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seismic activity, precursory anomalies and abnormal animal behavior before the April 14, 2010 MS7.1 Yushu earthquake. Analysis showed that anomalies were not rich before the MS7.1 Yushu earthquake, but prominent anomalies were observed, such as the long and mid-term trend anomaly characterized by the seismic quiescence of MS6.0, MS5.0 and MS4.0 earthquakes, and the anomalies in precursor observation of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 in Yushu and Delingha and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 in Pingan.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animal behavior anomalies appearing one week before the earthquake. An M4.7 earthquake occurred 130 minutes before the main shock.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dynamic process of the Yushu earthquake preparation using the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n the Bayan Har block boundary since 1996.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alakunlun M7.1 earthquake in 1996, the Mani M7.5 earthquake and the Yushu MS7.1 earthquake have the same dynamic process. Long and mid-term trend anomalies may be related to the dynamics of evolution of different earthquake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recurrence interval of strong earthquakes, foreshock identification and precursor observation of the Yushu MS7.1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前兆观测手段共88个台点的资料系统分析、整理、汇总,认为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中短期内前兆异常具有明显的特征,并认为8.1级地震的发生不仅仅是大构造断裂带活动的产物,更是在某种特殊的力源作用下,大区域构造应力发生显变化,并在几条边界构造大断裂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1次强震活动。  相似文献   
23.
总结了兴海6.6级地震前青海东部电磁学科所反映的异常特征,并对兴海地震的孕震过程予以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玉树7.1级地震震情跟踪过程中,数字地震观测资料的应用情况,发现数字地震资料的运用可以为震后趋势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利用区域地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等资料初步探讨了大柴旦强震发震构造。结合德令哈2003年6.6级、2004年2~5月5次5级的地震序列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大柴旦两次强震的地震序列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区域历史地震活动特点。初步分析了近10年来两次8级地震对该地区的影响,并结合青海地区的前兆观测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前兆异常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6.
格尔木台地磁加卸载响应比与青新交界8.1级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早在1991年,尹祥础和尹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地震预报思路和方法——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并将其运用在测震学方面。宋治平等(1996)将其理论应用在地震活动性预测地震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很多地震预报专家将其理论应用在中国的地形变、地倾斜、地下水位和重力等参量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小平等于1996年首先提出磁暴过程作为地磁场对太阳风的加卸载响应,研究磁暴场的暴时扰日变化Ds响应比值P(Z)的变化与中强地震的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检验效果。 在青藏高原这块强震多发地区,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在各学科各手段方面的应…  相似文献   
27.
2013年3月底至4月初青海省德令哈郊区连续发生了数次ML4.5左右的地震,市区震感强烈.利用双差定位法对该震群进行重新定位,发现震群空间分布呈近NS向,深度集中于4~10 km的地表浅层,纵向深度剖面呈“斗状”断层特征;利用CAP(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震群中ML≥3.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为走滑类型,震群特征与附近的主构造宗务隆山断裂带性质不符.地质勘探发现凹陷或盆地边缘主构造附近通常存在横向伴生断裂,这些断裂规模不大,以走滑性质为主.本次震群位于柴达木盆地北边缘,通过相似构造的对比,认为该区附近同样满足横向断裂存在的条件.由于本次震群各项特征与横向断层的构造理论十分相符,推断出该震群应该是这种微小断裂活动的结果,横向断裂通常规模不大,因此可判断出震群震源区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8.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红外遥感资料对青海地区中强地震以及系列震群进行研究。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地震热红外时空演化图分析知,异常总体特征为出现—最大—消失的过程,异常都出现在震中附近区域,地震热红外异常形态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地震热红外异常时序曲线基本上很好地对应了地震的发生时段。  相似文献   
29.
电磁辐射与孕震过程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1994年青海共和的几次强余震和1999年河南县Ms5.1,玛沁Ms5.0,以及2000年甘肃景泰Ms5.9,兴海Ms6.6级地震前后平安电磁波资料的分析,总结了电磁辐射在进入短临阶段后的一些特征,得出了在孕震过程中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地震电磁辐射源的形成与影响电磁辐射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30.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中强震前磁偏角短临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自1987年以来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各地磁台地磁偏角在Ms≥5.0级以上地震前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离各地磁台300h以内的中强地震前地磁D分量会在短期内出现异常现象(可通过斜率值和相对速率值变化提取异常信息),该异常对地震发生时间和地点的判断具有实用价值,而对震级的判断较差,异常可显示中期向短期过渡的判别指标:斜率值或相对速率值超过预定的警戒值视为异常,异常大都在震前2个月至1个月前后的时间内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