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陈立德  付虹 《内陆地震》2010,24(4):289-297
汶川8.0级地震前兆异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短临异常台站和台项数与孟连地震相比少近一半。短临阶段汶川地震异常台项增多时间出现在短临阶段早期,孟连、丽江地震出现在晚期。汶川中期异常多数开始于震前2~3年,异常台项数为11,50%以上测值出现巨大变化,孟连中期异常开始于震前1~2年,异常台项数多达20,约30%台项于震前0.5~1年测值出现巨大变化。汶川震中及附近地下水宏观异常始于震前3年并断续延至震前1个月,2%的面积内宏观异常占全省总数的30~50%,绝对数少、相对数多。邢台、唐山、海城及松潘等地震宏观异常出现在震前2~3个月至发震当天,且数量多、强度大,汶川与其他强震前兆共同点是,中短期阶段均有一定数量测值呈现巨大变化的异常出现。  相似文献   
72.
运用无线位移计对滑坡进行自动化远程监测,掌握滑坡变形状况.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滑坡位移整体上匀速增大,个别时间段滑坡变形呈加速状态;降雨条件下位移突变均同步或滞后于强降雨;滑坡仍处于变形阶段,但趋势有所减缓.  相似文献   
73.
在云南省丽江7.0级地震前59天,即1995年12月13日滇东地区震情会商会上,笔者提出当时全省地震异常具有“一多二大三广四平静”的特征。“一多”是指异常数量多,当时全省共计有39台项异常;“二大”是指有一部分异常幅度相当大;“三广”是39台项常分布...  相似文献   
74.
在建始三道岩泥盆纪写经寺组下部分发现Pseudozaphrentis difficile Sun等珊瑚化石群,并据其组合特征提出原定为晚泥盆世晚期的写经寺组下部的晚泥盆世早期,可与欧洲的弗拉斯阶段对比。据珊瑚化石古生态特征探讨了形成环境,并对其进行了描述和图示。  相似文献   
75.
猴子包危岩体变形机理及稳定性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猴子包危岩体位于巴东县信陵镇火焰石村长江右岸。危岩体由包含层间错动带等软弱夹层的层状灰岩组成,下伏煤系软岩,具有上硬下软的结构;西侧陡崖下部采煤,斜交坡面的陡倾角裂缝将陡崖切割成链条式块状结构,发生多次崩塌。结合本区发生的崩塌,分析了猴子包危岩体形成发育的环境地质条件、变形失稳的机理和力学模式;运用力学图解的方法对危岩体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危岩体在自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在地震及动水压力作用下不稳定,破坏方式为倾倒,视倾角αs(合力角φ)达到临界倾角α0是危岩体从变形到倾倒崩塌的拐点。  相似文献   
76.
经化探、物探和槽探工程,对出露于江西瑞昌横岗砖厂取土开挖场地内的地裂缝的成因、特征及意义进行了分析。该区地裂缝总体走向均为北东向,呈“簇”状密集分布,总体延伸长度超过300 m,且地裂缝内均有灰白色、浅灰色矿物充填。解析认为该区分布一条北东走向陡倾正断裂,断裂倾向南东,倾角60°-75°。局部探槽开挖揭露该断裂其中一断裂面错动第四纪坡洪积物,断裂产状为155°∠71°,走向65°,上盘下降,错距达到3 m(未揭露到底)。断层壁平直,断裂面擦痕清晰,可见5条长1~2 m的铲刮沟槽,槽深5~20 mm,显示该断层呈左旋倾滑性质。取上断点地层沉积物ESR测年,测年范围为距今0.27~0.42 Ma,研究表明该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期显著活动过,为一条中更新世活动断裂。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地裂缝发育受横岗砖厂断裂控制,地裂缝的形成是横岗砖厂断裂活动在第四系地表的响应。   相似文献   
77.
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信  陈州丰  邵长生  陈立德 《地质学报》2015,89(12):2266-2276
在九江地区开展断裂活动性调查中,发现了一些第四纪剖面中发育丰富的地裂缝。本文选择三个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出露剖面为研究材料,通过野外实测展开对剖面的地层序列、地裂缝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及地裂缝与区域断裂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有以下4点发现:1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地裂缝形态特征多样,多呈"V"型,"倒V"型,"Y"型,"扫帚"型和"直线"型等;2地裂缝内均有充填物,充填物多呈灰白色、浅灰色条带,宽度不等,多呈上窄下宽,向上渐尖灭,向下未见底。地裂缝内充填物具有劈理化、压扁、挤压、拖拽等受力流变现象;3平面分布上,地裂缝出露剖面PM1位于九江-德安断裂NE末端,PM2位于襄樊-广济断裂SE末端,PM3位于城门山-范家铺断裂带中部,地裂缝出露剖面位置与九江地区区域性断裂展布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都具有高度相关性。同时,PM1、PM2和PM3三个剖面的主要地裂缝走向分别为NE、NW和NEE,与其高度相关的断裂走向也分别一致;4PM3剖面发育一条第四纪断层,断层产状为145°∠68°,显示正断性质,最大错据可达1m。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九江地区第四系中典型地裂缝发育是受区域性断裂和地震震中控制的,地裂缝的形成是区域性断裂活动和古地震事件在地表的响应。九江地区第四纪地裂缝的发现,给该区的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也为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8.
本文主要根据有关实验的结果,讨论了龙陵地震某些前兆异常特征的物理机制。提出前兆异常种类随时间变化的阶段模式,与实验室里标本破裂全过程中应变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有关。前兆异常在空间上由震中区向外围逐渐扩展的特征,主要与震源附加应力场的调整变化,并由它逐渐向外传递、扩展有关。根据实验室里 V_p/V_s 发生变化的时间占破裂孕育时间30—35%的资料外推,龙陵地震的孕育时间是10—11年左右。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大多数前兆异常出现在 V_p/V_s 异常结束前半年或结束前后。震前,震区及其外围地区的小震活动呈北东、北西两个条带交汇于未来大震震中附近等特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79.
本文论述了澜沧、耿马M_s7.6和7.2级地震的环境因子、地震学和定点前兆等方面中期异常及其综合特征。异常的时序特征表现为:环境因子的气压、涝—旱等异常出现最早,多在震前3—2年;85%的地震学和定点中期前兆异常出现在震前2.5—0.5年;中期异常大量涌现的同时,震源区小震条带开始形成,表明大量的中期异常与震源及附近地区进入不稳定形变带的形成阶段有关。异常的空间分布表明,条带、空区、b值、震源参数及气压、降水等主要异常集中在震源及附近地区;但震中距100 km范围内无定点中期异常显示;水氡、水位、水温等异常仍显示出近源区异常开始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上述特征有助于未来发震时间和地点的判断。  相似文献   
80.
震源破裂类型的划分及预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德 《华南地震》1998,18(3):10-15
对地表有反映震源破裂方式构造形迹的强震,提出按倾向滑动分量(S1)与走向滑动分量(S2)的比值r(r=S1/S2)大小的分类原则,命名时次要成份在前,主要成份在后,研究还表明,不同震源破裂类型,其中短期前兆特征无明显区别。对M≥7.5级大震余震序列的研究表明,最大余震强度、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差以及Ms≥5.0级地震累计频次等方面,与震源破裂方式有关。一般是走滑型破裂最大余震的强度小,与主震震级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