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47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及常规气象资料,对2005年7月8~10日清江流域连续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高低空急流的优势配置、高空急流右侧强辐散场的存在,副热带高压稳定于我国东南沿海,为此次暴雨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境背景;(2)雨团滞留和经过区域正是暴雨发生区域;(3)低层垂直风切变可使回波加强而产生强降水;(4)雷达回波中“逆风区”对于暴雨识别及暴雨落区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 SCCmec 相关的 psm-mec 基因在血液来源人葡萄球菌中的基因定位特征,为深入研究 psm-mec 基因在人葡萄球菌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收集临床血培养分离的人葡萄球菌25株,通过 PCR 扩增 mecA 基因和 psm-mec 基因,多重 PCR 对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 SCCmec 分型,PCR 扩增 mecR1/psm-mec 基因与 psm-mec/xylR 基因间隔序列及 fudoh 基因,探究 psm-mec 基因在 SCCmec 上的定位特点。结果 PCR 检测显示,21株为耐甲氧西林人葡萄球菌,psm-mec 基因的检出率为47.6%,4株为甲氧西林敏感人葡萄球菌,未检出 psm-mec 基因。多重 PCR 结果显示,10株 psm-mec 基因阳性菌株中,2株属典型 SCCmec Ⅲ型,5株属类 SCCmec Ⅲ型,3株属 SCCmec 新型别。基因间隔序列和 fudoh 基因检测显示,10株 psm-mec 基因阳性人葡萄球菌中,mecR1/psm-mec 基因和 psm-mec/xylR 基因及 fudoh 基因均阳性。结论 SCCmec 相关的 psm-mec 基因广泛存在于血液来源的人葡萄球菌中,主要分布在典型 SCCmec Ⅲ型、类 SCCmecⅢ型和 SCCmec 新型别上,定位于 mecR1基因与 xylR 基因之间。  相似文献   
103.
针对GPS导航卫星的钟差加密问题,文中首先分析了拉格朗日插值法、三次样条插值、分段线性插值三种常见插值加密算法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由IGS提供的精密钟差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比较,发现三种方法的精度在一个水平上,但线性插值法的精度最高,对与不同类型的原子钟,BLOCKⅡA Rb的精度最高,BLOCKⅡA Cs精度最差。  相似文献   
104.
江汉平原肖寺地区在3098 a B.P.至1326 a B.P.间形成了约200 cm的河流及漫潍沼泽相沉积,在对该地区一个典型剖面沉积特征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以2.5 cm为间距,对剖面的12.5~197.5 cm段系统采集了79个样品,并进行了粒度和质量磁化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磁化率值的大小与沉积相,尤其是与沉积物的粒度存在相关性.一般规律是河流相粉砂的磁化率值大,而湖沼相粉砂质粘土及泥炭的磁化率值偏低.粒度和磁化率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古水文事件,粗砂组分含量及磁化率的高峰可能指示了特大越岸洪水事件.粒度和磁化率值变化同时也揭示了江汉平原肖寺地区冷期洪水事件频率明显高于暖期,可能与西风带的范围与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结合纹理的SVM遥感影像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波  张友静  陈亮 《测绘工程》2007,16(5):23-27
针对传统统计模式识别分类方法分类精度不高,分类时未加入像元灰度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以及分类时样本不足等缺陷,采用一种结合纹理的支持向量机(SVM)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该方法在对Landsat7 ETM遥感影像进行纹理特征提取的基础上,构建了结合纹理的SVM分类模型。以河南省汝阳县为试验区,利用此模型对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研究,并将分类结果与最大似然法和单源数据(光谱)SVM分类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单数据源分类效果破碎、分类精度不高等问题;对高维输入向量具有较高的推广能力;总精度达到90%,比单源信息的SVM分类法提高了6%,而与最大似然法相比,总精度提高了近9%,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以往对大气环流形势和中国降水关系的研究绝大部分是在对大气环流形势进行主观分型和进一步诊断的基础上来研究两者的联系。相对于对大气环流形势的主观分析,客观分型方法采用的指标更一致、标准更统一,能够得到较多的大气环流类型,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利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提供的1979—2016年的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通过选择逐日12UTC的海平面气压、可降水量和700 h Pa风速3个变量,应用倾斜旋转T模态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内的大气环流进行了客观分型,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大气环流类型与中国区域降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大气环流类型对中国区域降水趋势和降水量的影响不仅在空间上存在差异,而且在季节上也不尽相同。总体表现为大气环流类型对降水量大的区域和降水量多的月份影响较大,而对降水量小的区域和降水少的月份的影响较小。此外,与环流类型发生频次对中国降水的影响相比,大气环流类型发生频次不变的背景下降水强度变化对中国降水趋势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7.
周海  陈亮  孙勇 《地质学报》2018,92(5):928-945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主要由一系列俯冲增生杂岩体构成。在其宽缓的造山区内,零散地分布着前寒武纪岩石。由于古生代以来强烈的造山作用和随后的陆内造山作用的改造,造成北山内的前寒武纪岩石和古生代以来的造山带产物难以区分。因此,关于北山造山带内的前寒武系归属问题,一直以来争议很大。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报道了位于北山造山带中部的马鬃山地块内前寒武纪副变质岩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该岩石较高的变质程度、岩石组合、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均显示其和北山造山带内古生代的残余被动大陆边缘产物不同,属于北山造山带内残余的前寒武纪基底,且沉积时代在中元古代约1.1~1.45Ga之间。结合前人的研究,得出以下认识:北山的前寒武纪物质在中元古(约1.0Ga)之后,显示出和塔里木克拉通、蒙古地块均相似的特征,表明三者均卷入了Rodina超大陆的聚散事件。在中元古代及其之前(约1.1Ga之前)则显示多源区的特征。本文中的北山造山带中元古代副变质岩显示了中元古代及其之前与塔里木克拉通不同,与蒙古地块相似的特征。锆石的Hf同位素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北山造山带前寒武纪副变质岩和敦煌地块均记录了古太古代中晚期的新生地壳加入事件,显示了与塔里木克拉通的差异。这也暗示了敦煌地块和北山造山带在中元古代(约1.45Ga)之前可能具有统一的前寒武纪基底。  相似文献   
108.
地下实验室建设阶段施工与科研试验交叉进行,现场科研试验管理十分重要。通过调研国外地下实验室并结合北山坑探设施工程管理经验,对现场科研试验管理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地下实验室建设阶段现场科研试验管理组织架构,建立现场科研试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体系,并研究了现场科研试验主要管理内容,对保障现场科研试验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自1983年3月7日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发生导致237人死亡的洒勒山滑坡灾害以来,巴谢河流域吸引了国内外大量学者在此开展滑坡研究。这一地区灾难性滑坡多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征,但对滑坡历史的认识,尚缺乏年代学数据支持。本研究以本地区典型滑坡——上正滑坡为例,通过滑坡年代学研究,重建滑坡的滑动历史。  相似文献   
110.
北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卫星和中轨(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的伪距码观测值存在系统性偏差,针对该偏差的现有建模方法(两步法)包含模糊度消除策略的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元间差分的一步建模方法,建立了同类型卫星整体的伪距码偏差三次多项式改正模型,并与现有的离散点改正模型进行对比。同时,针对每颗IGSO/MEO卫星的独特性,利用一步法逐卫星建模并评估其改正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的离散点改正模型,精化模型将IGSO/MEO卫星的Melbourne-Wübbena(MW)值的稳定性平均提高了23.88%,C08卫星的提高幅度最大,约为32.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