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正文  钟萍  韩博平 《湖泊科学》2003,15(4):359-363
类菌孢素氨基酸(mycosporine-like amino acids, 间称MAAs)存在于许多生物体内,对紫外辐射(UVR)有较高的吸收能力,被认为有保护细胞、减少UVR损伤的功能. 通过对从太湖分离、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和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类的太湖浮游植物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铜绿微囊藻和太湖浮游植物都含有shinorine和porphyra-334两种MAAs,但以shinorine为主. 本文还讨论了MAAs与铜绿微囊藻水华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大型深水贫营养水库——新丰江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赵帅营  韩博平 《湖泊科学》2007,19(3):305-314
新丰江水库是位于广东省境内的一座大型深水贫营养水库.为了解这一典型贫营养水体的浮游动物群落特征,于2002-2003年对该水库的轮虫和浮游甲壳动物进行了研究.新丰江水库的浮游动物主要为广布性种类,优势类群是桡足类,其幼体的数量高于成体,优势种为舌状叶镖水蚤、温中剑水蚤和微小近剑水蚤.枝角类优势种是长额象鼻溞、短尾秀体溞和角突网纹溞.轮虫优势种为个体较小的螺形龟甲轮虫和彩胃轮虫.优势种的个体体长为50-1450 μm,个体最大的是舌状叶镖水蚤,平均体长为1190 μm,个体最小的是彩胃轮虫,平均体长为80 μm.在12月份,可能由于银鱼的摄食强度较高,导致大个体(主要为舌状叶镖水蚤及其大个体的哲水蚤幼体)的数量和生物量较低.在其余3个采样月份,浮游动物受银鱼影响相对较小,舌状叶镖水蚤的数量和生物量均远高于透明溞,可能与它们临界食物浓度及滤食方式的差异有关.根据对优势种的分析,新丰江水库的浮游动物群落具有典型的贫营养水体特点.  相似文献   
33.
淡水鱼类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olubl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在微囊藻毒素去毒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又被称为微囊藻毒素去毒酶.通过简并引物克隆鳙鱼肝脏sGST基因cDNA核心序列,应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该序列的5'末端和3'末端序列,最后通过序列拼接获得鳙鱼肝脏sGST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鳙鱼肝脏sGST基因cDNA全长934 bp,其中5'-UTR长104bp,3'-UTR长158 bp,编码区672 bp,编码223个氨基酸.鳙鱼与海水鱼类、鸟类、哺乳类等不同类群sGST的N-末端功能域氨基酸同源性较高,达75%左右,而C-末端功能域氨基酸同源性较低,仅为43.6%-55.9%,这与脊椎动物sGST的N-末端功能域均存在相同的GSH结合位点,而C-末端功能域存在不同的底物结合位点相一致.鳙鱼sGST的C-末端功能域的低同源性可能与其承担微囊藻毒素去毒代谢之特殊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4.
于2012-2013年对大沙河水库敞水区的浮游动物群落及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分析和探讨大沙河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2年共采集到后生浮游动物44种,其中桡足类5种、枝角类9种、轮虫30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季节变化较小,存在较多的常见种.2012、2013年浮游动物总生物量的年际波动范围分别为210.1~2560.5、512.7~3145.6μg/L,2012、2013年枝角类是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优势类群,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5.5%、51.5%;其次是桡足类,分别占总生物量的31%、40%.枝角类的丰度和生物量与轮虫的丰度和生物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反映了它们之间的竞争强度较弱.2012与2013年的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群落结构差异较大.2012与2013年对应月份的群落平均距离为0.61(SD=0.18),反映群落结构在季节变化上存在较大的随机性.浮游动物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枯水期显著高于丰水期.群落组成与环境变量之间的RDA分析表明,由季风降水导致的水文变化是影响群落结构变化和产生随机性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5.
