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7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423篇
测绘学   300篇
大气科学   325篇
地球物理   428篇
地质学   1136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33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新疆农牧业碳排放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基于农地利用、畜牧养殖两方面15类碳源,测算了新疆1993-2011年以及各地州2011年的农牧业碳排放量,并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1994-2011年间新疆农牧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11年新疆农牧业碳排放总量为778.73×104t,比1993年增加了50.12%,年均增长2.28%,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上升——波动上升"两阶段特征,碳排放强度和结构的空间差异明显;(2)农牧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弱脱钩与扩张连接交替—弱脱钩平稳—强脱钩转型"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992.
以西部内陆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河流域近60 a气候变化特征为主题,以流域水循环理论为指导,应用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函数等技术手段,采用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首先,对研究区大气降水、气温、蒸发多年监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深入了解研究区水文、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其年际、年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近60 a研究区气候由冷干向暖湿转变,研究区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自1955年至今气温累积上升0.37℃,1967年之后区域气温升高速率明显增加。自1968年开始降雨量显著增加,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8.27 mm·a-1,其中7、8月份降水量增加对全年降水量增加的贡献率最大。自1956年开始蒸发量显著下降,由1956年的3 278.2 mm·a-1下降至2014年的2 211.57 mm·a-1,平均减速为18.08 mm·a-1。(2)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对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周期分析,分析得出研究区内降水、蒸发和温度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其中降水存在14~16 a和32~36 a左右周期,蒸发量存在9~12 a和24~27 a时间尺度的周期,而温度存在7~8 a尺度和25~27 a两个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根据降水周期特征,可以推测出2016-2030年左右年降水量将经历几年降水偏多期,然后呈减少趋势,温度在未来几年内呈增多趋势,而蒸发则呈减少趋势。研究成果为该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民勤盆地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模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根据稳定同位素分析,民勤盆地地下水在第四系总体补给环境较现代凉。在200m以下的深层地下水为晚更新世补给的古封存水,表现为还原环境。60m—120m左右的浅层水为古地下水与现代降水的混合水,但古地下水占的成分较多,部分水样为氧化环境。民勤盆地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形成于山区,在沿途运移过程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浅层高矿化盐碱水,深层地下水活跃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形成高钠浓度水。通过利用PHREEEQC法对民勤盆地地下水化学进行质量平衡模拟,表明民勤盆地地下水水化学沿水流路径以HCO3^-、SO4^2-、Cl^-、Ca^2 、Na^ 升高为主要特征,方解石、白云石的饱和指数随水流路径有减少趋势,而石膏、芒硝和岩盐的饱和指数有增加的趋势:沿水流途径白云石、CO2、石膏、岩盐和芒硝溶解量逐渐增加是常量离子浓度升高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994.
薛亮  马海州 《干旱区地理》2004,27(4):512-515
绿洲是干旱荒漠地带一种独特的地理景观,也是干旱区人类经济活动最为集中频繁的区域,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实施动态监测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选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端都兰县境内的香日德绿洲为研究区,分别利用1987年和1999年覆盖该研究区的TM和ETM遥感影像,进行了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并结合当地的文献记载,分析、总结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研究发现,在1987-1999年问,面积变化最大的是土地利用类型是荒漠草场和高寒干旱草场,沙地面积仅增加了5.29km^2。  相似文献   
995.
在总结和参考前人区划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新老区划原则的严格界定,提出了新的湖南省林业区划方案.在该方案中,湖南省被划分为5个一级区和9个二级区.在此基础上,又利用全省2004年1:1万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分析了湖南省不同区域及其林业用地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域、湘中区和湘南区的景观异质性较高,这几个区域对于全省的景观格局起控制作用.湘中区和长株潭地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湘南区最低,这与区内不同的人类活动强度完全成正比.在不同亚区中,洞庭湖丘陵亚区和武陵山亚区分别对洞庭湖区域和湘西区域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起控制作用;而长株潭核心区亚区、湘西武陵山亚区和湘中涟邵盆地亚区的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严重,因此,这几个区域应当是是今后区域开发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加以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区域.而在林业用地当中,长株潭区域和湘中区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湘西和湘南区域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低.今后应该继续加大对湘西和湘南地区的林业保护,同时加强长株潭、湘中和洞庭湖区域的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996.
对浑善达克沙地退化草场植物群落进行OAC分类和DCCA排序结果表明,这些植物群落可分为8组:Ⅰ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群落;Ⅱ冷蒿(Artemisia frigida)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群落;Ⅲ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群落,Ⅳ大针茅(Stipa granodis) 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群落,Ⅴ苔草(Carix spp.)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群落,Ⅵ黄柳(Salix gordejevii) 差把嘎蒿(Artemisa halodendron)群落,Ⅶ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耧斗叶绣线菊(Spiraea aquilegifolia)群落,Ⅷ人工林下的杂类草群落.群落DCCA排序及排序轴与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水量及坡向、坡位对群落的分布与组成有显著影响.植物多样性的回归分析表明,在向阳坡和上坡地段,土壤有机质、全氮、含水量趋于减少,植物多样性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997.
20 0 1年春季 ,中国北方多次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 ,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广泛重视。利用卫星监测数据采集沙尘云图变化、运移路径、地表覆盖和沙尘过程中的地面反照率、温度、湿度、粗糙度等物理参数反演实验结果 ,可以弥补地面观测站点稀少、数据不连续的缺陷。本文以 2 0 0 1年 3月到 5月的几次沙尘天气为例 ,介绍基于地表覆盖的AVHRR的LST/Albedo反演结果与TSP (沙尘干量 )对比分析 ,发现它们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从而反映了沙尘暴发生前后地表能量的变化状况 ,能为预测预警沙尘天气的危害提供及时客观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998.
Sr的地球化学指示意义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Sr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球化学各主要研究领域的应用 ,基本反映了其在近期最新的研究进展。Sr在地球化学领域应用广泛 ,对于解决当前该领域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尤其对于Sr在黄土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9.
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马延吉 《地理科学》2007,27(6):756-760
区域产业集聚要素主要分析行为主体要素、生产要素、支撑要素、时空要素、社会文化制度。区域产业集聚结构主要包括生产结构、空间结构与组织结构。产业在一定区域集聚发展有一定的功能效益,产业集聚发展有助于竞争力的提高,区域产业集聚的理想状态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对区域产业集聚机制的分析,从要素流动、区位因素、需求与成本因素、技术进步、分工、贸易等角度展开,侧重分析全球化与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集聚的一般规律进行探讨,包括集聚与扩散的统一规律、周期发展规律等。区域产业集聚是在动态发展变化的,区域产业集聚具有开放性。区域产业集聚体现了产业集聚与区域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区域产业集聚研究是地理学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000.
盐湖区的水文地质参数特性与淡水区迥然不同。同位素示踪法可以利用西台盐湖区已有的长现井,机动灵活的随时监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由于介质的特殊性以及卤水性质的垂直差异性,造成水文地质参数的时空可变性;测试结果表明,对于完整井以及深的非完整井,该方法切实有效,但对于很浅的非完整井,测试结果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最后,根据测试结果以及有关的水文地质资料,把研究区分成7个渗透系数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