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篇
海洋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海洋经济的开发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从浙江典型海湾乐清湾入手,分析了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形成的机制,即自然和人为多种复杂动力因素形成的相互耦合作用下导致生态系统出现了脆弱性,其脆弱性可分为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两类.固有脆弱性主要由陆海动力作用形成的,包括径流、气温、降水、波浪、潮流等环境因素.特殊脆弱性由人类开发活动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海岸工程、滩涂围垦、水产养殖、污染等非环境因素.综合以上原因,指出了乐清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已接近不健康边缘,生态系统极其脆弱,虽然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尚能发挥,但已不能满足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严重影响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受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程度显著,氮磷比失衡,春季全湾水质为劣四类,夏季76%的海域水质为四类或劣四类;(2) 海湾自然水域实际面积缩小近四分之一,纳潮量相应减少了近5.79%;(3) 生物多样性降低,总生物量和物种数逐年下降,海洋食物链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4) 养殖区沉积物质量下降,在水动力作用下易造成"二次污染";(5) 周边的渔业经济下滑,捕捞鱼类个体偏小,且低值鱼类较多.最后对乐清湾生态系统脆弱性修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应落实海洋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入海污染物控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防治海水养殖污染、利用大型海藻修复水域富营养化以及建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报和执法管理体系,使海洋生态系统重新进入良性循环,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香鱼工厂化养殖及其耗氧率和窒息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0年 2~ 3月放养 1 63 3 5尾香鱼 (Plecoglossusaltivelis)种苗 ,在水泥池内进行工厂化养殖研究 .结果表明 ,养殖存活率 85%,总产量 2 4t,平均单产 1 0kg/m2 ,饵料系数 1 .7.养殖主要病害为肠炎和烂鳃病 .体重 2 4.5~ 3 2 .5g ,个体平均耗氧率为(0 .2 98~ 0 .3 86)× 1 0 -3(m/m)h-1.窒息点 1 .95mg/dm3左右 .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岛开发热潮的不断升温,海岛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维持海岛生态系统的良好状况,修复受损生态系统,促进海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热点的问题.基于此,中国南部沿海生物多样性管理项目把南麂列岛作为4个示范区之一,围绕海岛综合管理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通过本项目的有效实施,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城镇规划在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中进行了修编并付诸实施;成功实施了铜藻生态修复为其他保护区提供了示范意义;形成的社区共管机制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可替代生计问题,保证当地村民的收益,还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消除或减轻了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及其外围威胁生物多样性的活动,成功地示范适当并可行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途径,实现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全国和全世界范围内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石胎MSCT的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一例被我院确诊的石胎患者的临床资料、MSCT轴位图像及后主处理(MPR、MIP、VR)图像的特征。结果:石胎MSCT轴位图像显示为腹腔内混杂密度肿块,以骨骼组织及钙化组织为主,胎体四肢长骨形态清晰可见;后处理图像直观显示胎体内发育较完善的胎儿骨骼系统及胎膜钙化的影像。结论:MSCT对腹腔石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特别是后处理技术能更直观地提供石胎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CT及MRI表现特点,加深对此少见病的认识,提高对AIP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为AIP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11例全部行CT检查,其中有7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全部病例中有7例AIP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4例为局限性肿大。病变胰腺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MRI扫描在T2WI上信号轻度升高,T1WI上信号降低;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在动脉期强化减弱,门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且强化均匀。MRI有5例显示包膜样环,CT有4例显示包膜样环,CT不能显示胰管狭窄段,MRCP有4例显示胰管狭窄段。胰腺外表现主要为:胆管壁增厚并管腔狭窄5例,脾血管包埋变细4例,肾脏受累3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例,肠系膜血管周围及腹膜后纤维化各1例。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影像学复查显示胰腺内外病变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AIP患者胰腺内、外CT及MRI表现均具有一定特征。其影像学表现结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可做出正确诊断,避免患者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鮸鱼幼鱼在不同水温下摄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冰鲜桡足类为饵料对鮸鱼幼鱼在不同水温时的摄食进行了研究.在水温10、15和20℃时,幼鱼消化道饵料系数和食物消化时间呈线性回归方程,曲线斜率为食物消化速度;消化时间各为16、19和12h;摄食率各为100%、100%和85%;消化道饵料系数均在45-60min之内达到最大值;饱食系数各为3.11%、7.84%和8.42%;提出鮸鱼幼鱼的日摄食量指数公式为:日摄食指数=饱食系数 (12×消化道饵料系数与消化时间曲线方程一次项系数),得到日摄食量指数各为5.92%、15.19%和22.29%.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CT增强尿路成像(CTU)中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与固定管电流技术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ATCM技术认识。方法:100例临床拟诊为尿路梗阻受检者随机分为固定管电流组和ATCM组(n=50)分别行肾脏皮质期、实质期及排泄期扫描,固定管电流组:400mA;ATCM组:管电流150~500mA,噪声指数(IN)12HU,其余2组扫描参数相同,将原始资料传至AW4.2工作站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由2位副主任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输尿管显示情况和梗阻部位、范围、性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辐射剂量、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在输尿管梗阻中的定位、定性准确性。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TCM组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固定管电流组,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部位、范围、性质上与手术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ATCM技术在CTU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并且明显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1990年、2006年、2010年和2016年11月在南麂列岛、北龙-北麂列岛和洞头列岛的调查结果和历史资料,分析了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时空变化及生态位.结果显示:4次调查数据中主要优势种有15种,前4位优势种分别为日本笠藤壶、条纹隔贻贝、疣荔枝螺和小结节滨螺;30 a来日本笠藤壶有逐渐被条...  相似文献   
19.
南麂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时空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06年11月和2007年4月对南麂列岛8条潮间带断面开展了底栖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底栖生物191种,其中软体动物84种,藻类46种,多毛类23种,甲壳动物28种,棘皮动物5种,其它动物5种。从季节来看,春季航次物种数、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164种、8890.76g/m2、3436ind/m2)明显多于秋季航次(121种、3642.10g/m2、1657ind/m2);而从不同底质来看,平均物种数、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岩礁断面(分别为54种、8318.78g/m2、3354ind/m2)都明显高于泥质(27种、154.46g/m2、185ind/m2)和沙质断面(8种、64.30g/m2、66ind/m2)。从垂直分布来看,南麂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分带明显,平均生物量中潮区(7278.41g/m2)大于低潮区(6684.14g/m2)大于高潮区(4836.77g/m2),平均栖息密度为中潮区(3386ind/m2)大于高潮区(2908ind/m2)大于低潮区(1347ind/m2)各断面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97-3.10,种丰富度指数为0.54-4.91,均匀度指数为0.4...  相似文献   
20.
柴胡对美国红鱼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添加2% 柴胡 ( 水提物 ) 的配合饲料饲喂规格为63 g ± 0.76 g 的美国红鱼,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研究了柴胡对美国红鱼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柴胡后的第3 d,白细胞吞噬百分比 ( PP ) 和吞噬指数 ( PI ) 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 P < 0.01 ),而在停药 7 d 后, PP 和 PI 逐步下降,但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01 );投喂中草药制剂后,实验组美国红鱼的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步升高,投药后第 14 d 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05 ),蛋白质含量于投药后第 7 d 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05 ),停药后均开始下降.整个投喂中草药制剂及停药 7 d 后,实验组美国红鱼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 P > 0.05 );投药 28 d 后,利用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美国红鱼,实验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高达 75% .柴胡具有较突出的促进美国红鱼免疫机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