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67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1 8级左右地震趋势评估依据及其初步结果 1.1 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介绍进行趋势预测的几个依据 1.1.1 汶川地震的地点预测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震活动图像分析预测汶川8.0级地震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特大地震前中长期及年度趋势预测过程。作者根据地震活动图像特征作出了较好预测,明确指出四川石棉-冕宁和汶川-松潘一带,2008年前后,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但带短期预测特点的2008年度大震危险性,作者没有作出确切的预测。本文思考了相关的经验教训并对改进分析预报工作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3.
依据西藏中部强震活动特征及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新格局,于1996年将藏北玛尼一唐古拉山口一带列为未来几年71/4级地震危险区。这旬刚发生的1997.11.8玛尼7.5级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再次表明采用活构造与强震研究相结合、震源区个性和地震带(区)共性相结合,追踪大震发展过程及研究不同必质的强震活动图象等分析方法是有研究前景的。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两次地震的宏观考察结果、地震学有关参数以及最新的有关人工地震勘探资料的综合分析,讨论了两次绵竹5级地震和1994年江油4.7级地震、1993年郫县4.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认为龙门山断裂及山前隐伏断裂均属浅表出露深部错动型(即滑脱型)地震断裂,并对有关强震的发震构造与构造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清理了大华北块体有连续强震记录的1291年以来的强震活动特征,从大地震的阶段性孕育过程所呈现的有序活动,总结了一些有某种前兆意义的几种异常图象,通过对华北地区大震震例清理,筛选出8个中长期异常图象判据,并进而讨论了汾渭地震带等地的强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川M≥4级地震时、空、强活动图象分析中,提取了有重复性前兆意义的异常图象,称为特征活动图象,如条带状、丛集、环状围空、缺震异常时段、盆地及周缘区前震等。并根据当前的地震活动图像,讨论了四川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圣睦 《地震研究》1993,16(3):239-245
本文提出了具有相似活动构造背景的强震多发段康定段和东川段。对两者历史强震迁移和与川滇大地震的紧密联系,作了较有说服力的多次震例证明,因而本文所论及的有关活动特征在川滇未来强震预测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四川鲜水河带地震衰期中的间歇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1981年1月24日道孚6.9级地震,属于鲜水河带地震衰期中的间歇震。依据新编的历史地震等资料对该带间歇特征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地震趋势估计。  相似文献   
19.
韩渭宾  黄圣睦 《地震学报》1983,5(3):280-286
本文根据鲜水河断裂带自1900——1981年5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6.5级以上地震的极震区或地震地裂缝带的展布,以及1967——1981年各次强震的余震分布,提出道孚——乾宁间出现缺震段.从弱震活动和地形变资料分析,认为这个缺震段不象是一个蠕动段.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地震活动空区,至少是一个第一类空区.根据统计关系推断,未来强震的最大震级可达7(1/2)级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陆及邻区6级以上强震的关联序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次大地震后相继出现的6级地震缺震或连发与下次大地震事件的连续过程称为关联序列。分别对中国大陆及邻区近百年来69次浅源大地震前出现的6级地震缺震、连发异常图像的结构特点,各类序列的时程、时空分布及出现概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有53次震例的关联序列,包含超过1次6级缺震及连发的2-4元序列,均在0.5-2年内完成,因此在大地震预测中,对大地震前出现的6级地震缺震、连发关联序列类型与特征的及时识别,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