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受欧洲脊发展和乌拉尔低槽东移影响,2015年12月9日20时到12月13日08时,新疆大部出现了大暴雪、寒潮和大风天气过程,其中乌鲁木齐、米东区、小渠子、白杨沟等站日降雪量均突破当日历史记录值。为定量评估新疆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DOGRAFS(DesertOasis-Gobi Rapid AnalysisForecast System)对此次暴雪过程的预报准确率,以NCEP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预报场作为背景场,基于WRFv3.5.1和WRFDAv3.5.1同化WMO的常规观测资料GTS(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进行积分预报。结果表明,DOGRAFS预报的逐24 h累计降水在北疆的落区和量级均与实况接近,GTS同化对暴雪极值中心乌鲁木齐站的逐1 h降水预报为负效果。对DOGRAFS预报区域内的所有站点而言,2 m温度预报的平均偏差在-3~4.2℃,绝对偏差在-1.6~2.5℃。高空温度场预报的绝对误差小于3.5℃。加入GTS后,乌鲁木齐站温度预报偏差大幅度增大,预报效果明显变差,不同化GTS预报的乌鲁木齐单站逐小时2 m温度及其变化趋势与实况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62.
文章利用1605年琼山7(1/2)级地震区不同区块布设的3个地应力监测台站应变观测数据,进行了地应力动态变化分析并对其记录的应力突变信息进行了提取,分析了2016年3月—2018年5月地应力变化与构造活动情况,并探讨了东寨港地貌演化趋势及其沉陷机理。结果显示:研究区总体受北西向挤压应力场作用,使得位于马袅-铺前断裂与铺前-清澜断裂上盘的演丰和大致坡地区以拉张应力场为主,位于断层下盘的锦山地区以挤压应力场为主;马袅-铺前断裂和铺前-清澜断裂在区域应力场作用下,不断进行非震活动来调整局部应力场,其中,马袅-铺前断裂在2016年3—7月、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有过多次活动,铺前-清澜断裂在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有过2次活动,马袅-铺前断裂较铺前-清澜断裂活动能量强;应力场变化趋势指示以铺前-清澜断裂(F13-1)为界,东部有逐步抬升趋势,西部的东寨港可能还会持续沉降;断层活动趋势指示以马袅-铺前断裂(F2-2)为界,东寨港北部演丰地区的沉降速率应该大于南部三江地区;此外,体应变监测数据也指示了位于海南岛南北地震带下部的岩浆活动痕...  相似文献   
63.
ZQZ—DSI自动土壤水分采集系统的一次故障诊断与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判断自动土壤水分采集系统中出现的故障,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4.
河北宣东矿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下花园组,含有5个煤组,煤层多,标志层不发育,煤层对比较为困难。钻孔岩、煤心样品的岩矿、煤岩鉴定和孢粉分析等成果资料揭示:①长石砂岩主要赋存于Ⅲ煤组岩段及其以上地层,Ⅴ煤组岩段分布极少;安山岩屑砂岩集中分布在Ⅴ煤组顶底板附近,Ⅲ煤组岩段及其以上岩段未见;泥化安山岩屑砂岩仅分布在Ⅴ煤组岩段的下部;石英砂岩分布在Ⅴ煤组岩段底部与煤系基底地层接触处;鲕状粘土岩仅分布于Ⅴ煤组岩段下部,并常为煤组底板。②Ⅰ、Ⅱ、Ⅲ煤组显微煤岩类型以微镜煤、微亮煤为主;Ⅳ、Ⅴ煤组多为角质微亮煤、微亮暗煤及丝炭微暗煤。③Ⅰ、Ⅱ煤组的裸子植物花粉含量丰富,占孢粉总数的40%~60%;Ⅲ煤组低于Ⅰ、Ⅱ煤组;Ⅴ煤组除克拉梭粉及苏铁粉含量占15%左右外,其它松科花粉少见。该结论可作为矿区岩、煤组(层)划分和对比的依据,对指导煤矿开采生产和邻区的勘查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5.
新模式表明地震是随机发生的根据一个模拟圣安德烈斯断层1万年地震活动的新计算机模式来看,该断层上的地震是随机发生的,这就使加州当前的长期地震预报不可靠了。该模式对研究人员用来确定地震断层的哪些地段即将破裂的基本假设提出了异议。断层段并非有规律地积累和释...  相似文献   
66.
1989年韩谓宾等对四川地区1966年以后地震活动背景性条带的预报效能进行了清理。随着工作的深入,许多研究者对四川历史有感地震进行了调查和整理,根据历史地震目录编辑的原则,编辑了四川历史地震目录。结合预报清理攻关成果,我们对四川地区1900年以后的强震震前的背景性条带作了清理和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强震前都有背景性条带出现,且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沿活动断裂或应力集中带展布。最后给出预报效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67.
地幔岩石学是六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较新的岩石学领域,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深部岩石及其中各种形成岩浆的地质作用。由于地幔的组成是超镁铁质岩及镁铁质岩,导源的岩浆也以这两类为主,所以也自然地涉及到它们的成因及成矿等作用。地幔岩石学是在大地构造学、岩理学、矿床学及地震地质学等学科发展基础上出现的。板块学说建立起全球构造的概念,即岩石圈板块活动的概念,并建立起地球各层圈的构成、  相似文献   
68.
地幔岩简介     
地球为一不均匀的球体,具有层圈构造,层与层之间的界线各地区不完全一致,因而不同的学者所提出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大体可采用下列剖面: 地壳厚度在各地变化较大,我国地壳的厚度据1965年发表的资料为; 海洋地壳的厚度较小,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壳平均厚度为13KM,大西洋的地壳厚度在10—14KM。在地壳莫氏面以下分布有厚度为2800KM的地幔层(Mantle),它组成了地球全部质量的67.2%,而地壳、水圈、大气圈只占地球重量的0.5%。近廿多年来人们对地球的研  相似文献   
69.
华北早白垩世末岩石圈局部被扰动的时空证据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比研究了辽西阜新碱锅和内蒙古平庄含地幔捕虏体的阜新组玄武岩与碱锅义县组的安山岩,并结合前人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确认在早白垩世117—106Ma期间,该区火山岩岩浆来源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转变成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即岩浆作用从以壳幔相互作用为主转化成软流圈的底辟体上升。将岩浆来源的巨大变化与前人关于古地磁和白垩纪超静磁带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区脊椎动物群集群死亡事件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岩石圈圈层结构被扰动的事件。通过区域对比,发现阜新、平庄岩浆源区从富集地幔向亏损地幔转化的事件同样存在于山东沂水以及松辽盆地。而且岩浆来源转化的时间大体一致,均发生在100~80Ma前后。根据前人提供的小比例尺的三维面波速度结构,推断中国东部软流圈物质沿着构造薄弱带上涌,使岩石圈发生局部扰动的起始时问可能是晚中生代100Ma,由于各地构造差异它们可以表现为若干软流圈上涌的底辟体。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