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眼点拟微绿球藻与扁藻在不同接种比例下的竞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眼点拟嫩绿球藻和扁藻进行共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共培养条件下,眼点拟嫩绿球藻和扁藻的生长速度均受到抑制,即两种藻的最大生长密度均比对照(分别单独培养)有显著降低,而立眼点拟嫩绿球藻降低的程度要大于扁藻。经计算两种藻的种间竞争系数可知,扁藻的种间竞争能力明显强于眼点拟嫩绿球藻。  相似文献   
152.
从华北看扬子渤海湾与南黄海海相地层部分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符溪 《海洋地质》2004,(1):1-10
中国东部华北与扬子准地台经历的主要构造运动是一致的.特别是印支运动之前.均为陆表海为主的海相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以碳酸盐岩为主。海陆交互相以含有煤层的碎屑岩为主,华北古生界在许多油田通过钻井证实.并且通过VSP或合成地震记录建立起了古生界与地震响应之间的联系。针对海域井筒地质资料少。主要以地球物理资料为主的特点,建议结合陆上已为钻井证实的地质地球物理响应.合理推论。本文尝试从华北古生界地震响应规律的角度,结合南黄海的构造演化及层序持征进行的地震地质解释。分析认为南黄海古生界及早三叠海相地层北厚南薄。后期构造改造较少。是海相地层勘探较有潜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3.
陈洁 《海洋地质》2004,(4):17-20
残留盆地的研究,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深层地震资料存在的能量弱、频率低、信噪比低、可描述性差等问题,探索深层噪音衰减及信号增强技术、深层地震信号的叠加与偏移技术,特别是处理解释一体化,解释人员参与到整个处理过程当中,这是提高处理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4.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磁电震等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的联合反演是解决复杂地质问题所用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方法,是目前可信的定量的综合地球物理解释技术,是联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信息,通过反演地质体的岩石物性和几何参数来求得同一个地下地质和地球物理模型的技术.本文综述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物理场联合反演技术取得的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地球物理场综合应用基础上,发展了两两地球物理参数之间互为约束的反演的技术,二是是反映了联合反演计算方法的进步,如线性与非线性反演比较、反演方法选择等.综述了联合反演的思路与对策,提出了联合反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5.
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及其演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以构造层序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建立了济阳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体系,细致分析了每个构造层序的识别标志、层序地层学特征及构造特征,首次提出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构造层序经历了孔店构造层序转型期、沙河街断陷发展期、东营末期构造反转期三个演化阶段,深化了济阳坳陷构造演化规律研究,为断陷盆地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观察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华蟾素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药物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全网搜集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关于目前西方医学结合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30日。由3人分别独自对文章进行筛查、文献研究纳入等工作,采用State 15.0、SPSS 21和review-manager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西医治疗结合华蟾素总共纳入28项研究,2252 例患者。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华蟾素比单用西医基础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更高[OR=2.11,95%CI=(1.72,2.58),P<0.01],能提高生活质量[OR=3.08,95%CI=(2.32,4.10),P<0.01];改善患者肝功能[OR=-1.70,95%CI=(-1.84,-1.57),P<0.01];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OR=2.28,95%CI=(1.82,2.85),P<0.01];可改善药物的不良反应[OR=0.79,95%CI=(0.65,0.96),P=0.019];能够有效减小肿瘤体积大小[OR=2.33,95%CI=(1.59,3.42),P<0.01]。结论:华蟾素结合相关西医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改善相关毒副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7.
