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30篇
地质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许力生  G.Patau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2,24(2):113-125
1999年9月20日17h47minUTC(北京时间9月21日01h47min)中国台湾省南投县集集镇发生Mw7.6地震,随后又发生许多中强余震.我们从这些余震中选择了Mw6.1和Mw6.2两次余震分别作为经验格林函数,并从包括IRIS,GEOSCOPE和CDSN在内的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的长周期波形资料中提取了主震的震源时间函数.对于发生在9月22日的Mw6.1余震,有26个台站的78条记录的97对震相清晰可用;对于发生在9月25日的Mw6.2余震,有24个台站的72条记录的81对震相清晰可用.对于每个台站,从P和S两种震相中提取震源时间函数,分别称之为P波震源时间函数和S波震源时间函数.这样,利用两次余震从长周期波形资料中共提取了178个震源时间函数.从这些震源时间函数可以看到,除在特殊方位的几个震源时间函数由于主震和余震的震源机制的差别引起较大的畸变外,大多数台站的震源时间函数都具有相似性;同时,其形状随方位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两种特征都是对所提取的震源时间函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客观反映.通过分析确认,这次地震由两次子事件构成,总持续时间约26s.第二次事件比第一次事件晚大约7s,第一次事件的矩释放率比第二次事件大15%.   相似文献   
222.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所属七个协会中的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和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于1977年8月9日至19日在英国达勒姆联合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在此之前,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于8月6日曾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了接纳我入会的决议。我国应邀派出以顾功叙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联合学术讨论大会,并参加了在联合大会期间两协会分别召开的各种行政会议,这些会议包括非正式会议(即座谈会)、各专业委员会议和理事会会议。会后,代表团还在英国参观访问了几个大学和科研单位。现将会议概况及其涉及的有关内容和问题扼要介绍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3.
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   总被引:94,自引:1,他引:93  
从地球科学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地球”对中国的挑战以及“数字地球”本身所面临的挑战,论述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中国数字地球”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24.
应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记录的长周期体波波形数据,反演了1988年11月6日中国云南省澜沧-耿马MS7.6地震的矩张量,求得了其震源机制和震源时间过程.反演结果表明,断层面解的一个节面是右旋走滑断层,另一个节面是左旋走滑断层;震源时间过程较简单,持续时间约15 s;标量地震矩为6.41020 Nm.根据地质资料、区域构造、野外观测和余震震中分布,确认走向313的节面是地震断层面,主压应力轴位于几乎水平的南北向.   相似文献   
225.
1997年中国西藏玛尼Mem>Ssub>7.9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l   总被引:40,自引:7,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力生  陈运泰 《地震学报》1999,21(5):449-459
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的长周期波形资料反演了1997年11月8日中国西藏玛尼地区MS7.9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用频率域里反褶积方法从P波和S波震相中分别提取了震源时间函数,并经反演依赖于方位的震源时间函数获取了断层面上破裂随时空变化的图象.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玛尼地震发震应力场的P轴和T轴均接近于水平,P轴在NNE方向(方位角29,倾角7),T轴在SEE方向(方位角122,倾角23),断层错动以走滑为主;标量地震矩为3.41020 Nm,矩震级MW=7.6.由矩张量反演得到的震源时间函数显示,这次地震是由一次较小事件和较大事件组成的,较小事件大约持续5 s,较大事件持续约10 s.由余震分布可推断出玛尼地震的发震断层是走向为250、以走滑为主的左旋-逆断层,断层面的倾角比较陡,约88.根据反演结果计算了理论格林函数,然后用反褶积方法提取了震源时间函数.从不同台站的P波和S波中分别提取的震源时间函数一致表明这次地震破裂的时间历史比较简单,可用一宽度约10 s的正弦形的函数近似表示.进一步反演从不同台站上得到的、依赖于方位的P波和S波震源时间函数,获得了断层面上滑动的时空分布图象.从破裂的记忆式快照看,破裂开始于断层的西端,然后向东向下发展,总体上具有单侧破裂的特征.破裂面由3个破裂子区构成.一个在断层西端,深度约10 km(西区);另一个距断层西端约55 km,深度约35 km(东区);第3个距断层西端约30 km,深度约40 km(中区).3个破裂子区构成约长70 km,宽60 km的破裂面.从破裂的遗忘式快照看,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不同时刻断层面上发生错动的地点并不相同,显示出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具有愈合脉冲的特征,而且在断层面上的某些部位发生了多次错动;另一特征是最先和最后破裂的部位都不是主要的破裂区.根据标量地震矩计算了断层面上静态位错的分布,位错最高的3处(西区、东区和中区)的位错值分别为956 cm,743 cm和1 060 cm.由断层面上位错的分布推知,破裂主要集中在震中以东长约70 km的断层上;从余震的分布看,震中以西余震稀疏而震中以东余震密集.这些都表明这次玛尼MS7.9地震是北东东-南西西向至近东-西向断层向东扩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6.
