿石硫化物中分散元素cd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cd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金属硫化物相中,特别是闪锌矿中;其富集规律为闪锌矿cd含量最高,其次为方铅矿,最低为黄铁矿。研究发现闪锌矿中Cd含量与其zn含量并不呈类质同象的负相关特征,而是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与闪锌矿中Fe含量呈“双曲线”的相关趋势,这一特征表明cd在闪锌矿中富集可能是通过替代其中的Fe实现的,研究认为是流体混合结果,这可能代表一种新的富集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73.
贵州水城地区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综合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伟  黄智龙  周家喜  谷静 《矿物学报》2011,31(3):502-508
煤矸石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很多元素都具有综合利用潜力,如在高镓矸石中,微量元素Ga含量可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矸石中也富含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这有利于利用煤矸石制作肥料和矸石山的复垦,但矸石中有些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深入的查明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利用潜力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选择重要产煤区水城为研究区域,对多个煤矿的煤矸石开展综合利用研究工作,采用ICP—MS对煤矸石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并对煤矸石微量元素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分析,认为Ag、co、Ga、zr、Nb和sc等6种微量元素有较大综合利用潜力,矸石中富含cu、zn、c0和M04种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但矸石中的cu、Ni、zn和Cr含量是对照背景值的2—3倍,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4.
铅锌矿床的精确定年是研究矿床成因和建立切合实际成矿模式的关键。本文对当前广泛应用于铅锌矿床的定年方法进行评述,结合川一滇一黔铅锌成矿域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给出今后适用于本区铅锌矿床定年的矿物及合适的定年方法。  相似文献   
175.
云南个旧新山层状透辉石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山层状、似层状透辉石岩产于新山岩体顶部碳酸盐岩地层层间,颜色较浅,呈浅绿色。其主要矿物为次透辉石,含量在50%以上,其次为钙长石,且矿物粒度小,呈间粒间隐结构。而发育在矿区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地层接触带的透辉石夕卡岩中主要矿物为钙铁辉石,含量在65%以上,其次为透闪石、石榴石和硅灰石等,矿物粒度较粗,呈显晶粒状结构。新山层状、似层状透辉石岩具有高Mg、Ti、P,富集sr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h、tn、u),相对亏损Ba、K等特征;稀土分配模式为右倾型,具有较小的Eu负异常(0.40—0.61)。整体上具有与矿区碱性玄武岩相似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明显有别于新山花岗岩及新山典型的透辉石夕卡岩。通过地质、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新山层状、似层状透辉石岩原岩很可能就是印支期碱性玄武岩,即在热卤水体系中,拉张裂谷环境下喷发的碱性玄武岩经热水交代蚀变形成。  相似文献   
176.
黔西北天桥铅锌矿床锗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桥铅锌矿床是川一滇一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内很具代表性的中型矿床,赋矿岩石为石炭系碳酸盐岩,矿床严格受构造控制。本次工作利用ICP—MS分析了该矿床主要矿石矿物(黄铁矿、闪锌矿和方铅矿)中锗的含量,初步查明了该区锗的分布规律,探讨了锗在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原生矿体中Ge在方铅矿中的含量和富集系数均明显大于闪锌矿,显示本区Ge在方铅矿中的富集特征;Ge在演化晚期的成矿流体中相对富集,流体中的Ge以“2M(I)+M(Ⅱ)+M(Ⅲ)=4Zn(Ⅱ)”形式进入方铅矿.Ge在方铅矿中不是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Pb、而是替代其中的Zn。  相似文献   
177.
<正>贵州铝土矿及其含铝岩系普遍富集多种关键金属[1-10],许多样品中Li、Ga、Sc、REE等元素含量达到或接近综合回收利用标准[11]。为查明铝土矿开发过程中关键金属的迁移规律,本次工作以贵州某铝厂为例,从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生产线上系统采集了原矿、中间产物、排放赤泥等一系列样品,  相似文献   
178.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是"三江"成矿带金沙江成矿亚带内目前探明规模最大的铜矿床。前人分析该矿床硫化物的δ34S集中在-4.20‰~+2.60‰之间,塔式效应明显,指示成矿流体中的硫来自地幔或深部地壳。本文在成矿晚期的石英-方解石-硫化物脉型矿石中,获得一批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其δ34S明显低于前人的分析结果,在-40.38‰~-7.25‰之间,非塔式分布。笔者认为这种低δ34S黄铁矿的形成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为成矿晚期生物还原硫酸盐作用形成的富32S流体加入成矿流体,流体混合作用促使产物硫化物沉淀。本区低δ34S黄铁矿指示成矿作用晚期有有机流体加入,流体混合作用是成矿晚期石英-方解石-硫化物脉型矿石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9.
地幔流体基本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80.
为确定云南省个旧地区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过程中基性端元的时限、地幔源区特点及大地构造环境,选取贾沙辉长.二长岩体为对象进行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贾沙辉长.二长岩体位于个旧西区,岩性主要为辉长岩和二长岩。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岩石侵位时代为(84.0+0.6)Ma,属于晚白垩世,与个旧地区花岗岩、碱性岩和煌斑岩形成年代范围一致(76~85Ma)。贾沙岩体的辉长岩和二长岩Si02为47.3%~60.O%,K20+Na20为7.31%~10.1%。稀土含量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异常不明显。相对于原始地幔,贾沙岩体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贾沙岩体母岩浆起源于与俯冲有关的交代地幔,由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经历了较低程度的(〈5%)部分熔融形成。原始岩浆在就位过程中经历了广泛的地壳混染和橄榄石、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二长岩由辉长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研究显示,贾沙辉长.二长岩体是晚白垩世滇东南.桂西地区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表明这些岩浆岩形成于统一的岩石圈伸展的动力学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