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112.
113.
林友坤  张其焕 《福建地质》1992,11(2):131-139
摘要本文介绍了用福建龙岩东宫下高岭土,经选矿、煅烧、晶化、过滤、干燥成功地合成新型洗涤助剂——4A沸石的工艺条件。高岭土经煅烧使其脱羟形成具有反应活性的无定型非晶质偏高岭石,偏高岭石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一定的时间即形成4A沸石。我们合成的4A沸石的主要技术指标为:钙交换容量290—316(mgCaCO_3/g沸石),白度>85%,平均粒度4μm。我们合成的4A沸石应用于洗涤剂工业,取得了良好效果。在肥皂中。可以用3%的沸石代替4%的脂肪酸钠,在超浓缩洗衣粉中,可以用4A沸石代替其中5%的三聚磷酸钠。  相似文献   
114.
本讨论了脉冲星磁偶极辐射模型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困难,针对不足之处对磁偶极模型进行修正。从统计上得到修正因子与周期变率的幂律关系。由修正后的磁场强度得出其衰减时标大于10^8年,这与有关的理论研究结果一致。修正后的磁偶极模型给出周期变率和周期的新关系为P∝P^-3图中加速线以上的资料的统计拟合方程一致。  相似文献   
115.
从甲烷、氩气的来源及其化学特性入手,结合19年震例资料,分析总结了10号泉水中CH4/Ar(甲烷/氩气)比值的映震特征,结果认为:中强震近场前兆异常特征以中期趋势性变化为主;中强震远场前兆异常特征以临震脉冲式高值异常突跳或短期异常变化为主。文章最后,初步阐述了CH4/Ar比CH4具有更好映震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6.
黔中铝土矿的矿物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宏  陈其英 《地质科学》1992,(A12):226-239
  相似文献   
117.
118.
地震目录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基本资料。然而地震目录的内容不仅反映了地震活动性的真实变化,也混杂了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化。这些人为因素包括,台网监测能力的增强或减弱,台网测定震级的系统偏差等。本文首先讨论了对地震频度和平均震级进行z检验以研究地震活动性和识别人为变化的方法,继而对京津唐张地区的资料进行z检验。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台网的监测能力在1966年和1984年后曾经有过两次提高,这与北京遥测台网网志的报告大体一致。计算结果也反映出当前台网在震级确定上还存在一些系统偏差,文中讨论了这些偏差对客观地研究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的影响,指出了排除人为因素对地震活动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9.
日食电离层效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期间,我国14个电离层站和1988年3月18日日全食期间两个站的垂测仪和偏振仪记录,并综合50年代以来历次日食电离层效应的观测结果,证实:1.E层和F1层光食效应明显,F2层动力学效应显著;2.f0F2存在日食日值大于、小于或等于控制日值三种典型情况;3.TEC食变曲线有凹陷和不凹陷两种典型情况,甚至出现日食日值大于控制日值的异常现象. 本文对F2层和外电离层的动力学特征作了定性讨论,认为:空间等离子体温度急剧下降和沿场扩散是F2层和外电离层日食效应的最主要因素;而磁赤道上空等离子体的沿场扩散、“喷泉”效应,热层风和全(环)食带方位是影响位于磁赤道异常区各电离层站日食电离层效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