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密闭体系中700℃、压力高达3 GPa条件下进行褐煤加水的模拟实验,分析实验产物中的萜烷的变化规律,进而对高压高温下有机质演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压力条件下,温度升高有利于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压力增加会抑制或延迟油气的生成和有机质成熟;五环三萜烷ββ生物构型转化为αβ地质构型所需能量比烯烃双键加氢饱和更高.高温超高压条件下,研究样品中C24四环萜烷存在4种同分异构体,含量由高到低依次包括10β(H)-降A-羽扇烷、10p(H)-降A-奥利烷、C24-17,21-断藿烷和10β(H)-降A-乌散烷.高碳数烷烃在地幔高压力条件下仍可以存在,这为认识超压盆地的油气资源与深层油气成藏及保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聚能爆破在大漂石,孤石桩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 《探矿技术》1997,(1):8-10
在大口径工程施工中,采用以往一般方法对付某些特殊复杂地层欠佳。本文所介绍的采用聚能爆破与硬质合金回转钻进相结合的复合钻进工艺基本上解决了在大漂石、孤石桩孔中难以施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对非金属矿产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应用试验,其成果表明:该类矿产不但是有关工业必不可少的矿物原料,而且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除传统的磷、硫、钾等农肥矿物原料外,还有许多非金属矿产在改良土壤或用作肥料、农药和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矿种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人们对非金属矿产的重视程度也日趋提高。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地质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努力,1977年终于在澳大利亚西部金伯利地区找到了原生金刚石矿床,其含矿源岩除金伯利岩外,在金刚石源岩种类上有了突破,发现钾镁煌斑岩火山岩管也是含金刚石的含矿源岩。这一发现冲破了过去找金刚石矿只寻找金伯利岩的局限性,扩大了金刚石的找矿领域。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利用技术中心与辽宁北凤联合石材厂共同研制的新型高档建筑装饰材料——杜鹃红微晶玻璃花岗岩最近在北京通过地矿部组织的部级鉴定。该产品在色泽,抗压、抗折、抗冲击强度,硬度、比重、吸水性,耐磨、耐酸等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均优于天然石材,是理想的建筑装饰材料。同时,由于微晶玻璃花岗岩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化学稳定性、高机  相似文献   
7.
1 矿产市场我国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在江苏东海县建成,10月25日正式开业。该市场不仅经销本县的水晶石料、项链毛坯、加工机械及各类水晶制品,而且还将吸引全国各地及泰国、缅甸、新加坡、越南等国的水晶进入东海市场。 2 市场动态在12月8日到12日举行的首届庐山金秋对俄贸易看样订货会上,俄罗斯客商对中国轻工业品特别感兴趣。四天洽谈,意向成交2.9亿元。他们特别对羽绒制品、女式皮鞋、皮茄克等轻工业制品格外青睐。  相似文献   
8.
浅层动力固结在温州某软土路基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温州软土区特性,从施工方法设计、地基土孔隙水压力、强度、变形及物理指标等方面进行试验,通过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提出以孔压峰值与孔压瞬间消散量来控制约束施工时间、冲压遍数及间歇周期。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根据地球基本磁場起源的“发电机”理论而提出的地磁場倒转的电磁模型,认为地磁場的倒转是地核内部“环型”場反向的结果,若地球转速的“突然”扰动够大,则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电磁作用可以引起地球内部“环型”場的反向,从而实现地磁場的倒转,计算表明,这一扰动的性质是地球蒋动周期的减小,其数量级为10~2毫秒。文章的末尾计论了反向地磁場的维持问题,得出倒转磁場维持的时间间隔约为10~3年-10~6年。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仍很肤浅,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对于地球动力学问题仍在探索过程中,Science杂志2005年公布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中的第10个问题是“地球内部是如何运行的”,提出地球动力来源还尚未解决。 2017年出版的《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认为板块构造理论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该学说依然存在其形成以来就存在的难题,即板块动力、板块起源及板块上陆三大问题,驱动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讨会分两个环节,一是主要观点报告环节,二是讨论争鸣环节。 在报告环节,涉及动力机制的主要有5位报告人,分别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梁光河提出了新大陆漂移说,通过大量证据分析认为传统的海底扩张驱动大陆漂移的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地质和地球物理观测事实说明持续推动大陆漂移的动力不是海底的持续扩张,而是大陆板块后下方持续的岩浆上涌推动大陆板块向前漂移,那是一个自发的连锁反应。万天丰认为传统的海底扩张传送带模式很难解释大陆板块漂移速度远远大于地幔对流速度这个问题,提出了陨击说。陨石撞击诱发地幔底劈推动大陆板块运动这个新的驱动模式。唐春安提出了地球龟裂说,认为地球内部热能的积累与释放,使得地质历史上岩石圈地幔具有冷热交替的周期。毛小平分析认为,目前所提出的地球动力中,只有周向应力具有足够数量级的应力,可以推动板块运动;周向应力在岩石圈薄弱处释放从而产生地壳相对运动;长期以来解释不了的“地壳异常压力”其实就是周向应力,而可独立于重力的构造力、碰撞力并不存在。 在讨论争鸣环节,大家针对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自由发言。梁光河指出万天丰提出的陨石撞击可以较好地解释超大陆裂解的初始动力,但不同意陨石撞击可以提供持续的大陆漂移的动力,以印度板块的北漂为例,因为地幔的巨大黏滞阻力,需要无数个陨石定点撞击印度板块后面才可能持续推动印度板块漂移。唐春安提出地球的锅盖效应,因此上地幔具有冷热周期,在热周期地壳才会大规模漂移,按照力学机制,大洋中脊和转换断层不可能是海底扩张产生的,应该是大陆漂移拉开产生的断裂系统。最后杨巍然总结发言,认为陨石撞击是一个重要因素,地球上的构造运动都可以归结为开合运动,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都是存在的,地体构造也是科学的。研讨会取得的共识是:大陆的确存在大规模水平运动,传统的地幔对流传送带驱动模式存在很多与观测事实不符的问题,需要重新认识驱动机制和驱动力的问题,对板块俯冲问题多数持怀疑甚至反对的观点。其驱动力应该来自重力和地球内部热力,但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