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周翠  姜勇彪  段政  钱迈平  张翔  陈荣 《地质论评》2021,67(1):129-143
花岗岩地貌具有独有的景观特征和演化规律,本文对江西南昌梅岭地区新元古代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成因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总结.梅岭花岗岩地貌主要发育于新元古代花岗岩之上,并在岩性、区域断裂和气候控制的风化侵蚀作用下,逐步形成了以崩塌倒石堆积、石蛋为特色的花岗岩低山丘陵地貌;新生代以来,梅岭地区长期受到太平洋...  相似文献   
82.
浙江天台盆地白垩纪含恐龙骨骼及蛋化石地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浙东天台盆地早白垩世晚期的阿普特(Aptian)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赛诺曼(Cenomanian)期天台群赖家组和赤城山组已发现数以千计的恐龙骨骼及蛋化石。通过对恐龙骨骼及蛋化石地层剖面实测,首次精确厘定了天台盆地恐龙动物群的出露层位。化石研究显示,恐龙生物群包括蜥脚类(sauropods)、鸭嘴龙类(hadrosaur...  相似文献   
83.
陈荣 《地理教学》2013,(3):34-36
正现在的中学生作为"e时代"的"新新人类",在思想、娱乐、交友、意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新事物,喜好时尚文化,欢迎活泼且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而保守严谨,一味说教的教学风格正在被他们疏离。教师应该适时地转变教学风格,不能再拘泥于呆板严格的方式,令孩子们更能体会知识的乐趣。  相似文献   
84.
赣南橄榄安粗质火山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贺振宇  徐夕生  王孝磊  陈荣 《岩石学报》2008,24(11):2524-2536
中国东南部燕山早期EW向火山岩带东段的赣南会昌地区,分布有一套橄榄安粗岩系列火山岩,主要岩性为粗面玄武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粗面安山岩和粗面岩等。本文选择会昌代表性火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会昌火山岩形成于一181Ma,为早侏罗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会昌火山岩中岩浆结晶锆石具正的且变化范围较大的εHf(t)值,为2.1—11.6。并含有少量来自富城花岗岩体的捕获锆石,年龄为213~225Ma,εHf(t)值为-8.5。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会昌火山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会昌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岩浆由软流圈来源的熔体与富集岩石圈地幔熔融产生的熔体在源区混合产生,在成岩过程中受到了少量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会昌火山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对中国东南大陆俯冲作用的板内岩浆活动期。它们与分布于赣南地区的早.中侏罗世的其它幔源岩浆活动产物类似,均是板内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地幔-岩石圈地幔-地壳三者之间不同程度相互作用的表征。  相似文献   
85.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以及双偏振雷达基数据,采用区域历史回归方法,对2020年7月4日雷州半岛火箭人工增雨作业进行物理检验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作业后作业区域云系云冰含量大幅增加,强回波区面积增大,回波顶高度升高,平均回波强度显著增加。选取1971—2000年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逐年7月的平均日降水量资料作为历史样本建立回归公式,结合作业当天区域自动站的雨量资料,计算得出日降水量和作业后3 h累积降水量的绝对增雨量分别为11.07 mm和2.32 mm,相对增雨率分别为51.08%和38.73%,均通过了置信水平为α=0.05显著性检验。因此,雷州半岛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气象干旱,满足水库蓄水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
陈荣  程正泉  黄健聪 《气象》2012,38(5):623-628
利用广州地区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的湿球温度、干球温度、黑球温度,以及附近自动气象站相同时刻的温度、风速、湿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对广州地区湿球黑球温度(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WBGT)统计、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昼夜两段模式和分时模式构建出WBGT预报方程。利用WBGT的实测资料,对上述两种预报方程和直接引用的香港天文台WBGT预报方程一同分析预报误差,对比发现:直接引用的香港天文台的预报方程预报效果最差,分时段WBGT预报模式总体偏差最小;三种预报方法在夜间比白天预报偏差小,昼夜预报法和分时预报法预报偏差不超过1℃,两者对夜间的WBGT预报能力相当,但在白天时段分时预报法明显比昼夜预报法的预报偏差小。据此,文章选取预报效果最好的分时模式建立预报方程,文中最后针对预报方程中温度、相对湿度因子由于预报误差而导致的WBGT预报误差进行了讨论。基于此研究成果,气象部门为第16届亚洲运动会的马术比赛提供了准确、周到的气象服务,为马术比赛的赛事安排及比赛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7.
陈荣  熊亚丽  程正泉  黄健聪 《广东气象》2010,32(4):67-69,72
通过建立WBGT资料实况数据库,设计对WBGT监测站资料的自动收集、入库程序,将每6min 1次的WBGT监测站的湿球温度、干球温度、黑球温度以及附近自动站相同时刻的温度、风速、湿度存入数据库。针对所收集到的WBGT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WBGT指数与气温相似,有明显的日、月变化趋势,大致上,WBGT指数与气温变化呈同位相,而与相对湿度变化呈反位相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闽西南地区才溪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锆石SHRIMP年龄测试结果表明,闽西南地区才溪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50±3Ma。才溪二长花岗岩富硅、富碱,弱过铝。岩石富集LREE,具Eu负异常,*Eu值为0.54~0.66,亏损Ba、Nb、Ta、Sr、P、Eu、Ti。(87Sr/86Sr)i值较高,为0.710462~0.712265,εNd(t)为-8.68~-9.81,t2DM为1.51~1.61Ga。岩石中黑云母富铝、镁,在Fe2 -Fe3 -Mg2 三角图上落入壳幔混源区。根据岩体地质学、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认为,才溪二长花岗岩是由中元古代地壳物质熔融形成的壳源型花岗岩,在岩浆形成过程中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于由挤压向伸展过渡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89.
赣南中侏罗世正长岩-辉长岩的起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正长岩-辉长岩组合的形成通常与板内伸展构造有关,它们可由同源岩浆演化形成,也可以由两种独立起源的岩浆结晶形成。本文选择赣南晚中生代早期黄埠正长岩和车步辉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旨在探讨它们的起源及其与岩石圈地幔演化的关系。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结果表明:黄埠正长岩和车步辉长岩形成于≈178Ma,为同时期岩浆作用的产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 Nd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并非由同源岩浆演化形成。初步研究表明,黄埠正长岩和车步辉长岩可能都起源于受软流圈来源熔体交代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熔融发生在上地幔尖晶石-石榴石相转换带深度,且岩浆在结晶演化过程中发生了较低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与车步辉长岩相比,黄埠正长岩有高的不相容元素含量、Ce/Yb、La/Yb、Sm/Yb 比值和高的ε_(Nd)(t)值,表明黄埠正长岩的岩浆起源相对更深,且其岩石圈地幔源区经历了更高程度的交代作用。因此,赣南正长岩-辉长岩是板内伸展构造背景下,不同程度软流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90.
陈荣化 《地震》1998,18(2):134-140
研究了13次7级地震和49次6级地震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发生的二个显地震地方平太阴时τ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62次6、7级震是,有47次地震,其显地震地方平原阴时的夹角≤45°,且47次地震中68%的地震,其第二个显地震发生发后,主震在未来2、3个月内发生。因此这一现象可能是一种短期和临震前兆。作用裂隙串通地震孕育模式即IPE模式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并把这一研究结果初步应用于地震预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