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15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7篇 |
大气科学 | 101篇 |
地球物理 | 59篇 |
地质学 | 396篇 |
海洋学 | 38篇 |
天文学 | 37篇 |
综合类 | 78篇 |
自然地理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41.
受降雨作用,球状风化花岗岩类土质边坡的土-岩差异风化界面极易演化为优势渗流通道而发生渗流潜蚀,进而加速该类边坡的变形失稳,然而当前有关其渗流潜蚀作用特征、细颗粒迁移规律等的研究仍鲜见开展。基于多孔介质非饱和渗流理论,综合考虑细颗粒运移、潜蚀启动响应与非饱和渗流的耦合关系,提出一种可准确描述土-岩界面渗流潜蚀过程的数值计算框架。采用有限元方法,构建优势流作用下非饱和花岗岩残积土的渗流潜蚀模型,并以均质土柱的渗流潜蚀过程为参考,系统研究3种典型土-岩界面埋藏状态下的优势流潜蚀特性。结果表明:球状风化花岗岩类土质边坡的土-岩界面与基质渗透性存在高度差异性,湿润锋形成向下凹陷的渗透漏斗,且随着降雨的持续,湿润锋的凹陷程度愈发明显;细颗粒流失程度与土-岩界面的埋藏状态相关,其中下填土体工况的优势流潜蚀最为显著,其界面处甚至出现超孔隙水压力,最不利于该类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可为降雨条件下球状风化花岗岩类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准确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42.
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2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桂林召开了《中国地质》、《地质通报》通讯员2002年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各省(区、市)地质调查院、有色、冶金、煤炭、武警黄金、核工业部门的地质勘查单位及高教系统等53个单位的68位代表。国土资源部国 际合作与科技司马岩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彭齐鸣主任、刘勇处长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两刊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精神并提出有关工作要求;两刊编辑部介绍2002年的工作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设想;聘请… 相似文献
643.
山门银矿床围岩蚀变特征与成矿关系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门银矿为大型独立银矿床,其围岩蚀变特别发育,先后为冷水蚀变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两期,冷水蚀变作用包括碎裂-红化,伊利石-水白云母化两个蚀变阶段,热液蚀变包括黄铁绢云岩化,硅化,碳酸盐化三个蚀变阶段,两期蚀变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在时间上具有多期和多阶段性,空间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蚀变特征可作为寻找岩浆热液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644.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录井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对吐哈盆地鲁克沁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相标志、物源方向、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梧桐沟组沉积时期,鲁克沁地区湖盆经历了由断陷湖盆向坳陷湖盆转换的过程。梧桐沟组一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东西两侧发育水下扇沉积,扇中水道形成多期叠置的厚层泥质砂砾岩沉积,砂砾岩分布面积大,物性较差。梧桐沟组二段和三段沉积时期,湖盆水体变浅,湖岸坡度变缓,研究区东西两侧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形成了几套厚10~15 m的砂砾岩沉积,分选性好于水下扇形成的砂砾岩,物性相对较好。相比较而言,扇三角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水下扇砂体顶部的含砾砂岩是较好的储集体。该研究成果将对鲁克沁稠油聚集带储集层预测及区带优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5.
近60年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灾害规律与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西南60多年干旱灾情资料,计算了干旱受灾率、成灾率、绝收率和综合损失率,分析了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灾害规律特点并对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西南近60年干旱灾害范围、程度和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受灾率、成灾率和绝收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各省也呈上升趋势,四川最明显,其次是贵州,云南最小。西南干旱综合损失率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综合损失率为3.93%,21世纪综合损失率为7.29%,明显高于全国平均(5.51%)。近10年来干旱重灾中心发生了转移,云南和贵州干旱面积明显增加,西南干旱重灾中心向南北两边分离。综合损失率随土壤湿度、植被盖度和降水降低而增加,但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西南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但降水呈减小趋势。西南温度升高是干旱灾害的主要因素,同时区域降水减少、土壤湿度降低和植被盖度降低等加剧了西南干旱损失和风险。 相似文献
646.
为了解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7月、10月和2022年5月在拉鲁湿地主要水系进行定性和定量样品采集,共采集浮游植物水样126个,从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等方面入手,探讨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为研究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和稳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拉鲁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32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8门13纲36目74科130属,物种组成表现为硅藻-绿藻-蓝藻型。2)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参数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之间存在差异。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秋季。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夏季和春季。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沼泽生境的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湿草甸生境。3)季节是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差异的关键因素,生境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弱,夏季的距离衰减模式比秋季和春季更强。4)拉鲁湿地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参数与不同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5)空间因素在解释浮游植物群落变异方面具有显著贡献,而快速变化的水质变量在决定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季节和缓慢变化水质因子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弱,但仍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异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47.
基于多元地学大数据的三维成矿预测方法是开展深部找矿预测的新方法和新手段,也是当前成矿预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大数据具有高维、混杂、非精确等特点,其分析处理过程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多元地学大数据整合是三维成矿预测的最终环节,其存在的不确定性将直接作用于预测结果,影响进一步的找矿应用和风险评估。本文以宁芜盆地钟姑矿田为例,从大数据思维出发,定量分析和度量预测要素和数学模型在数据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及对三维成矿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断裂构造、背斜轴部等预测要素的不确定性对三维成矿预测结果的影响最为强烈;数据整合模型中,较之Logistic回归模型和证据权重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可能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程度。进一步工作可通过增强上述预测要素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更多的数据整合模型进行更为全面的不确定性分析和评价,以获得更为可靠的三维成矿预测成果,从而降低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648.
为使早涝的划分更科学,引入了综合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影响的参数S,由于S值的大确定旱涝,并分析了旱、涝年500hPa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649.
1997年第11号(国际编为13号)热带气旋于8月10日在西太平洋上生成后迅速发展为强台风,然后比较稳定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18日移入我国东海后转向西北移动,于18日21时30分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后继续西北移,逐渐减弱为热带风暴.直至20日08时以前仍维持热带气旋性质。 相似文献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