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429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吉林省延边地区早白垩世大拉子组上段地层以含油页岩为特征。松江盆地大拉子组上段油页岩呈灰褐色或灰黑色,表现为纸片状和致密块状。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腐殖腐泥型,含油率为3.8%~6.2%。大拉子组上段发育7个含油页岩层位,2号层和7号层为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层,产状不稳定,自东向西、由南向北累计厚度增大。致密块状油页岩发育于松江向斜轴部杨木屯地区、向斜北翼的老偏坡—东山一线,纸片状油页岩见于向斜南翼的杨木屯—松江镇北以及胜利屯一带。大拉子组上段地层可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2号和7号油页岩矿层皆为半深湖-深湖成因,分别形成于层序I、层序II的高位体系域时期。湖水分层稳定、藻类勃发、半深湖-深湖长期滞水缺氧的还原环境、有机质有效聚集保存有利于油页岩成矿,频繁发育的重力流湖泊水下扇沉积则不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982.
天然矿物材料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及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天然层状硅酸盐矿物云母、蒙脱石、凹凸棒石等在医药中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文中论述了这些矿物与医药有关的性质及其应用现状 ,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3.
柯绿泥石采自新疆彩参1井中石炭纪地层的玄武岩.柯绿泥石在肉眼下为深绿色,其集合体呈不规则杏仁状,集合体大小在0.5~3.0 mm,呈放射状分布,也见微细脉状分布.根据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计算的柯绿泥石矿物分子式为:(Ca0.24Na<0.02)(Mg3.93Fe23.57Al1.35Mn0.07)8.92(Si6.32Al1.68)8O20(OH)10,其中绿泥石晶层和蒙皂石晶层的表达式以该矿物具对称中心而计算得到,绿泥石晶层:(Mg,Fe)3(OH)6{[(Mg,Fe,Mn)2.28Al0.68]2.96[Si36Al0.844.0O10(OH)2};蒙皂石晶层:(Ca0.24Na0.02)[(Mg,Fe,Mn)2.29Al0.67]2.96[Si3.16Al0.84]4.0O10(OH)2.由柯绿泥石样及各种处理样定向片的 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计算d(001)的变差因子(ICV),除钾饱和处理样的ICV大于0.75以外,其他样品的ICV都小于0.75,符合规则间层矿物的特征.采用 X 射线衍射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发现,柯绿泥石的一维晶体结构中存在对称中心,对称中心位于绿泥石晶层的层问域中心及蒙皂石晶层的层间域中心,在2:1层的八面体中心不具对称中心,而且2:1层两侧的四面体厚度稍小于位于绿泥石晶层一侧的四面体厚度.  相似文献   
984.
西藏班公湖带多不杂铜矿床是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富金斑岩铜矿床。金红石是富金斑岩铜矿中最特征的副矿物之一,对其结构和成分的研究可以反演成矿流体演化过程并确定斑岩铜矿的主矿体。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基础上,对钾化带、强粘土化叠加钾化带样品中的金红石研究表明,金红石主要发育在黑云母斑晶中及其附近,呈不规则状、颗粒状(粒径约5~20μm)、长条状(一般长10~50μm,宽3~5μm)等。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显示,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中的金红石相对富集SiO2、V2O3、FeO,SiO2含量(质量分数,不同)在0·04%~4·40%范围之内;V2O3介于0.39%~1.13%,FeO为0·51%~3·01%;而其他成分相对较少,CaO0·02%~2·71%,MnO最高可达0·2%,SnO0·1%,Al2O3最高达1·97%,MgO0·96%,Cr2O30·63%,K2O一般0·11%~0·49%,Na2O一般0.1%~0·23%,CuO最高可达0.56%,不含NiO。Fe、Al、V、Sn、Cr、Si、Cu原子数与Ti表现出很好的负相关性,表明这些原子替代金红石的Ti而占据晶格;而金红石中K、Na、Ca较高则可能是由于补偿电荷平衡而进入金红石的晶格。金红石较高含量的CuO、K2O、Na2O,表明成矿热液富含Cu、K和Na,同时也暗示金红石在钾化带中形成。金红石与黑云母密切的关系表明,大多数金红石形成于黑云母蚀变或者重结晶的过程中。另外,多不杂富金斑岩型铜矿床矿体中的金红石w(V2O3)>0.4%,表明金红石中的V含量有助于确定斑岩铜矿中主矿体的范围,从而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85.
