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扩散波水位解析解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国如  芮孝芳 《水文》2001,21(1):1-4
扩散波方程被广泛地应用于河道洪水演算之中。考虑下边界的回水作用以及旁侧入流的影响,建立了扩散波水位解析解模型。由该模型可知,河道任一断面处的水位变化分别由上边界水位变化所造成的影响量、下边界回水控制的影响量以及由于旁侧流量加入的影响量三项叠加而成,这三项分别由它们所对应的响应函数来描述。将该模型应用于沂河水位演算之中,得到了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22.
浙江天姆尖盆地存在Ⅰ ,Ⅱ两类流纹岩 ,这两类流纹岩可能是由同一母岩浆经过结晶分异演化而来的 ,但是它们的各种性质及空间分布却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323.
卡尔曼滤波在重磁异常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4.
325.
中国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生态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26.
黄国劲  赵淑云 《铀矿地质》1994,10(6):372-375
根据催化动力学方法,采用全差式光度计测定岩石、土壤及天然水中超痕量金。方法灵敏度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选择性好。野外特快分离富集水中金装置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327.
本文运用超短波理论和工程计算方法,对比试验结果,研究遥测地震台网长距离无线信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8.
机载干涉SAR测绘制图应用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我国机载干涉SAR系统及测绘应用概况,介绍机载干涉SAR生成DEM、SAR正射校正、地形引起的SAR后向散射畸变校正、机载SAR图像解译、雷达图像与光学影像的融合、雷达"空中三角测量"等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最后,介绍机载干涉SAR系统在泰山试验区的测绘制图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329.
基于人工湿地的水环境治理和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质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几类常用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水质优化技术,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城镇生活污水厂水质优化技术、河道治理技术及雨水治理技术。阐述了人工湿地在太湖流域水系统优化中的应用,包括阳澄湖莲花岛生态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生态湿地对工业尾水的治理,2个项目水处理效果良好,达到了相应的水质要求。探讨了基于人工湿地的水质优化技术在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和优化的前景,该技术可在海绵城市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黑臭河道整治等领域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30.
利用2012—2014年地面自动站与中国区域CMORPH(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多卫星降水数据相融合的逐时降水量数据集,分析大别山区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2012—2014年大别山区年平均降水量978.5mm,降水大值区出现在大别山主峰的东南侧,降水主要集中在5—7月,且呈现明显的地形降水特征。从时间变化情况看,降水量呈现单峰的特征,7月降水量最大。从空间分布情况看,大别山及其东部地区是强降水的频发区,出现暴雨日数最多的区域位于主峰及其东侧。降水中心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降水中心位于大别山区的东南部,进入春季以后降水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北抬至大别山主峰北侧,进入秋季(9月以后)以后降水中心逐渐向南回落。大别山区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地形的相互作用是造成大别山区出现明显地形降水(与降水随海拔先增加后减小)和降水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