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数学形态学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数学形态在基于栅格数据结构的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布中的广泛应用。提出基于形态变换的GIS空间操作方法,网络最短路径的形态学算法,应用灰度级形态学解求通视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姚顽强  陈卫南  李涛  高小明  陈巍  马飞 《测绘科学》2016,41(8):54-58,66
针对轨道误差和大气延迟误差是制约ALOS PALSAR数据快速获取大面积及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埃尔米特(Hermite)插值和高程大气模型对两种误差进行联合矫正的方法。首先,采用埃尔米特插值法对轨道矢量数据进行插值,以提高去除平地效应的效果;然后,建立高程与相位之间的线性模型,去除与高程相关的大气延迟误差;最后,进行相位高程转换得到数字高程模型。利用陕西省彬县地区的两景ALOS PALSAR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数字高程模型以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为参考的均方根误差为14.48m,比常规干涉方法获取的结果有很大的提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14.
风险管控是指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以实现防治工程目标为目的,对工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本文以三峡库区巫山干井子滑坡防治工程为例,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中引入风险管控理念,在达到工程目的的基础上,实现治理效果与经济效益双赢,符合目前滑坡防治工程的发展需求,也是今后滑坡防治工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地震反射走时拾取是反射走时层析成像的首要环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共炮点域、共检波点域、共中心点域、共偏移距域的多域人机交互反射波走时拾取方法。通过分析地震记录在不同域的特征,选择最佳的域进行反射波同相轴的拾取,在人机交互的环境下采用人工和计算机相结合,提高拾取的准确度和效率。利用Qt语言编程实现了地震资料的多域显示及反射波走时多域人机交互拾取软件。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地震资料的走时拾取结果表明,该软件操作灵活方便,对复杂地震资料的反射波走时拾取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用数学形态学自动快速寻找地图注记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数学形态并行算子-侵蚀和扩张来实现寻找地图注记位置。在获取了描述地图要素的栅格数据以后,按照制图要求构造“结构元素”。这种方法可以处理任何不规则多边形以及注记内容相互压盖现象,中还提出多边形区域的“近似形心点”概念,用以确定注记位置。  相似文献   
17.
考虑接触摩擦效应时的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飞  艾智勇 《岩土力学》2002,23(1):93-96
运用虚功原理推导出考虑接触摩擦效应时的弹性地基杆系有限单元法的单元刚度矩阵。计算分析表明:当地基比较坚硬且与梁的接触较为粗糙时,摩擦效应将会较显著地减少结构的内力与变形。  相似文献   
18.
基于Windows的扫描等高线地图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等高线分版地图扫描获取的影像进行识别,可以实现栅格矢量自动转换,进而建立以不规则三角网为基础的数字地面模型。文中论述了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上述过程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并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Windows的扫描等高线地图识别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等高线分版地图扫描获取的影像进行识别,可以实现栅格矢量自动转换,进而建立以不规则三角网为基础的数字地面模型。中论述了在Windows环境下实现上述过程的软件系统的设计,并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及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林琳  马飞 《地理研究》2007,26(5):1043-1054
利用4个代表年份的数据,对广州市10区2市(县级)进行分析。选取6项人口老龄化指标,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得出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呈三个圈层:中心区、内缘区和外缘区,其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别表现为老年型初期、老年型中期和老年型后期。利用GIS空间自相关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得出广州市不同圈层人口老龄化集聚扩散趋势,中心区呈扩散趋势,外缘区呈集聚趋势,内缘区介于两者之间。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对人口老龄化产生重要影响,并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化表现出来,不同圈层间人口迁移的快速变化,是广州市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