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79篇
测绘学   218篇
大气科学   281篇
地球物理   339篇
地质学   546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2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总被引:68,自引:5,他引:63  
刘彦随  陆大道 《地理学报》2003,58(3):381-389
根据1997~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典型调研资料,在分析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内涵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省区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及其调整区域效应进行了评价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全国80%的省区能够立足当地比较优势,农业结构调整有序展开,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产业带新格局初步形成,特色农业产值增长率达3.1%。但区域效应差异也较为明显,总体上是北方优于南方,黄河流域优于长江流域,传统农区优于一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与调整效应匹配较好的省区有蒙、吉、豫、鲁、琼、陕、甘、宁、新和藏,匹配较差的省区有京、津、黑、鄂、桂、青。区域政策调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12.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总被引:106,自引:22,他引:84  
陆大道 《地理研究》2003,22(3):261-271
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区域层面上的反应,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所形成的新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传统因素的作用就逐渐下降。经济国际化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等都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性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严重倾向:大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一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部分高速增长地区的环境状况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813.
Through high-resolution research of sedimental chronology and the sediment environmental indexes,such as graininess ,minerals,magnetic parameters,pigment content organic carbon and chronology in Ds-core and Ws-core in Nansihu Lake,the authors analyze the formation cause of the Nansihu Lake and its water environmental changes,Historical documents are also analyzed here in order to reach the conclusion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the Nansihu Lake came into being about 2500 aBP and its evolution success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In this evolution process ,several scattered lakes merge into one large lake in the east of China,This process is distinctively affected by the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the excav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and other human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814.
基于ArcView的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帅向华  成小平  姜立新 《地震》2001,21(4):94-99
介绍了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架及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该系统以ESRI公司的ArcView为GIS开发平台,是基于中国大陆尺度的以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服务的GIS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815.
国家防震减灾指挥中心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作为领导和专家共同迅速有效处置地震应急事件的工作平台,该中心是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的主要工作场所。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包括指挥中心机房、指挥大厅和辅助工作区三部分。指挥中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了计算机系统、网络、通讯、声像、供电、空调、投影显示、GIS技术应用、数据库、软件开发、机房建设等。可对抗震救灾工作快速作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816.
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标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监测要求精度最高。本文介绍了北京地面沉降站内,监测配置和基岩标、分层标孔的结构设计,施工特点,以及适用于冲洪积平原的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17.
通过对环绕聂荣微陆块分布的晚白垩世—古近纪砾岩层的沉积特征和砾组特征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情况,阐述了砾岩层的性质、成因、来源、搬运方式及其所反映的构造背景等。研究表明,本套砾岩层为近—中距离搬运的冲洪积作用的产物,砾岩层砾石成分复杂,含量各异,分选性好,其古水流呈现单一水流特征,水动力条件相对较稳定,砾性和砾向分析指示砾石主要来源于聂荣微陆块、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及其周边高山地区,反映冲积为主、洪积为辅的山前或山麓水系分布的沉积特征。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晚白垩世时期,聂荣微陆块北部地区发生隆升,形成东北高西南低的古地理格局;进入古近纪时期,在继承先前的古地理构造格局基础上,测区整体隆升。由此推断,晚白垩世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遍布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北地区,古近纪时期青藏高原整体发生隆升。  相似文献   
818.
"马老太太住院了,听说病得厉害,现在还昏迷着呢!"国土所所长曹大姐听到这个消息急坏了,她知道马老太太老伴去世早,膝下无儿无女,家里就她一个人。马老太太是社区的低保户,就住在国土所旁边,平日里开一个小杂货铺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819.
分析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得到几点结论性认识:1)从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期的时间韵律特征和第5活动期的持续时间、地震次数等指标来看,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第5活动期已经结束,2018年、2019年吉林松原5.7级、5.1级地震,或标志着中国东北地区进入了第6活动期。2)2013~2019年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主体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2个地区具有以大兴安岭与松辽盆地的分界线为轴迁移对跳的活动特征。分析5组迁移对跳轨迹认为,未来的地震具有向大兴安岭地区迁移的可能。3)以松辽盆地南缘为界,形成中国东北地区成对地震与非成对地震活动的分界线。1900年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的成对地震主要发生在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成对地震时间间隔为0.1~37.0个月,距离间隔最远至309.0 km,震级差最大为0.7级。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共发生27次5.0级以上地震,其中24次地震具有成对活动性质,成对地震发生率约为89%。成对地震中,发生在松辽盆地的占71%,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占29%。成对地震活动规律在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具有普适性特征,可作为该区域的预测指标。4)对比2013~2015年和2015~2018年中国东北地区的面应变率结果可见,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位于松辽盆地中部,这个区域也是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未来仍需关注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5)松辽盆地仍将是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  相似文献   
820.
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入了"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场"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的涵义及其概念。以漳州研究区试验结果为例,应用相关关系法有效地确定了土壤生态地球化学基准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