根据巧家、石棉的小地震的观测资料,指出P波初动半周期在震级比较小时几乎是恒定的,在震级比较大时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并指出P波初动振幅的对数也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以圆盘形均匀位错面作为中、小地震震源的理论模式,计算了它所辐射的地震波远场位移,从而导出了体波初动半周期及振幅与震源尺度及波速等物理量的定量关系,解释了P波初动半周期及振幅与震级之间的经验关系。考虑到波在介质中的衰减和频散、地表面的影响以及地震仪器的频率特性,通过褶积方法合成了上述位错源产生的理论地震图,提出了直接由实际地震图上的初动半周期及振幅测定震源尺度、地震矩、应力降和错距等震源参数以及介质的晶质因数Q的方法.运用上述方法,测定了巧家、石棉两地区介质的品质因数Q和小震的震源参数.这两个地区介质的品质因数Q分别为620和560.石棉地区小地震的应力降大约在2-30巴之间,巧家地区小地震的应力降比较接近,平均约1.4巴.将这个结果和1962年3月19日新丰江地震与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的前、主震的应力降作对比,我们看到,巧家地区小震的应力降的特征与上述两次大地震的前震的应力降的特征是类似的,因此不能排斥巧家地区的小震是一个较大地震的前震的可能性.以测得的小震应力降的平均值(约1.4巴)作为这个可能发生的较大地震应力降的下限估计值,从主震震级和主震应力降的经验关系可以推知,其震级的下限是5.2级.  相似文献   
227.
多层弹性半空间中的地震波(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地震震源和地球介质的性质,很有必要对地震波的辐射、传播和衰减问题作仔细的分析。作为一种近似,可以暂且忽略地球的曲率,把传播地震波的地球介质视为多层半空间。为简便起见,地震波的衰减问题另作考虑。这样,便需要研究多层、均匀、各向同性和完全弹性半空间中地震震源辐射的地震波传播问题。 用哈斯克尔(Haskell)矩阵法解多层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问题是很方便的。如果  相似文献   
228.
通过反演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W6.9地震的远震波形记录, 比较和分析了各种断层面倾角的破裂过程模型, 于震后2.2小时确定并发布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 并讨论了震源机制不确定性对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 根据所确定的破裂模型可知, 2014年于田MW6.9地震的滑动量分布比较集中, 具有朝西南延伸的优势破裂方向的特征. 这一特征与该地震的余震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29.
A MS8.0 earthquake occurred in Wenchu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China, on May 12, 2008, and subsequently, numerous aftershocks followed. We obtained the moment tensor solutions and source time functions (STFs) fo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ts seven larger aftershocks (MS5.0~6.0) by a new technique of moment tensor inversion using the broadband and long-period seismic waveform data from the Global Seismic Network (GSN). Firstly,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technical flow of the new technique was briefly introduced, and an aftershock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equence was employed to illustrate the real procedure for inverting the moment tensor; secondly, the moment tensor solutions and STFs of the eight events, including the main shock, were presented, and finall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was made. The agreement of our results with the GCMT results indicates the new approach is efficient and feasible. By using this approach, not only the moment tensor solution can be obtained but also the STF can be retrieved; the inverted STFs indicate that the source rupture process may be com-plicated even for the moderate earthquakes. The inverted focal mechanism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equence show that the most of the aftershocks occurred in the main faults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with predomi-nantly thrustingwith minor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component, but some of them may have occurred in the sub-faults with strike-slip faulting in the vicinity of the main faults.  相似文献   
230.
通过重构用于确定视震源时间函数有效持续时间的判别函数,对提取视震源时间函数的PLD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合成资料和实际资料,验证了改进后PLD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将PLD方法应用于2005年克什米尔Mw7.6地震及其11个余震的1887条记录,在84个台站处获得了这次地震的视震源时间函数.分别平均从不同台站的P波、S波、Rayleigh波和Love波中得到的视震源时间函数,获取了主震的平均视震源时间函数.对视震源时间函数的分析表明,2005年克什米尔Mw7.6地震的持续时间大约为25 S,这是一次"急始型"地震,总体上表现为圆盘形破裂.但有迹象表明,破裂在初期有向西北方向发展的单侧传播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