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占红  陈荣  宋成兵  李思田 《地球科学》2012,37(5):1051-1065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形成于盆地演化相对稳定期的陆表海陆棚环境, 由多层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及膏岩相互叠置而成, 是重要的成藏组合之一.根据古生物研究及地层对比, 卡拉沙依组在国际地层表上对应于维宪阶和谢尔普霍夫阶, 时限约为±27 Ma.目前卡拉沙依组层序地层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尚较薄弱, 由于内部难于识别出明显的古间断面, 有的研究将其划分为3~4个三级层序, 这与其所跨越的地质时限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通过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处理方法对卡拉沙依组的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等测井曲线进行了旋回地层学研究, 同时结合岩心观察及基准面分析, 对塔中及邻近区域的麦6井、中1井、中17井及顺6井的卡拉沙依组地层分别划分出了9~11个层序地层单元, 每个层序的延续时限约为2.40 Ma, 对应于地球轨道3个参数组合形成的天文周期.这在实现精细划分了三级层序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处三级层序成因于天文气候因素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2.
系统地报道了江山-绍兴拼合带平水地区的高Mg闪长岩、富Nb玄武玢岩、斜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锆石年代学及部分样品的Hf同位素组成.高Mg闪长岩类似于埃达克型高镁安山岩,以高Mg#(〉60)、富Na、富含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高场强元素及具有较高的Nd同位素组成(εNd(t)=7.0~7.7)为特征.富Nb玄武玢岩相对富Na(Na2O/K2O〉6),同时具有较高的P2O5(~1.00%)和TiO2(~3.08%),并富集Nb(9.53~10.27μg·g-1)等高场强元素,其Nd同位素组成(εNd(t)=6.8~8.0)基本与高Mg闪长岩一致,表现出典型富Nb玄武岩的特点.斜长花岗岩属准铝质(A/CNK=0.84~0.89),高度富Na贫K(Na2O/K2O〉10),但重稀土与高场强元素(Nb,Ta)的亏损,暗示其属于“SSZ”型大洋斜长花岗岩类.锆石LA-ICP-MSU-Pb测年结果显示,高Mg闪长岩、富Nb玄武玢岩、斜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932±7),(916±6)和(902±5)Ma,都为新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Hf同位素研究显示,斜长花岗岩具极高的Hf同位素组成,εHf(t)值介于11.0~16.2之间,能较好地对应其Nd同位素组成(εNd(t)=7.5~8.4),远超过一般壳源花岗岩的Nd-Hf同位素体系,而与典型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同位素组成一致,分析表明,其成因更有可能是在活动陆缘环境下,来自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综上所述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很有可能是夹于扬子-华夏两大板块之间的洋壳形成的板片窗环境,生成了新元古代早期江绍拼合带平水段的特殊岛弧岩浆活动,板片窗下部的软流圈上涌则可能提供了重要的热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73.
为进一步探讨华南中生代火山活动特征,在回顾以往火山活动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生代火山活动旋回划分的修订方案,讨论了近年新发现的NE向侏罗纪火山岩带问题,进而分析了侏罗纪—白垩纪四个火山活动旋回的构造意义,认为反映了华南重要的四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74.
浙江诸暨新元古代后造山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浙江诸暨道林山地区新元古代钾长花岗岩和辉绿岩组成双峰式侵入岩组合,本文讨论了它们的野外地质形态、年代学及岩石学等特征,确定钾长花岗岩属铝质花岗岩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钾长花岗岩体属典型的后造山A型花岗岩(A2型/PA型),其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816Ma,这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A型花岗岩,同时表明Rodinia超大陆已进入裂解高峰期。由于该裂解的主要时期在825Ma,我们推断华南为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中心。  相似文献   
75.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雁荡山是中国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长期以来,关于雁荡山火山岩时代及其层位归属存在争议.为了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并提高其科学研究程度,笔者等对雁荡山火山岩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自下而上3个火山地层单元的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表明,雁荡山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97.2~105.6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经区域地层对比,确定其层位应归属永康群小平田组,这为整个浙东、乃至与闽东之间的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系统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6.