异尾轮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轮虫的重要优势类群.为了解其在水库中的分布模式和潜在影响因素,于2013-2014年对广东流溪河水库河流区、过渡区及湖泊区的异尾轮虫群落及环境因子进行逐月调查.2年共采集到异尾轮虫11种,其中对棘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imilis)、圆筒异尾轮虫(T.cylindrica)、暗小异尾轮虫(T.pusilla)和刺盖异尾轮虫(T.capucina)为优势种,主要出现在丰水期,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模式.2013-2014年河流区、过渡区和湖泊区异尾轮虫丰度平均值分别为142.9、102.5和53.6 ind./L,3个水域的异尾轮虫总丰度在夏季(5-9月)较高.从水库上游到下游,异尾轮属的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现递减趋势,体现了群落对环境的分区和稳定性变化的响应.群落丰度组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主要优势种的丰度全年分布差异较大,而多数种类全年分布差异小.冗余分析表明,叶绿素a浓度、晶囊轮虫丰度、水温+磷酸盐浓度分别为影响河流区、过渡区和湖泊区异尾轮虫群落结构的关键变量,而降雨则是影响整个库区异尾轮虫群落结构的潜在变量.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水力调度对轮虫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对调水水源相同而水力调度模式不同的两座水库(直流型水库和中等水力滞留时间水库)的轮虫种类、生物量及环境因子进行逐月观测.两座水库中共鉴定出轮虫37种,常见属为臂尾轮属(Brachionus)、异尾轮属(Trichcerca)、龟甲轮属(Keratella)、三肢轮属(Filinia)和多肢轮属(Polyarthra),它们的种类数分别占直流型水库和中等水力滞留时间水库所检出轮虫总种类数的58%和64%.两座水库轮虫种类虽基本一致,但轮虫优势种(相对生物量大于10%)有较大差异.直流型水库轮虫优势种以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镰状臂尾轮虫(B.falcatus)、裂足臂尾轮虫(B.diversicornis)、剪形臂尾轮虫(B.forficula)、截头皱甲轮虫(Ploesoma truncatum)、尖尾疣毛轮虫(Synchaetidae stylata)和真翅多肢轮虫(Polyarthra euryptera)为主;中等水力滞留时间水库主要以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裂足臂尾轮虫(B.diversicornis)和镰状臂尾轮虫为轮虫优势种.两座水库Bray-Curtis相异系数为0.42~0.77,表明轮虫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冗余分析表明,叶绿素a浓度和温度是影响两座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两座水库轮虫群落结构的Bray-Curtis相异系数与基于叶绿素a浓度和水温的环境欧氏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adj2=0.426,P<0.05).结果表明,虽然具有相同的调水水源,但由于两座水库的水力调度不同,叶绿素a浓度和水温有显著差异,轮虫群落结构趋于相异.  相似文献   
37.
付翔  韩博平 《海洋科学》2001,25(12):9-14
通过数学模型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蓝藻CO2浓缩机制(简称CCM)对光强变化的响应规律。CCM运转时的关键步骤--无机碳(简称Ci)转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光系统,其活动强度与光强密切相关,以此为基础,本文建立了具外部Ci浓度和光强两个变量的数学模型,计算表明:(1)光合速率和浓缩效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2)Ci泵的特征光能利用率的变化对CCM的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东江惠州河流段人工基质附着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硅藻群落结构特征是反映河流水生态状态的重要生物指标,但我国多数河流中还缺少硅藻种类组成与季节变化的基本数据.2010年用瓷砖片作为人工基质研究东江惠州河流段附着硅藻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共鉴定出附着硅藻40属153种(包括亚种和变种),主要的优势属有曲壳藻属(Achnanthidium)、异极藻属(Gomphonema)、直链藻属(Melosira)、舟形藻属(Navicula)、菱形藻属(Nitzschia)、脆杆藻属(Synedra)等.Gomphonema parvulum和Nitzschia palea为该河流段的广泛性藻种,且相对丰度的季节性变化明显.RDA分析表明,水温、DO、NH4+-N、PO34--P、电导率、pH值等对附着硅藻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在丰水期,水量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N.palea的相对丰度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热带富营养化湖泊中浮游植物的脂肪酸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湖位于广东省.是一个热带地区的湖泊.本文测定和分析了该湖的两个子湖仙女湖和中心湖浮游植物群落的脂肪酸组成,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两个子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其中中心湖更严重.仙女湖的浮游植物群落以蓝藻为主导,而在中心湖则蓝藻或金藻占优势.浮游植物样品中检测到的脂肪酸碳链长为16碳到22碳.其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种类较少,均有3种;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相对较多.两个子湖的脂肪酸均以饱和脂肪酸为主,高不饱和脂肪酸浓度相对较低.对于单一的脂肪酸种类来说,C16:0浓度最高,其浓度与蓝藻数量有很高的相关性(R^2=0.955,P=0.001),表明样品中的C16:0主要来源于蓝藻.而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的硅藻和隐藻生物量高时其浮游植物的EPA浓度也较高;在中心湖中高浓度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主要来源于金藻总之.两个子湖泊的脂肪酸组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0.
唐鹊辉  王妙  胡韧  韩博平  彭亮 《湖泊科学》2014,26(3):410-416
通过加标回收和野外水样测定,对用于淡水可溶性硅测定的4种比色法进行比较,同时研究了实验过程中玻璃容器对4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磷酸根离子对显色的干扰.结果表明:1,2,4氨基萘酚磺酸还原硅钼蓝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适合常规水样中可溶性硅的测定,最适检测浓度范围为0.05~20 mg/L;米吐尔还原硅钼蓝法和抗坏血酸还原硅钼蓝法灵敏度高但准确性低;硅钼黄法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测定过程所使用的玻璃容器对4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磷酸根离子的干扰能被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