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336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61.
叶片、水果等农作物样品经高温灰化后与石英混合,采用粉末压片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样品中的钙钾钠铁等九种元素。该分析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农林业的生产和科研需要。  相似文献   
62.
利用信江流域梅港水文控制站1953—2011年径流量观测资料和11个气象站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对信江流域径流量年内、年际变化的不均匀性、长期趋势、周期变化,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信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缓慢增大趋势,但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振荡周期明显,年际变化的主要周期为6—8 a,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周期为准22 a,在20世纪70—90年代最明显。年流量以主汛期(4—6月)为最多,春、夏季(3—8月)径流变差系数小,水量稳定,冬季变差系数大,水量不稳定。流域径流量与气候因素中的降水、蒸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人类活动中的城镇化、经济、人口等因素对径流变化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3.
<正>2013年10—12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前高后低,降水前少后多,日照时数偏多。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秋季持续少雨,鄱阳湖水域面积为近10 a同期最小;12月出现同期罕见大范围暴雨。1气候概况1.1气温。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3.9℃,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2℃。其中赣北13.6℃,偏高0.4℃;赣中13.6℃,偏高0.1℃;赣南15.0℃,偏低0.2℃。10—12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20.0、14.5、7.2℃,与常年同期相比,10、11月偏高0.5、0.9℃,12月偏低0.8℃。1.2降水。10—1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99.8 mm,较常年同期平均偏多9%。各地降水分布不均,赣北大部偏少,赣中、赣南偏多。10—1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9.1、94.8、85.9 mm,10月偏少70%、11、12月偏多33%、80%。1.3日照。10—12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485.9 h,较常年  相似文献   
64.
<正>2014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略多、日照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4—6月中南部气温异常偏高,5月暴雨、强降水过程频繁,导致局部灾情较重。1气候概况1.1气温。4—6月全省平均气温为22.9℃,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7℃,为历史同期第6高位。4、5、6月全省平均气温分别为19.6、22.7、26.3℃,较常年同期相比,4、6月偏高1.6、0.5℃,5月持平。  相似文献   
65.
钟长汀  邓晋福  万渝生  涂伟萍 《岩石学报》2014,30(11):3172-3188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沿固阳-武川断裂带南侧发现一条古元古代花岗岩岩带,由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角闪二长花岗岩组合构成.本文对其中典型代表厂汉脑包石英闪长岩、常福龙闪长岩和口子村角闪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上,石英闪长岩具有埃达克质花岗岩的特点,为低硅埃达克质花岗岩;大部分闪长岩具有赞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部分具Closepet花岗岩特征;角闪二长花岗岩则全部具有Closepet花岗岩特征.根据锆石SHRIMP U-Pb定年,它们形成于2416~2435Ma之间,并遭受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改造.表明在该区古元古代早期真正意义的板块构造已起作用,从岩浆演化的角度说明前寒武纪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66.
东升庙矿床是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山成矿带上最大的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含矿岩系是狼山群第2岩组。通过对矿区地质现象的野外观察和钻孔样品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国际上同类矿床最新研究进展,对东升庙矿床主矿体的成矿过程提出了新观点。岩、矿石样品的岩相学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岩段的岩、矿石有不同的组构特征:第4岩性段中部菱铁矿矿石为典型的细粒镶嵌结构和块状构造,具明显的化学沉积特征;第4岩性段底部②号矿体中的闪锌矿矿石具半自形-它形晶粒结构或溶蚀结构,多为角砾状构造或块状构造,有明显的充填-交代现象;第3岩性段以绢云石墨片岩为主的黑色岩系网脉状矿化普遍,常见后期热液充填现象。岩矿石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菱铁矿矿石和闪锌矿矿石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富集特征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能具有同一物质来源。而第3岩性段的绢云石墨片岩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富集特征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能是多期热液活动作用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②号主矿体硫化物矿石中不但发现有来自于矿体下部的有一定磨圆度的绢云石墨片岩碎屑角砾,还有一些来自上部围岩的含炭质白云大理岩角砾。此类碎屑角砾可能是交代残余或者交代过程中垮塌的产物,无法用同时沉积解释。综合分析认为第3岩性段的网脉状矿化是后期热液充填的结果,而第4岩性段底部的②号矿体是含矿热液选择性交代碳酸盐地层而成矿,菱铁矿矿体是富铁热液运移到海底后沉积生成。相对于传统的喷流沉积成矿方式,本文认为交代作用对东升庙主矿体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7.
贵州省瓮福磷矿沉积环境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瓮福磷矿沉积的有利场所是潮下海湾浅滩环境,而不是潮坪。海湾的大小又控制着矿床的规模,海滩能量的差异影响着磷矿石的不同结构成因类型。矿石的结构,从凝胶―细砂屑与砂屑颗粒由细变粗;岩石的颜色由灰褐、黑色(多陆屑、富有机炭及黄铁矿)变为浅灰、灰白色;矿层中P2O5含量随之渐增,而且CaO含量变化与P2O5含量变化同步,说明水动力条件由弱渐强,反映了沉积环境由潮汐作用为主的海湾环境。为此,陡山沱组以浅水碳酸盐优势岩相的地层条件是成磷的前提;温暖、干燥的古气候提供了有利于磷质的析出及沉积;适宜的海滩古地理环境提供了最佳的成矿场所;"黔中隆起"的古构造条件是磷矿的分布及富矿形成的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8.
针对多尺度格网数据访问效率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格网空间索引的多尺度格网数据索引编码体系。该索引编码有着较高的编码和访问效率,能较好地满足多尺度格网数据分析时的效率需求。  相似文献   
69.
四川沐川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出露广泛,开采技术条件好。采集11件玄武岩岩芯样品进行地球化学、薄片鉴定和拉丝试验等测试分析,从化学成分、岩石组构和拉丝工艺等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纤维用玄武岩原矿的初步评价。结果显示,玄武岩样品w(SiO2)为47.15%~51.35%,w(Al2O3)为10.52%~14.30%,w(Fe2O3)为2.42%~7.56%,w(FeO)为6.02%~9.26%,w(CaO)为4.20%~8.88%,w(MgO)为3.26%~5.25%,全碱w(K2O+Na2O)为3.29%~5.66%,w(TiO2)为2.78%~4.94%。玄武岩类型包括致密块状玄武岩、含杏仁状玄武岩和杏仁状玄武岩,均属碱性—亚碱性过渡系列岩石,岩石结构主要为拉斑玄武结构和粗玄结构。6件致密块状玄武岩均能连续拉丝成功,其化学成分稳定和析晶上限温度为1 270℃,应优考虑其作为连续纤维用玄武岩原矿;2件含杏仁玄武岩均能连续拉...  相似文献   
70.
在简要回顾GIS软件和组件式GIS的发展之后,经过对比分析,提出同时支持两大主流开发平台——.NET和Java EE是新一代GIS组件的必然选择,并对可能实现的几种模式加以讨论.提出基于“共相”思想的C++扩展模式是最为彻底和完关的解决方案,最后介绍在“共相”思想指导下的新一代组件式SuperMap GIS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