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婵  谢平  唐涛  陈丽 《水文》2009,29(1)
为更好地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生态环境问题的量化研究,分析了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基于仙桃断面的流量数据,计算分析了调水145亿m3后有、无引江济汉工程两种方案下的流量特征值的变化,并应用分形理论分析了调水前后多年月平均径流过程线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径流年内集中度变小,径流年内相对变化幅度变小,径流过程线峰谷差变小,引江济汉工程使这些变化更显著;各种历时(年、枯期、汛期)平均流量均变小、旬平均流量极小值变小,引江济汉工程对这些变化起补偿作用.由于汉江水华的暴发期集中在枯水期,由调水工程引起的枯期流量减小以及旬流量极小值变小必然对汉江水华的爆发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云南高原湖泊面临富营养化、渔业活动增强等多重环境压力的叠加影响,对湖泊的有效治理与生态修复急需对多重压力下生态系统的响应模式进行系统了解.现有研究表明在系统生产力和捕食压力的不同配置下,湖泊系统主要组成(如浮游动物)的响应特征可能出现差异且捕食压力可能随营养水平的变化而改变,目前对云南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环境压力下的生态响应.本研究以目前分别处于重富营养和中-贫营养水平的滇池和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应用湖泊沉积物记录进行多指标分析,探讨受外来鱼类影响下两个大型湖泊浮游动物长期响应模式的异同.通过象鼻溞生物量与个体大小等指标,重建了近百年来滇池与抚仙湖典型浮游动物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随着湖泊生产力水平(如沉积物色素生产量)的增加,2个湖泊中象鼻溞生物量显著增加,同时物种相对组成出现明显变化(如Bosmina longispina被B.longirostris取代),指示湖泊上行效应对浮游动物的控制作用.同时象鼻溞的生物量、壳长与触角长度的变化在1960s与1980s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与同期外来鱼类(如银鱼)引入与渔业产量增加的时间一致.进一步应用多变量回归分析与方差分解方法来定量评价上行与下行效应对象鼻溞生物量变化的驱动强度,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沉积物色素)和捕食作用(象鼻溞壳长)对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的驱动强度比较相似(分别解释了生物量变化的77.25%和83.59%),然而在滇池下行效应对象鼻溞生物量的独立影响比在贫营养的抚仙湖中更强(分别为15.46%和10.39%),上行效应对象鼻溞生物量的影响在抚仙湖要明显强于滇池(分别为69.74%和19.67%),而在滇池上行与下行效应的相互作用强度明显强于抚仙湖(分别为42.12%和3.46%).结果表明随着湖泊营养水平的升高,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在2个湖泊中均显著增加,而外来鱼类(如太湖新银鱼)的引入和经济鱼类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造成了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降低和个体减小.但在快速富营养化的滇池,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随营养水平的变化出现较强的依赖性,而在总体处于中-贫营养水平的抚仙湖中此相互作用较弱.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水平的大型湖泊中,营养水平的变化幅度可以导致鱼类捕食压力的差异性变化,指示了对鱼类捕食压力的评价和浮游动物长期变化的特征分析需要考虑湖泊的营养水平与富营养化过程的差异.总之,富营养化和外来鱼类的引入导致了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快速响应与结构变化,因此对高原湖泊的生态修复需要考虑湖泊营养水平对生态系统结构与食物链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利用北天山中段最新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通过整理计算平差,绘制该地区半年和一年尺度的重力场变化图像;选取横跨北天山中段乌鲁木齐、独山子两条测线,并分别绘制其重力剖面变化图;结合北天山中段地区动力构造环境,剖析该地区重力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北天山中段地区重力异常变化值不大,重力变化等值线图和剖面变化图均能较好地反映重力场随时空变化特征;北天山中段动态重力变化特征基本反映了该地区动力构造运动的外部环境;研究区域内的重力场空间格局分布特征较清晰,其重力变化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山体和盆地之间的重力变化具有显著差异,山体与盆地边缘正负重力变化交替出现,且变化相对较平稳。  相似文献   
74.
利用喀什-乌恰交汇区2004—2010年间的ENVISAT ASAR数据,采用层叠InSAR技术获得了喀什-乌恰交汇区地壳垂直形变速度场,并结合研究区GPS观测数据结果,分析了喀什-乌恰交汇区地壳形变特征。结果显示,喀什-乌恰交汇区地壳垂直形变速率约为?1—2mm/a,其中,乌恰南边的山区形变量最大,形变速率达到2mm/a,是整个研究区中隆升最明显的区域;而喀什、阿图什一带形变量比较小,基本在0—1mm/a。卡兹克阿尔特和阿图什南翼断裂为乌恰以南的隆升区域到喀什、阿图什垂直形变平稳区域的梯度带,这个区域吸收了1—2mm/a的垂直形变能量和7—9mm/a的水平形变能量,是喀什-乌恰交汇区中主要的地壳形变能量消耗地带。  相似文献   
75.
胜利油区奥陶系包括中、下奥陶统,主要为蒸发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碳酸盐岩,厚度约500~700n,;烃源岩主要包括暗色灰岩、泥灰岩、豹斑灰岩等,厚度一般在250~300 m,以Ⅰ型或Ⅱ,型干酪根为主,处于高成熟阶段。研究区分为北区、西区和东区三个单元,寻找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以西区为最有利区。选取0.1%作为本区碳酸盐岩烃源岩残余有机碳含量的下限,则西区(均在0.16%以上)和北区(普遍大干O.1%)均为有效烃源岩,而东区(0.06%~0.09%)为非烃源岩。西区发育有较多相对完整的背斜或鼻状构造,盖层条件也相对较好;用有机碳法估算,全区原生油气资源潜力总量为77×10~8t,以西区潜力最大,约占67.5%。  相似文献   
76.
EOF在广西春季降水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OF方法对广西1961~2003年春季(2~4月)降水进行分析,得出广西降水一致性即旱或涝为春季主要降水类型与桂北-桂南和桂东南-桂西北反位相型。依此广西春季降水可分为桂东北、桂东南和桂西三个区。利用第一时间系数、67个站平均降水距平值和正负距平站数三种方法统计出广西春季历年的旱涝年,1961~2003年期间存在11a涝和14a旱。在降水异常年里桂东南降水变化最大,其次为桂东北,变化最小为桂西。  相似文献   
77.
1工程概况引松(松花江)入长(长春市)马家取水泵站水下输水管线锚固工程,是在取水戽头已成功下放到江中心。输水自流管线也已铺设完毕的情况下,为防止自流管线水中部分在排空检修时钢管浮起,采用固定带将钢管与河床玄武岩锚固在一起的工程,即要在完整的玄武岩河床...  相似文献   
78.
本文通过对南非水资源相关立法的梳理,总结了南非水资源所有权所经历的非洲本土习惯法、罗马法传统、河岸权制度,水权阶段、水资源国家所有等不同阶段.对南非用水类型以及水权来源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南非的水权登记目的、登记的情形、登记义务人、登记内容、登记效力等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南非水权确权的内容、程序、支撑手段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我国水权登记制度的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9.
自然资源是重要的国家资产之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是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国际上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方面有一些相对成熟的值得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需要建立在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登记、用途管制、资产核算等综合性的制度基础之上;需要建立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通用规则;需要根据资源类型构建多元化的自然资源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出租、出售、资源股份、国家经营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式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80.
地理国情普查是摸清我国国情、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GIS技术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管理以及特有的空间分析能力使其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ArcGIS软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ArcGIS软件在地表覆盖、地理国情要素采集、遥感解译样本制作和元数据制作方面的应用以及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以后更广泛地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