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9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乌拉嘎金矿主要控矿因素与激电法找金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乌拉嘎金矿主要控矿因素是构造破碎带及裂隙带、斜长花岗斑岩体和老基底变质杂岩.其中构造破碎带是最主要控矿因素.矿化富集与含金玉髓状石英细脉或细网脉、黄铁一白铁矿脉和碳酸盐脉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含金热液脉体的形态产状受构造破碎带和裂隙带控制,经过多期次叠加,往往造成矿化的进一步富集.矿体呈脉状、复脉状、扁豆状等形态.上述特点为该区电法找金提供了先决条件.金矿石是本区主要极化体.在乌拉嘎金矿区的张才沟靶区获得低阻高极化和高阻高极化异常,可望找到含金石英脉及含矿破碎带.  相似文献   
132.
毛嵌线螺的研究Ⅱ.捕食行为与捕食习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嵌线螺科(Cymatiidae)为肉食性中腹足类,在其贝壳的前唇有长短不一的水管沟,水管可以由水管沟中伸出,在外形上与草食性腹足类显着不同.嵌线螺的头部有一圆柱形的能大幅伸缩的吻,口位于吻的前端;在吻的基部、食道的上方有一由唾液腺特化而成的腺体,该腺体能分泌酸性或麻痹性物质,该物质对嵌线螺捕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1-3].嵌线螺的捕食对象因种类不同而有一些差异,主要有多毛类、海鞘、棘皮动物、甲壳类以及腹足类或瓣鳃类[1,4,5].  相似文献   
133.
4种石斑鱼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5个引物,对海南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广东养殖的斜带石斑鱼、南海西沙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的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并用UPGMA法对4种石斑鱼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野生鲑点石斑鱼和蜂巢石斑鱼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58.07%和55.65%,平均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1793和0.1622,表明南海野生石斑鱼遗传变异水平较高,种质资源状况良好;而养殖的点带石斑鱼和斜带石斑鱼遗传多样性偏低,多态位点比率分别为49.70%和40.38%,平均遗传杂合度分别为0.1349和0.1135,表明石斑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有所下降,应及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2)4种石斑鱼种间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表明,点带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遗传距离最近(D=0.2570);鲑点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遗传距离次之(D=0.5146);斜带石斑鱼与蜂巢石斑鱼的亲缘关系最远(D=0.5810).(3)在8个引物中,有区分4种石斑鱼的特异性片段,可用于这些石斑鱼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4.
介绍了共堵漏22个钻孔、51个漏失孔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5.
采用作者研究的OP- 乳化剂增敏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溶解硼,用ICP- AES法测海水中的硼和锶。发现在珠江口海水盐度2.686 ~25 .722 ,氯度1 .440 ~14 .136 为0.215 ~0 .229mg·kg- 1 ,平均值为0 .224±0 .005mg·kg- 1 mg·kg- 17 .64 ,Sr(mg·kg- 1)/Cl 比值为0.380 ~0 .663,平均值为0 .404 ±0 .016 ,两者皆在大洋海水自然变动范围之内。珠江口海水中的硼和锶浓度与海水盐度或氯度均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珠江口外南海海水盐度32 .923 ~33.446, 氯度18 .241 ~18.558 ,B浓度为4 .02 ~4 .24mg·kg- 1 ,Sr 浓度为7.64 ~7 .70mg·kg- 1 。珠江口海水实验数据统计回归线与理论释线比较后表明,珠江口海水中硼与锶均具有良好的保守性质,珠江口海水中的硼和锶主要来自湾外海海水潮汐输入。  相似文献   
136.
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赣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超大型矽卡岩型矿床。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勘探成果,论述了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并通过将该矿床与传统意义上矽卡岩型矿床对比,从蚀变分带、成矿温度、成矿阶段、钨铜共生机制、控矿因素等对其独特性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简要论述了朱溪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建立了朱溪式矽卡岩型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指出了今后区域上应重视推覆构造带内中酸性岩浆侵位于碳酸盐岩地段的找矿,朱溪矿区应重视北西侧及深部矽卡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钨铜多金属矿、北东侧脉型铜锌银矿的找寻。   相似文献   
137.
通过注射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雄性花鳗鲡性腺发育成熟,每7d注射一次(剂量为500U·(体重)kg-1),共注射6次.检测此期间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和性类固醇激素(T、11-KT、E2)的水平,以及相关细胞超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雄性花鳗鲡性腺发育处于Ⅰ―Ⅱ期,GSI(Gonadosome Index)为0.17±0.06%,血清中GtH、T、11-KT水平较低,并且T浓度低于0.1ng(试剂盒测定范围为0.1―20ng·mL-1);注射第3次后,实验组鱼性腺发育处于Ⅲ期,GSI为7.0±0.03%,血清中GtH、T、11-KT的水平均明显上升;排精后的实验组鱼GSI为9.57±2.1%,GtH、T、11-KT的水平比注射第3次的实验组鱼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在整个催熟过程中,血清中E2水平持续降低,从对照组的2.36ng·mL-1下降到排精后的0.83ng·mL-1.超显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与对照组相比排精后的实验组鱼脑垂体中GtH细胞的小颗粒减少,内质网池扩大,出现分泌并释放促性腺激素后留下的空泡.对照组鱼肝细胞富含糖原,几乎没有脂肪泡的存在,细胞核位于细胞中间,排精后的实验组鱼肝细胞脂肪泡增多变大,脂肪泡的形成导致细胞核偏位.  相似文献   
138.
在商丘市梁园区北侧,横亘着我们母亲河的足迹——黄河故道。殊不知,昔日的黄河故道两侧荒滩沙堆遍布,再加上缺少成规模的绿化,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沙窝,生活在周围的群众更是饱受风沙之苦。2018年以来,为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经过科学论证、广泛调研、充分协调,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梁园分局决定在黄河故道梁园区段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使昔日的“黄沙滩”蝶变为满目绿色的“梁园新十景”。  相似文献   
139.
通过伯胺4,4'-二氨基环己基甲烷(PACM)与马来酸二乙酯的Michael加成反应, 合成1种新型聚天门冬氨酸酯仲胺(PAE-b).将PACM 和PAE-b分别与脂肪族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端氨基聚醚(Jeffamine D2000)预聚物反应,制备了脂肪族聚脲弹性体.采用FTIR、元素分析和GPC表征了PAE-b.并用DMA考察了聚脲的形态结构和性能.与由PACM合成的聚脲相比,由PAE-b合成的聚脲与异氰酸酯组份的反应活性更低,常温凝胶时间为由23 s降为1*!230 s,因此,这种PAE-b聚脲可采用普通工艺成型.PAE-b聚脲呈现微相分离的形态,是具有较高的强度、模量和硬度的弹性体涂层材料.  相似文献   
140.
随着CNGI(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的正式建成,标志着中国IPv6的发展进入到了真正的部署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全面部署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已成为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在对中国海洋大学IPv6网络建设思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着重探讨IPv6网络建设方案设计和实现过程,并提出了未来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