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316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52.
对宁镇地区3个典型燕山期岩体(安基山-伏牛山岩体、下蜀-高资岩体和石马岩体)的中酸性侵入岩进行LA-ICP MS锆石U-Pb定年,给出(109.1±1.9)~(101.6±1.1)Ma的年龄值,代表了这些侵入岩体的形成年代,为该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形成时代提供了精确的约束。宁镇地区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与100~110Ma左右的中酸性钙碱性岩浆活动相关联,区内成岩成矿作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宁镇地区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而长江中下游九瑞等地区的同类型侵入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二者相差约25~35Ma;结合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板块活动特征对中国东部陆区成岩成矿的制约,这些年代学数据揭示出宁镇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及其成矿响应是中生代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大规模岩浆-成矿活动的新一期成岩成矿事件,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对应中国东部中生代岩石圈拆沉-减薄事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岩石圈减薄从135Ma左右开始,可能持续到100Ma左右。  相似文献   
53.
马刚 《北京测绘》2014,(6):12-15
无人机数字航测系统以其快速、灵活、精度高的特点逐渐取代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本文对UX5无人机数字航测系统在不同航高下测量成果的精度进行分析,寻求精度和效率的平衡点,对工程实际应用提出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4.
顾震年 《天文学报》2002,43(4):432-442
利用西峰市以西16km处的巴家嘴黄土剖面的上新世以来的(6.2-2.5MaB.P.)磁化率和粒重及太平洋深海沉积物资料,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不仅得到地球轨道主要参数中(对应于偏心率、交角和气候岁差)的0.1Ma、0.041Ma和0.023Ma几个天文周期,而且还得到了0.20Ma、0.15Ma、0.08Ma和0.06Ma其他周期,它们都在80%置信度水平以上,此外,通过小波变换表明,所有这些周期呈现出时变特性,随不同的地质年代增强或逐渐消失,这说明古气候的变化受多种古环境的影响所致,近来提出0.1Ma周期变化不但和地球轨道偏心率有关,而且可能和星际尘埃粒子沉降速率和青藏高原的隆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影响气候长期变化只是其中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55.
寒梅山(音译)金矿位于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西北部,是全球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与印度?澳大利亚成矿域的交汇地带,具有较大的金矿找矿潜力.文章通过对矿区开展矿物蚀变填图,识别出青磐岩化带、泥化带、中度泥化带、绢英岩化带、钾化带、硅化带等6个矿物蚀变带,具有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矿物蚀变分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特...  相似文献   
56.
对60 a来民勤沙区10种典型荒漠植物种群分布、消长变化及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沙漠化加剧,植被从原来的沼泽、草甸植被不断向沙、旱生方向演化,大量物种消失,植被演替加快,植被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来广布的草甸关键建群种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种群在沙区整体衰退,目前仅在河、湖岸,绿洲边缘生长较好;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种群逐渐替代柽柳成为沙区最大的天然灌木种群,并在一些沙区出现衰退,沙包活化;雨养沙区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la)、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等随降水多少而波动性扩展和衰退;超旱生植物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和红砂(Reamuria soongorica)在荒漠植被普遍退化中区域性扩展;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已成为沙区仅次于白刺的种群,生态...  相似文献   
57.
58.
59.
以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通过样方调查,研究了荒漠区、荒漠绿洲过渡区到绿洲内不同梯度生境中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3种生境中灌丛沙堆的形态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绿洲区灌丛沙堆的平均高度、底面积、纵横断面积和体积均最大,其次为荒漠区,过渡区最小。(2)过渡带3种生境灌丛沙堆的长、短轴之间均呈二次函数关系,但相关程度不同,过渡区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达0.78;绿洲区相关性最低,相关系数为0.57;高度与底面积、体积与高度间均呈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59以上;(3)过渡区灌丛沙堆分布密度较大,呈聚集分布,而荒漠区及绿洲区沙堆分布密度较小,均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