济阳孔店转型期识别标志及盆地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济阳地区孔店组与上覆地层的分界线,一直是困扰着孔店组构造层序石油地贡研究与勘探的关键问题,笔者通过区域地震大剖面的研究,首次从地震剖面找到了孔店组顶、底不整合界面.为研究孔店组原型盆地奠定了基础.研究发现东营凹陷孔店组盆地与沙河街组盆地同受北部控盆断层控制,控盆断层东部为北西向,向西转为近东西向,东部可见小角度的角度不整合;而惠民凹陷孔店组盆地受北掉的南部北东向断层系控制,形成南断北超的半地堑,与上覆沙河街组北断南超半地堑叠置,孔店组与沙四段之间有明显跷跷板现象,沙四段向南翘倾作用使得孔店组根部地层大幅度剥蚀,产生孔店组与上覆地层之间明显角度不整合.东营与惠民凹陷的孔店组盆地通过林樊家~青城构造调节带衔接,济阳地区北部沾化凹陷、车镇凹陷孔店期为零星小盆地,孔店组的油气勘探重点应放在东营与惠民,由于东营孔店组盆地所受的改造相对较少,应为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58.
李光  渠晓东  陈洁  黄玲  方广有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0):3917-3926
磁偶极子的航空频率域电磁法仪器在飞行测量的过程中由于仪器偏置的存在,且仪器偏置会随着外部气压、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收发线圈晃动的影响而呈现非线性变化,使得观测数据出现误差,因此需要对仪器偏置进行校正.而传统的在测线飞行前后将仪器抬至高空的"零场值"标定方法具有成本高、受测区环境影响大以及采用线性插值获取测线飞行过程中仪器偏置的精度低等缺点.本文根据仪器偏置与仪器姿态角变化无关的特性,通过测得仪器的姿态角信息,在满足重叠偶极子模型的条件下,实现对仪器偏置的高精度实时校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30m常规飞行高度下,该方法实时测得的仪器偏置精度接近于110m高空测得的精度;校正后仪器偏置的绝对误差与理论二次场的比值即相对误差小于5%,满足反演大地电导率的精度要求.该方法不仅减少了飞行的工作量,降低了飞行成本和飞行难度,而且可更加精确地获得测线飞行过程中仪器偏置的非线性变化值,提高航测数据的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9.
水质评价中熵权反映了各项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为分析熵权对指标极差变化的敏感性,采用VisualBasic编程和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单指标和多指标极差变化对权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指标最大值、最小值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样本数的增加,各指标权重虽有变化,但变幅较小,可见小样本求得的熵权可以反映指标的重要性.当样本数确定时,仅改变单项指标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越小越优型指标的权重对最大值变化的敏感性大于对最小值变化的敏感性.多项指标同倍数增大时,2倍最大值是权重变化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160.
陈洁  钟广见  温宁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1):2788-2797
南海的扩张、成因演化研究的成果主要基于深部速度研究及磁条带研究的基础上,但南海东北部边界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次通过对南海东北部边界的反射地震剖面973的综合研究,结合前人的天然地震震源研究及地质研究成果,得到南海形成与扩张是单方向向菲律宾吕宋岛弧—台湾岛地块漂移的结果.南海各块体处于一个统一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之下,菲律宾吕宋岛弧—台湾岛地块限制了南海的扩张与发展;在此应力条件下,不同部位受力状态不同,就南海东北部973剖面地震波场特征,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单元:AB段南海东北部大陆架张性盆地区;BC段大陆坡为伸展区,形成大量张性盆地;CD段中部深海沉积盆地为弱挤压区,深海沉积盆地弱变形,大陆坡张性盆地浅俯冲其下,深海沉积盆地西部翘起,向东倾斜;DE段东部为强挤压区,沉积盆地挤压变形,越向东挤压越强烈,深海沉积盆地浅俯冲其下,相对弱变形并西部翘起;E以东,菲律宾吕宋岛弧—台湾岛构造带为稳定地块.南海东北部在东或南东方向统一的区域应力场作用下,处于张性、弱挤压、强挤压不同压力状态,形成南海特有的由北西向东呈现拉张-弱挤压-强挤压构造格局,反射地震剖面上显示两个浅俯冲点.每个块体构造层呈手风琴风箱式折曲并向东聚敛,近菲律宾吕宋岛弧—台湾岛构造带其折曲更为严重,沉积盆地由西向东,展现为不同阶段的沉积盆地,发育、成长、结束、消亡,块体俯冲方向以及各块体的区域性倾伏方向均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