本文利用三峡库区重庆遥测台网及邻近地区台网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的连续波形记录,通过噪声互相关,提取了这些台站间的经验格林函数.并通过获取的经验格林函数瑞利面波频散信息,反演出该区域5~40 s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周期5 s及10 s的相速度分布结果显示:四川盆地具有较厚的沉积盖层,其中盆地中部沉积层相对偏浅.而周期20 s及35 s的相速度分布结果显示:中下地壳的扬子克拉通整体呈现较高的相速度分布,具有相对坚硬的中下地壳结构.这其中吉首—常德的武陵山区附近出现明显高速异常,可能与江南古陆古火山岛链(雪峰—九岭弧形古火山群)活动有关,火山活动导致大量的基性-超基性幔源物质侵入地壳,造成了武陵山重力异常,并一定程度上阻挡了云贵高原和湘鄂西部的物质向南逃逸;在地形上,此处恰好对应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并将华南地块分隔为东西两大部分.最后我们在瑞利面波相速度成像的基础上,反演出该区域三维剪切波速度分布,结果显示四川盆地周边的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七曜山和大娄山等地质构造与地壳剪切波速度结构具有明显对应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该区的深部地质构造特征与地震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986.
利用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TM数据提取蚀变遥感异常,这在大比例尺度图件中较常见,但在中小比例尺度的图面表达上经常出现图斑过小不易分辨、分布趋势反映不明显等问题.结合华东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成果,通过绘制密度等值线将原本散点的矿化蚀变异常重新编图,用更直观的方法表达大区域的蚀变遥感异常分布,总结工作区蚀变遥感异常分布特征,为圈定成矿远景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7.
南黄海盆地是发育在扬子板块前震旦系结晶基底上的叠合盆地,烟台坳陷是其主要的陆相中新生界地层沉积区。烟台坳陷自中生代以来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应力场发生转变,导致盆地演化及其构造特征复杂,形成多种形态的构造样式。通过对全区地震资料解释,总结了研究区内构造样式类型,并分析了其成因。研究区经历了燕山期和喜山期拉张和挤压应力的不断转变,不同的构造运动体制形成了不同的构造样式。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包括伸展、反转及走滑等3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988.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显示,平然地区矿化异常是一个以Cu、Ni、Co异常为主,伴随有Cr、V、Ti等的多元素组合异常,体现了基性-超基性岩石的成矿专属性。对元素分布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该区异常主要受区域性NW向断裂构造和基性-超基性岩石控制。对平然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聚类分析表明,15种元素可以分为三类:Ni、Cr、Cu、V、Co、Zn、Ti为一类,反映了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元素分布、富集特征和相关矿化信息;As、Sb、Pb为一类,反映了与中低温热液作用有关的矿化信息;剩余元素的相关性差,归为一类。平然地区F1主因子可能代表了与基性-超基性有关的Cu、Ni、Co矿化。对平然地区3806个样品分别计算F1因子得分,得分大于2的607个样品分布特征与Cu、Ni、Co异常分布特征大致吻合。因此,Cu、Ni、Co异常区域及F1因子得分大于2的样品所在区域的重叠处应该是以 Cu、Ni、Co为主的重点找矿区域。  相似文献   
989.
为探讨吹填超软土的固结特性以及含水率与加荷比对次固结系数的影响规律,利用改装后的低压固结仪和常规的高压固结仪进行了分级加载固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正常沉积重塑土的固结系数随着固结压力的变化整体上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超软土则表现为S型,即在低应力水平作用下,超软土的固结系数呈现下凹型增长; 之后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固结系数近线性增长,但增量比逐渐减小。与正常沉积重塑土不同,超软土的次固结系数随着固结荷载的变化存在峰值; 加荷比对超软土次固结系数影响较大,较小的荷载增量可降低次固结系数; 超软土及正常沉积重塑土的次固结系数均表现为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90.
栖息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共同影响海洋生物的空间分布。本研究以海州湾的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为例,利用3种贝叶斯模型对2013−2022年春、秋季在海州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和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六丝钝尾虾虎鱼的栖息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子。通过比较发现,贝叶斯正则化神经网络(BRNN)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性能,故本研究应用该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六丝钝尾虾虎鱼的相对资源密度与饵料生物相对资源密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底层水温、底层盐度、水深、捕食者和竞争者的增加,六丝钝尾虾虎鱼的相对资源密度呈现先上升或保持相对平稳,而后下降的趋势。海州湾春、秋季六丝钝尾虾虎鱼的相对资源密度均呈现自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且西南近岸浅海区的资源密度较高。秋季的资源密度高于春季,同时2018年、2021年和2022年秋季六丝钝尾虾虎鱼在34.7°~36°N、121°~121.6°E之间离岸较远的海域出现了资源聚集区。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六丝钝尾虾虎鱼的栖息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其资源养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