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钱维宏 《气象科学》1989,9(2):202-206
本文定义低空急流轴为一最大风速矢连线。由定常的涡度方程和连续方程导出了描写低空急流附近垂直运动的公式,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后我们发现,上升运动区位于急流的左侧,左后方和右前方,并且这些地方有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82.
TROPIC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ime series of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anomaly,covering the eastern(western)equatorial Pacific,central Indian Ocean,Arabian Sea.Bay of Bengal and South ChinaSea(SCS),have been analyzed by using wavelet transform.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sameinterdeeadal variability of SST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and tropical Indian Ocean,and also show thatthe last decadal abrupt change occurred in the 1970s.On the interannual time scale,there is asimilar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mong the equatorial central Indian Ocean and the adjacent three seabasins(Arabian Sea.Bay of Bengal and South China Sea).but the SST interannual changes of theIndian Ocean lagged 4—5 months behind that of the equatorial central-east Pacific.Meanwhile,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long-range change between SST anomaly and Indian summermonsoon rainfall in recent decades have been explained and analyzed.It indicates that there existeda wet(dry)period in India when the tropical SST was lower(higher)than normal,but there wasa lag of phase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83.
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和Lanczos带通滤波对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逐日降水和经大气变量物理分解后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分析,研究1998年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强降水期间大气低频扰动场的显著特征。结果表明: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8月前为降水多发期,更是暴雨频发期,强降水主要存在两种低频振荡,1—4月主要以12—24d低频振荡为主,6—8月以30—60d低频振荡为主;850hPa自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附近东移的12—24d低频扰动气旋或反气旋与1—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强降水有关,而自日本本岛南部海面西移的30—60d低频扰动气旋或反气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5—8月的强降水有关。12—24d的低频扰动位势高度场垂直结构具有斜压性,中心轴线向西倾斜;而30—60d的低频扰动位势高度场垂直结构与其不同,具有正压模态。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1—4月强降水的大气低频扰动最强信号位于925—850hPa附近,分别来自于青藏高原东侧和中高纬地区;而引发5—8月强降水的大气低频扰动最强信号多位于850—500hPa附近,分别来自太平洋中东部和赤道附近。  相似文献   
84.
我国气候振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旱涝36年周期振动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关系,得到结论: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时,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时,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偏多。本文还对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关系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5.
如何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维宏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5):1532-1540
从理论上探讨如何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巧.气候包括以小时为基本单位的昼夜循环、以日为基本单位的年(季节)循环、年代际循环和世纪循环等时间尺度的变化.这些气候变化存在确定的外强迫,是可以被认识和预报的.相对气候昼夜循环和年(季节)循环的偏差是天气尺度扰动.天气尺度的瞬变大气扰动可引发极端天气事件.有技巧的天气预报正是要通过天气尺度大气扰动信号,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预报出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相对气候年代际和世纪循环的偏差是气候异常,有技巧的气候预测正是要预报出这种异常.距平天气图会大大提高短期和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的技巧,距平数值预报模式的研制也会加快提高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技巧.  相似文献   
86.
本文应用两层位势涡度方程模式,模拟了在青藏高原和范围同它相当的热源场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扰动对对流层大气环流的影响。按热源区的地理位置分三种情形:一是与大地形重合,相当于高原热源;二是与大地形错开,相当于西藏东南—孟加拉热源;三是位在大地形以东,相当于黄海—日本热源。模拟得出的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的建立和季节性迁移,以及下层气旋系统及其切变线的主要特征,基本上反映出实际存在的天气学事实。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亚洲大气环流由冬到夏的季节变化过程,除了要考虑大地形的动力学效应外,下垫面的加热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加热场的三个热源区在环流季节变化过程中具有各自不同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87.
南半球大陆及岛屿的分布与地球自转长期减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维宏 《地质科学》1992,(3):305-308
从南半球大陆的海岸边缘关系,说明南半球古大陆曾位于南极附近。在地球自转减慢的附加力和 Coriolis 力的共同作用下,南半球古大陆发生了向赤道的漂移。  相似文献   
88.
钱维宏  李立  王绍武 《大气科学》1998,22(3):257-264
针对Zebiak-Cane耦合模式的模拟风场与观测存在的明显差异,本文用引进Hadley环流异常改进的Zebiak-Cane模式作了ENSO循环的模拟,发现改进的模式不但风场的模拟更接近于观测,而且1992~1993年的海温异常预报也与观测一致。  相似文献   
89.
亚洲夏季风爆发的深对流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钱维宏  朱亚芬 《气象学报》2001,59(5):578-590
文中应用NOAA卫星反演的1980~1995年候平均对流层上部水汽亮温(BT)资料、向外长波辐 射(OLR)资料和美国NMC全球分析850 hPa风资料与美国CMAP降水资料作了对比分析,发现B T能够较好地反映中低纬度地区的深对流降水,偏南风场辐合区与深对流降水有比较一致的 关系,而OLR不能反映热带外地区的对流降水。BT资料所具有的这一特征可以应用于亚洲夏 季风爆发过程的深对流特征分析。BT描述深对流的临界值是244 K。亚洲季风区是全球深对 流季节变化范围和强度最大的地区。赤道外地区的夏季风爆发可以定义为来自热带地区深对 流的季节扩张。中南半岛上的夏季风对流发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华南前汛期深对流是 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第28候,南海夏季风的突然爆发在降水、风场和卫星反演 的深对流特征上都有明确的反映。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印度夏季风对流由南向北逐渐爆发, 青藏高原东侧和中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对流向北推进早于中国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90.
中国冬半年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前期信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宗婕  钱维宏 《大气科学》2012,36(6):1269-1279
大气变量物理分解的方法应用于寻找中国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前期信号。1960~2008年的冬半年期间, 总数115次强的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对流层低层出现了天气尺度温度的负值扰动, 而在对流层中高层至平流层出现了天气尺度位势高度的负值扰动。其中, 112次事件分别在850 hPa和300 hPa上出现了温度扰动负值中心和位势高度扰动负值中心。追踪850 hPa层的温度扰动能够提前5~9天预示中国区域持续性低温事件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