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简要回顾分析了松潘—平武地震预报的情况,认为,松潘—平武地震成功预报的主要经验还在应用,仍然有效,说明当年的预报是有科学根据的;没有一个震例的预报情况与松潘—平武地震完全一样,说明至今尚未找到必震指标,推进地震预报必须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专群结合与省内外大协作的好传统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松潘—平武地震预报成功是科学探索和行政正确决策相结合的结果。要想通过地震预报减轻地震灾害,不仅要加强科学研究,而且必须严格执行《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努力提高管理水平;30年来地震预报艰难而稳步地前进,今后相当长时间里还须主要依靠经验性方法完成预报任务,而长远目标的突破决不能仅仅依赖经验的积累,必须加强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2.
AtenuationofcodawavesandQcvaluebeneaththeChengdutelemeteredseismicnetworkJIANZENG1)(曾健)TIANCHANGCHEN1)(陈天长)WEIBINHAN1)(韩渭宾...  相似文献   
63.
四川3次7级以上地震序列和余震分布特征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了汶川8.0级、炉霍7.6级和松潘、平武7.2级地震的地震序列类型、余震分布形状及其阶段性特征,并分析了这些特征异同与发震断裂带的特性关系。主要结论有:(1)扩大川滇其他震例对比统计认为,位于活动地块边界的大型活动断裂带上的强震往往是主震—余震型,双震或震群型地震往往不在块体边界大断裂带上。(2)强震余震区形状和余震随时间分布的阶段性受发震断裂带组合方式制约。  相似文献   
64.
鉴于中国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主要地震国家过去三四十年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科学思路和技术途径比较接近,主要区别是,中国始终坚持“边研究、边预报”,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以科学研究为主,本文着重分析了“边研究、边预报”的必要性、优越性与带来的差距,并提出了3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5.
大凉山断裂带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渭宾  蒋国芳 《地震研究》2005,28(3):207-212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大凉山断裂带和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性。认为在历史上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无论是频次还是强度都高于大凉山断裂带,这与活断层及古地震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而且,地震活动性分段比较的结果显示,普格附近的空段2和冕宁附近的空段1发生强震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为西昌钝角交汇区.另外,需要注意强震前先发生中强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6.
四川及邻区强震前地震活动频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发生在四川及邻区的17次6级以上强震事件的震前中小地震活动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这些主震前均出现了区域性、中期或短期的中小地震活动增强或平静的过程。这种过程可用四川地区3.5~5.9级地震的月频次变化来进行量化,并可作为预测四川及其邻区6级以上强震的一项指标。经反复试验,本文提出判别地震月频次异常的标准,给出将异常用于强地震预报的规则,同时,对该项指标的预测效能进行了内符检验:结果表明:月频次异常指标对于研究区具有较好的中期预测效能及一定的中短期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67.
与频度或能量有关的各种地震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渭宾  易桂喜  辛华 《地震学报》2001,24(6):582-587
应用川滇11个地震带(区)资料,研究了与地震频度N或地震能量E有关的各种地震学指标在描述地震活动性变化方面的相关性.统计相关检验表明,从地震频度N或地震能量E变换得到的各种地震学指标,与N或E在描述地震活动性变化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相关.凡属线性变换的,相关系数为1;偏离线性变换愈小,相关系数愈大.   相似文献   
68.
韩渭宾 《内陆地震》2001,15(4):317-319
分析了地震预报的科学探索性与在地震预报尚未过关的前提下力求做出有显示度成绩之间的关系。又从具体目标、实施方法和检验审视的角度分析了两者的不同,指出两者密切相关,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八五”地震短临预报攻关一级课题85—04—01为基础,综述了近年地震学短期预报指标和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0.
以川滇地区11个地震带(区)为对象,研究了将算法复杂性C(n)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文中以1a为时间窗,0.5a为滑动步长,按2.5≤M<3.5,3.5≤M<4.5和M≥4.5分成3档,将各地震带(区)地震序列转换成由3种符号组成的字符串,从而计算各地震带(区)算法复杂性C(n)随时间变化曲线,规定了预报判据和预报规则,总体上取得了略高于随机瞎报的预报效能,显示了将算法复杂性用于地震预报研究有一定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