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7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1.
随机AMR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其在几次强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丽凤  马丽  陈时军 《地震学报》2004,26(2):162-173
通过模拟强震前累积应变能释放具有加速特征地震目录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随机AMR模型参数估计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a)准则,分别对中国和新西兰几次强震加速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强震前地震活动类型, 有无加速,及何种因素引起的加速,同时探讨加速活动的区域分布特征和预测未来强震发生时间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According to many published papers, seismicity in time-space domain shows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oughnut epicenter distribution (Mogi, 1969) or quiescence of seismic activity before large earthquakes (WANG, et al, 2002), and aftershock decay (Ogata, 1998).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seismologists (Lynnr, Steven, 1990) have found that many strong earthquakes are preceded by enhancing regional seismicity and accelerating strain energy release (ZHANG, et al, 2001). T…  相似文献   
13.
台湾地震的仪器观测始于1898年,到1997年地震目录中已累积列出的地震约17万个。在世纪之末回顾这100年地震活动性情况是件有趣的事情。本文将分别用不同的绘图技巧来阐述这些地震的分布情况,进而分门别类地揭示它们发生的实质。分析中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震分布图象得以揭示。无庸质疑,台湾的地震是由该岛周围的构造运动所激发的。我们试图通过地震分布图找到地震活动性与构造的关系。采用由不同构造的相互作用所驱动的4个地震体系来描述它们特定的地震活动图象。通过对地震活动分布的仔细分析,许多有趣的构造运动特征得到了解释。另外,我们也希望这些已经得到充分论证的地震图能有其他用途或被用于大众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For a long time, the seismologists have paid great attentions to the research on the spatio-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intensity, which provide us with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for the researches on crustal stress variation, tectonic activity and earthquake risk prediction in a certain spatio-temporal region. The existing results have shown consistently that the intensity of earth- quakes is characterized by non-stability, non-linearity in temporal domain and non-uniformi…  相似文献   
15.
查阅了前人关于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的构造应力场研究,系统地归纳并分析了这一地区构造应力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伴随着沂沭断裂带活动习性在不同时期的差异,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古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轴方向在不同时期变化较大,构造应力值在区域内为100 MPa左右;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应力轴方向基本一致,为NEE向,构造应力值随深度增加,近地表在3 MPa 左右,深部可达几十至100 MPa数量级。但无论主应力轴方向或者构造应力值大小,在局部区域均有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The regulation of the National Significant Seismic Monitoring and Protection Regions(NSSMPR for short) is defined by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Protecting Against and Mitigating Earthquake Disasters.The first stage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 of NSSMPR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as finished from 1996 to 2005.The second stage is being carried on from 2006 to 2020.With the support of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this paper follows up and evalu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 of NSSMPR from 1996 to 2012 in the Chinese mainland.Based on analysis of earthquake examples and investigation data,we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disaster mitigation is good,and on this basis,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regulation of NSSMPR.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1971—1986年山东全省多期复测水准及部分测距成果讨论了本省的地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以沂沭带为界,鲁东块体显示整体抬升,而鲁西块体虽以上升为主,但内部明显存在着形变差异运动。期间地壳垂直形变速率不高,一般不超过±3mm/年。近期构造运动显示继承性特点,地壳上升和下降的分界线与断裂相吻合。沂沭断裂带形变北强南弱。沿该带北西向益都、苍山-尼山断裂两侧形变差异较大,活动相对强烈,故对这两条断裂及其与沂沭带交汇处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自由网平差、二维契比雪夫函数逼近和滤波方法,对京津唐地区的水准网1968年—1975年复测成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图象分析研究,获得了唐山7.8级地震前的地壳垂直运动的两个标志:“形变峰”与“形变潮”。本文初步讨论了这两个标志的形成机制及其表象特征,试图揭示其迁移性、方向性和变化速率与地震发生之间的关系。若这些现象具有普遍性的话,无疑对预报未来地震发生的地点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地震活动性统计学研究方法的若干进展与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时军  马丽 《地震》2002,22(1):32-42
对统计学方法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的部分重要成果、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地回顾。重点介绍了余震衰减关系和震级、频度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地震活动过程随机模拟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确立的法律制度.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践方面,我国已完成第一期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方案的实施,即1996年国务院批准的1996 ~2005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方案.目前,正在实施的是第二期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方案,即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2006 ~2020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方案.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持下,本文对1996~ 2012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追踪,对实施成效进行了总结.从1996~ 2012年的震例和调查数据看,减灾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