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Mire is the product of the Quaternary. It mostly formed, developed and declined after the postglacial age. Therefore the chemical element analysis, spore-pollen analysis, 14C dating, mire plant determination for mire sediment, and the study on hierarchy relation of mire sediment, can provide a lot of information for restoring paleogeography, paleo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So some people called mire sediment-peat as "database of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2.
由国际泥炭学会(International Peat Society)和芬兰泥炭地学会(Finnish Peatland Society)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泥炭大会”(International Peat Congress),将于2004年6月6-11日在芬兰坦佩雷(Tampere,Finland)召开。组委会主席:第一届国际泥炭协会副主席Markku Makela教授。会议地点:芬兰坦佩雷市坦佩雷大厦(Tampere Hall)。大会主题:①泥炭地地层学、泥炭地调查与保护:泥炭与沼泽(mire)分类;沼泽调查和泥炭资源;沼泽保护;碳循环;沼泽生态学:古生态学:泥炭地层学:地质学:水文与生物多样性。②泥炭和泥炭地的工业利用:泥炭采集(harvest)与处理;泥炭产品;  相似文献   
23.
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61,自引:5,他引:56  
根据多年在三江平原野外考察积累的大量资料,对比开垦前后不同年代的数据,分析在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引起的区域环境变化,包括生态类型的变化,土地退化、水环境变化以及动植物资源的变化等,并在总结三江平原开荒过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4.
我国泥炭资源比较丰富,约有270亿吨。目前,泥炭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了有计划地开采和合理利用泥炭资源,近几年来,煤炭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泥炭资源考察和质量评价。煤炭部综合利用局于1981年4月1日至5日,在长春召开了泥炭资源考察座谈会。  相似文献   
25.
26.
张彦  马学慧  刘兴土  仝川  杨平 《第四纪研究》2018,38(5):1221-1232

泥炭丘(palsa)是在多年冻土区泥炭沼泽地形成的冻胀泥炭丘体,它的形成和发育受区域水文条件、植被群落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新疆阿尔泰山区特殊的地形特征、丰富的水资源及寒冷的气候特点,使得山区泥炭沼泽资源较丰富;同时,为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泥炭丘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研究于2014年8月,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山区泥炭资源的调查,对山区多年冻土区泥炭丘的分布、形态特征以及发育现状做较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新疆阿尔泰山泥炭丘分布在2500 m a.s.l.左右的亚高山草甸带多年冻土区,位于黑湖和三道海子的泥炭丘受人类干扰较小,保存较完整,而位于哈拉萨孜的泥炭丘受人类活动干扰严重,处于退化阶段。此外,选取黑湖泥炭丘剖面(93 cm)和哈拉萨孜泥炭丘剖面(180 cm)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AMS 14C测年数据建立了年代-深度关系,探讨阿尔泰山区泥炭丘的剖面特征、形成年代、发育过程及泥炭的累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阿尔泰山区泥炭丘泥炭累积的平均速率为0.015~0.035 cm/a;在约10000 a B.P.的早全新世时期,阿尔泰山区气候温暖干旱,是泥炭丘形成的萌芽期,泥炭累积速率较慢;约7000~2500 a B.P.,气候温暖湿润,进入中全新世大暖期,有利于泥炭累积,是山区泥炭丘主要发育阶段;约2500 a B.P.以后的晚全新世时期,山区气候进入寒冷干旱阶段,泥炭的累积速率缓慢,此时是泥炭丘的衰退期。由于阿尔泰山区地质地貌、水文条件、局地小气候特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山区内不同区域泥炭丘的泥炭累积速率的峰值、发育过程及发育状态在时间上存在着差异。本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阿尔泰山区泥炭丘发育过程,也为山区冻土的发育及气候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