浙江沿海晚中生代拉斑玄武岩浆侵位深度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沿海晚中生代复合岩流中拉斑玄武岩高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反映除了源区富集作用外还有地壳混染的贡献,Rb、Nb的丰度特征指示玄武岩浆主要与中、上地壳岩石发生了相互作用。用岩石化学成分计算的这种拉斑玄武岩浆熔体的平均密度为ρm = 2.678 g/cm3 , 根据岩浆与周围地壳的压力平衡关系,推算得来自地幔的玄武岩浆一直侵位到距地表约16.3km左右的中地壳时才滞留下来,并被相应的地壳物质所混染。  相似文献   
77.
0#柴油水溶性成分对僧帽牡蛎DNA损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郁昂  陈荣  王重刚  郑微云 《海洋科学》2004,28(11):10-14
在实验条件下,将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分别置于含有低(0.5mg/L)、中(2mg/L)和高(5mg/L)3种浓度0^#柴油水溶性成分的海水中,利用碱解旋法测定消化腺和鳃INA损伤的程度。结果表明,INA损伤的程度随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解除污染后,DNA损伤恢复到对照水平。DNA损伤可作为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8.
浙东早白垩世复合岩流和岩墙中蕴含的壳幔作用信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陈荣  周金城 《地质论评》1999,45(7):784-795
浙东早白垩世拉斑玄武岩—辉绿岩的Nd同位素变化较大,εNd(t)= 2.46~-8.04;其(87Sr / 86Sr)i = 0.705~0.709;206Pb/204Pb = 18.338~18.726, 207Pb/204Pb = 15.554~15.799,208Pb/204Pb = 38.419~39.319。伴生的同时代流纹岩—花岗斑岩具有华南I型和S型花岗岩的综合特征。与某些洋内弧、受混染的岛弧和大陆弧的相似拉斑玄武岩相比较,这种拉斑玄武岩不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且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在这些玄武岩中找到元古宙的磨圆锆石以及玄武岩浆与同时代的流纹岩浆相互混合的证据。这些特征说明,浙东早白垩世拉斑玄武岩浆来自富集地幔,在其上侵过程中,导致地壳岩石部分熔化,本身也受到地壳岩石及熔体的混染。  相似文献   
79.
香港九龙破火山的地层结构与划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岛—九龙半岛地区以往火山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岩性特征,基本不考虑火山构造和火山岩相的鉴别,由于陆相火山岩区特有的岩性岩相时空上的复杂多变,导致地层组越划越多,不能合理进行区域地层对比,更无法通过火山地层划分恢复古火山活动过程。笔者等在该地区开展了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研究,鉴别出九龙复活破火山机构,在此基础上确定火山地层主要由同一期普林尼式喷发形成的冷却单元构成,有类似的地层结构,结合年龄资料和区域地质对比,它们基本上可归入同一地层组;同时,分析了陆相火山地层的划分方法,指出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不能作为主要方法;冷却单元或流动单元才是合理划分陆相火山地层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80.
香港九龙复活破火山的鉴别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港主城区座落在香港岛一九龙地区的九龙花岗岩体上,该花岗岩体平面形态呈直径约11km的圆形,周边火山岩群山环绕,构成特殊的圆形盆地地貌,以往曾有人认为是陨石坑。笔者根据前人地质资料分析并经实地考察,认为该地貌形态实为大致以尖沙咀为中心的一个大型晚中生代复活破火山机构,九龙花岗岩体为破火口塌陷后侵位的中央侵入体,周围火山地层产状围斜内倾,发育环形断裂(主要为高角度正断层)和放射状断裂,具典型复活破火山特征,可称之为“九龙复活破火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