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44篇 |
地球物理 | 18篇 |
地质学 | 135篇 |
海洋学 | 12篇 |
综合类 | 13篇 |
自然地理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3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多个震源组合激发通过改变激发延时,可以得到沿某方向传播的地震波场,即定向地震波场激发技术,它可用于特定目标体的照明与探测之中.本文以水平地表的组合震源定向激发原理为基础,推导了倾斜地表情况下的组合震源定向激发公式,并计算绘制了其理论方向图.另外本文将组合震源波场定向方法推广至任意起伏地表,根据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提出了旋转坐标方法,即将水平坐标旋转至定向波场传播方向法向的倾斜坐标,可方便地计算震源传播至定向波场波前面的走时,作为组合震源的激发延时.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我们分别计算了倾斜地表条件与复杂地表条件定向地震波场的组合震源延时参数,通过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技术得到的波场快照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浙闽边界区晚中生代火山作用时序与过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浙闽边界区是东南沿海晚中生代火山岩带中研究较薄弱的地区.本文对该区代表性晚中生代火山岩地层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调查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了它们的岩性岩相特征,在此基础上解剖了火山作用过程.该区火山活动起止时间为143~ 111Ma(高峰期143~ 126Ma),时代属早白垩世,其间存在较长的火山活动沉寂期(126~ 116Ma),火山作用过程可明显划分为5个阶段.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东南沿海早白垩世火山活动时空演化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6.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一条走滑断裂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大地震,而潍坊段(沂沭断裂带北部)有历史记录的地震较少,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尚不清楚.因此,研究潍坊段地壳浅层精细结构,将对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模型,同时也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郯庐断裂带潍坊段的动力学过程.我们利用302个短周期流动台站组成的密集台阵在2017年8—10月期间记录的垂向分量连续背景噪声数据,通过预处理、计算噪声互相关函数、手动提取频散曲线并进行质量控制,共得到17614条0.6~6 s周期的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然后基于面波直接成像法反演了该区域地下0~7.5 km的三维各向同性和方位各向异性横波速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断裂带东边界条带状低速异常从近地表延续至地下4 km深度,表现出明显的高低速异常过渡的构造边界特征.地壳浅部的速度结构与地表构造单元一致性较好,其中凹陷区和隆起区分别显示低速和高速异常.0~4 km深度的快波方向主要为NNE向和NE向,且集中分布在低速异常区,可能与断裂带的左旋走滑有关.4~7.5 km深度,研究区出现大范围的NEE向和近EW向快波方向,可能与白垩世地壳NWW-SEE向伸展变形和现今华北地区最大主压应力场(NEE-SWW向和近EW向)的共同作用有关.潍坊凹陷处0~4 km呈现特殊的环绕凹陷边界的圆环状快波方向,可能与新生代岩浆活动形成的熔岩沿凹陷边界溢流和断裂带受EW向挤压作用而发生右行平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7.
GM(1,1)优化模型在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灰色模型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斜坡(滑坡)地质灾害研究方面,灰色模型多用于斜坡(滑坡)变形的中长期预测预报,且精度较高;但对滑坡短临预测预报精度较差,甚至不能适用,有待改进。滑坡变形预测预报的实际算例表明,以优化灰色模型背景值为基础的优化GM(1,1)模型。具有对建模结果进行优化的能力,即能用于斜坡变形的中长期预测预报,又能适于滑坡短临预测预报。且都能获得较高的模拟和预测精度。应用传统线性GM(1,1)模型和非线性Verhuls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检验了优化GM(1,1)模型的正确性和较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园区 ,白垩纪粮船湾组流纹质碎斑熔岩普遍发育完整的柱状节理 ,构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火山岩石柱群.文章在详细野外观察与测量的基础上 ,分析了粮船湾组石柱群原生柱状节理构造特征 ,初步探讨了其成因.结果表明 ,该区火山岩石柱截面形态以六边形为主 ,少量五边形及不规则状 ,直径以1~3m为主 ;完整的单个石柱高一般20~30m ;石柱整体向NW和SW陡倾.但是 ,粮船湾组火山岩非全部发育柱状节理 ,按石柱发育程度可分为极发育、一般发育(被破坏)和不发育三种类型.通过统计大量原生柱面的产状 ,发现各个方向的柱面均有发育 ,其无序性符合冷凝收缩的成因模式 ,认为后期次生节理构造及海蚀作用对原生柱状节理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0.
2009年11月10-12日河南北部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FY2C卫星产品,对2009年11月10-12日河南北部地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图上在中高纬地区形成稳定的两槽一脊环流形势,出现南槽北脊结构,低空急流显著发展,850 hPa盛行偏东气流,地面图上河套倒槽与回流形势同时发展,触发了这次暴雪天气;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的重要启动机制,中低空正涡度平流中心和温度冷平流中心先于暴雪出现,对暴雪天气预报有指示作用;低层冷空气较强,高层暖湿空气较强,这种冷垫与暖盖稳定形势是这次连续性区域暴雪产生的重要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