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152.
153.
本刊讯  2 0 0 3年元旦前夕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举行首席科学家述职报告会。省局宋达人局长 ,刘万军、张立祥副局长和业务科技处王雪晶处长应邀出席了报告会。宋达人局长讲了话 ,对科研人员提出了要求。会议听取了研究所“生态环境气象”“生态信息与遥感”“大气环境质量”“天气气候”“风能资源与开发利用”“云水资源与开发利用”“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7个创新研究组首席科学家的述职报告 ;兼职所长周广胜关于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汇报和执行所长班显秀作的研究所 2 0 0 2年度工作总结。宋达人在讲话中首先对…  相似文献   
154.
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感热、潜热的阶段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野外试验观测资料,就西北地区东部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感热、潜热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段的变化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半干旱雨养农田典型晴天的感热、潜热日变化特点基本相似,均表现为单峰型变化特征。从春季到夏季。感热的阶段变化表现为增加的趋势,而潜热的阶段变化与晴天前期的降水变化基本一致,呈波动趋势。在农田的地气能量交换中,植被的影响为主导因素时,主要表现为潜热交换方式,太阳辐射的影响为主导因素时主要表现为感热交换方式。农田典型晴天波恩比的阶段变化与晴天前期降水量的阶段变化有较好的反对应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基本决定了农田水分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55.
庄莉莉  孙除荣   《气象》1985,11(4):15-15
1984年,世界气候总的看来正常偏好。欧亚、北美、大洋洲等大部地区气温适宜,降水较为调和。中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基本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多接近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印度、巴基斯坦,朝鲜,澳大利亚、阿根廷及连续数年遭受旱灾的非洲津巴布韦等国气候状况也优于1983年,粮食普遍增产。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1984年世界粮食总产可达178500万吨,比1983年增产8.8%。但苏联气候不如1983年;南亚的孟加拉国雨季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越南、柬埔寨夏秋作物收获期遭暴雨洪涝;菲律宾8—11月几次遭受强台风袭击,非洲萨赫勒地区大部依然少雨,旱灾严重,饥殍遍野,农业生产气候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156.
庄丽莉  孙除荣   《气象》1985,11(8):25-25
1985年5月25日夜,盂加拉国恒河三角洲遭受强热带气旋袭击,狂风暴雨引起海啸,无情地冲击着恒河口诺阿卡利及其附近岛屿。时速225公里(62.5米/秒)的强风在近海岸处激起12英尺(约3.7米)高的海浪,冲垮了海岛上无数的建筑物,将成千上万睡梦中的居民卷进大海。乌里尔查小岛只留下一片废墟及海湾东北洋面上漂浮着的难以计数的  相似文献   
157.
日本的作物天气灾害主要有风害、霜害、雹害以及夏季低温和干旱等。风、霜、雹害是由极端异常的气象现象,在短时间内就使作物受害;而夏季低温和干旱的危害,则需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两类灾害需有不同的防御措施。防御措施按其实施的时间和作用的持续性,可分为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或分成为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采取防御措施的途径主要有: 1.调节和缓和直接造成作物受害的气象条件;2.增强作物的抗灾能力;3.改变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地理位置,避开不利的天气条件。选定防御措施应考虑的原则:1.灾害性天气出  相似文献   
158.
基于MODIS积雪产品的多种去云方法过程在西藏高原开展对比验证,并以漏测误差L(%)、多测误差M(%)、总体精度O(%)、积雪分类精度S(%)及kappa系数(Khat)作为验证精度评价指标;主要研究方法有上下午星结合去云法(方法Ⅰ)、连续三天结合去云法(方法Ⅱ)以及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Snowl去云法(方法Ⅲ).并采用高分辨率Landsat遥感数据对所得结果开展验证对比工作,为了使验证结果更具有代表性,选取了西藏高原典型的5个区域用于其验证范围.结果表明:方法Ⅰ和方法Ⅱ有较好的去云效果,适合于在西藏高原开展利用;方法Ⅲ在西藏高原没有起到特殊的去云作用,该方法的前提假设是在西藏高原需要考虑山地和高原作分析;通过三种方法去云之后在5个区域效果总体上表现为漏测误差和多测误差都有减少,总体精度和积雪分类精度分别在60%~98%及60%~95%之间,kappa系数在0.10~0.56间,一致性精度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59.
拉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除多  张镱锂  郑度 《地理研究》2005,24(6):869-877
根据西藏拉萨地区1990年、1995年和2000年3个时点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分析了未来20年内拉萨地区的土地利用情景变化,并与90年代制定的拉萨地区土地利用规划面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1)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广泛的是牧草地。变化方向主要由牧草地向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水域转变,其中变成林地的面积最大,为2338.25hm2(占变化面积的94.093%);2)拉萨地区未来20年中土地利用类型发展趋势是耕地、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林地、园地和居民点面积将进一步增加;3)土地利用规划面积与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结果比较吻合,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对制定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由于土地利用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受到众多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未来土地利用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内大型工程项目及其他人类活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概率会发生变化,使得基于马尔科夫过程模型预测的精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