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MICAPS资料、常规气象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15—2017年渭南市11个典型霾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渭南市典型霾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特征,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典型霾天气过程的气象要素特征。结果表明:典型持续性污染天气过程中细颗粒物(PM_(2.5))是PM_(10)的主要组成成分,PM_(2.5)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粗颗粒物,严重污染期间PM_(2.5)和PM_(10)二者日变化明显且基本同步。严重污染期间,500 hPa欧亚中高纬度环流呈两槽一脊型,陕西处于暖脊前部、长波脊前底部,相应的700 hPa青藏高原上有短波槽,短波槽前有弱偏南气流发展;而空气质量转好时,中高纬度环流形势明显变化,陕西上空锋区加强,伴随地面东移南下冷空气的入侵,关中对流层低层偏北气流加强。PM_(2.5)质量浓度与过去1小时降水量、气温、海平面气压、10分钟平均风速负相关,与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总云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2.
人类时空行为是地理学、物理学、规划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时空GIS面向地理时空数据的建模与分析需求,注重时间与空间的一体化表达,为人类行为特征分析与规律探索提供基础方法支撑。然而,现有时空GIS在人类行为时空过程表达以及人类行为与时空场境交互分析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通过深度融合时间地理学理论,提出一种面向人类行为研究的时空GIS方法,以丰富与完善现有的时空GIS方法体系。在深入解读时间地理学中“情境”、“企划”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情境要素存在性动态表达、情境要素相关性动态理解及情境要素变化的动态感知等方面探讨拓展现有时空GIS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3.
轨迹数据挖掘城市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轨迹数据作为泛在地理信息环境中社会遥感数据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为从个体的视角研究群体的空间移动规律,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和研究思路。特别是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通过轨迹数据发掘人类的移动规律和活动模式,进而探求蕴含的深层次知识,是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途径,轨迹数据挖掘也由此成为地理信息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阐述了人类移动规律研究常用的轨迹数据集及在该数据集上开展的相关研究和典型应用;然后从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单元的识别及城市韵律分析、人类活动模式的发现与空间移动行为预测、智能交通的时间估算与异常探测、城市计算的其他4个方面,综述了轨迹数据挖掘在城市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轨迹数据挖掘面临的挑战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4.
南海磁场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客观的磁力ΔT异常,获得可信的磁力ΔZ异常、居里面成果, 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对于解决南海资源等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问题意义重大.本文汇集我国历年在南海取得的磁力实测资料,重新处理、校正、整合,特别是追溯南海周边的国际地磁台的日变资料进行日变改正,形成的南海磁力ΔT异常,其资料品质得到了极大提高.采用全磁纬变倾角化极技术,获得磁力ΔZ异常,其与实测证实的磁性海山、海岛有非常好的匹配关系,建立起可以直接用于反演处理解释的南海磁力ΔZ异常.选择磁力ΔZ异常的小波多尺度分解四阶逼近,采用单一磁性界面反演技术进行深度反演,获得居里面又称磁性底界面.建立了认识、解释南海的磁场基础体系,证实了南海基性岩浆岩分布区与磁力ΔZ异常的正磁异常高密切相关,区域性的磁力ΔZ异常负磁异常区可能与居里面深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5.
运用直接地理定位技术和大幅面航空数字摄影系统的紧密捷联,开展渤海湾西部天津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新区的高精度航空遥感调查工作。无地面控制点技术的应用摆脱了航空遥感对基站的依赖,也克服了海岸带周边地区地面基站稀少的局限。利用获取的0.3 m高空间分辨率真彩色航摄影像和高精度定位定向元素,成功构建了平面与高程均符合1:10 000比例尺指标要求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填补了天津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新区海岸带潮间带高精度航空遥感基础地质信息的空白,同时结合高分卫星数据,在土地类型分类、海岸线提取等方面开展了遥感解译应用,为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地质生态环境与灾害等要素的专题图制作提供详实可靠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紧耦合机载定位定向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无控技术的运用缩短了DEM和DOM成图作业周期,减少了大量地面测量工作,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支出,为海岸带工作区开展地质调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6.
枝角类体内氮磷比与生活史策略的选择密切相关,大型枝角类通常体内含磷量高、个体生长快、生殖率高,而小型枝角类体内含磷量低,个体生长相对较慢、生殖率低.由于大型枝角类对磷的需求比较高,我们假设大型枝角类生活史各参数对食物磷缺乏比小型枝角类更为敏感.本研究比较分析了食物碳磷比对流溪河水库两种枝角类(盔型溞(Daphnia galeata)和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生活史各参数的影响.实验设计了3个食物质量处理组:高磷(碳:磷=105)、中磷(400)和低磷(1450),食物浓度均为2 mg C/L的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脆弱象鼻溞内禀增长率、幼溞生长速率、平均每窝产仔量和首次生殖时体长均随着食物碳磷比的升高而显著下降;首次生殖时间则随着食物碳磷比的升高而显著延长;新生幼溞体长在各食物处理中无显著差异.盔型溞幼溞生长速率、平均每窝产仔量和首次生殖时体长均随着食物碳磷比的升高而显著下降;内禀增长率和新生幼溞体长在高磷处理组显著高于中磷和低磷处理组,但在中磷和低磷处理组无显著差异;首次生殖时间在高磷处理组显著短于中磷和低磷处理组,但在中磷和低磷处理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食物的磷缺乏降低了两种枝角类的内禀增长率和幼溞生长速率,并延长了性成熟时间;盔型溞的内禀增长率、首次生殖时间和平均每窝产仔量等生活史参数受食物磷限制的程度小于脆弱象鼻溞,导致盔型溞对脆弱象鼻溞有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7.
为适应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精度测试的需要,采用特定电路将普通参考时钟源输出的分脉冲信号扩展至占空比为50%,再利用扩展后的分脉冲信号在室温、低温恒温及高温恒温环境中对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精度进行测试,研究环境温度对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精度及漂移趋势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0.5 h内发生约...  相似文献   
128.
三维油藏中应力与渗流的摄动-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洁  李尧臣 《岩土力学》2000,21(2):113-118
提出了一个较为实际的石油油藏的三维力学模型。以已有的三维介质中应力与渗流耦合问题的变分原理为基础,用摄动法证明了光油藏厚度变化为小量时,三维问题或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并可采用不同厚度的平面应变单元进行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解即是该三维问题的零阶摄动解。给出了摄动法的推导和有限元格式,计算了一个水驱法进行油田二次开发的算例并给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9.
为分析EMM-740模型在中国地区的适用性,将EMM-740模型与国内I类地磁台站的年均值进行差异分析,并引入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方差、中误差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表明:EMM-740模型可总体反映中国地区主磁场和地磁异常场的信息,但是其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如在11个地磁台站位置中,有3个台站位置处的模型精度很低,建议在EMM-740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地区航空、海洋和地面大量的磁测数据,研制中国地区高精度的地磁场模型。  相似文献   
130.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RCTs),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对文献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7项RCTs,620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为3127例,对照组为30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5.54,95%CI(4.44,6.9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疼痛评分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MD=-1.21,95%CI(-1.39,-1.0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MD=19.43,95%CI(3.34,35.51),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3项RCTs报告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能减轻膝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受RCTs质量的限制,影响了结果的论证强度,期待更多高质量的RCTs予以证实本文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