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327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通过对厦门市1989年、1993年、1997年TM遥感影像和2003年ETM+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统计,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矩阵等对1989-2003年厦门市湿地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主要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3年间,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比较利益的驱动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影响,水库水塘、养殖、滩涂等湿地类型被非湿地侵占;养殖面积从1989年的4230hm2持续增加到2003年的9768hm2,主要是通过占用非湿地、滩涂、盐田和水库水塘增加的;红树林面积大幅度减少,从1989年的84hm2持续减少到2003年的17hm2,主要是由于养殖、非湿地的侵占以及遭受破坏变为滩涂。  相似文献   
52.
宗地空间变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地是地籍管理中基本的空间单元,是由界址线和界址点组成的独特的空间实体。宗地 的图形变更是地籍信息系统中实现地籍变更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宗地变更的空间过程可 以分为分割、合并、混合分并、界址调整等几种类型,经过宗地图形变更以后,父宗地 消亡,新宗地产生。凡是与子宗地之间在空间上存在交叉或包含关系的父宗地,就是子 宗地的历史宗地。本文详细分析了宗地图形变更的过程规律,为地籍信息系统实现地籍 图形变更以及历史宗地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3.
陆相湖盆生物类脂物早期生烃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临清坳陷东部和苏北盆地为例,从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烃类和显微组分生源构成剖析入手,揭示藻类生物类脂物和高等植物蜡质混合生源输入,是陆相半咸水-咸水湖盆低熟油生烃母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4.
钟永新 《贵州气象》1995,19(5):34-35
目前地面气象观测是以精确数学及经典二维逻辑作导向的。本文通过模糊集合率揭示地面气象观测的模糊性,结合模糊逻辑出处理模糊气象要素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55.
东海西湖凹陷早第三纪烃源岩生烃组分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岩石学分析方法,结合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剖析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早第三纪烃源岩。该烃源岩富镜质组,贫惰性组,含一定数量的壳质组和腐泥组(10%~30%)。壳质组+腐泥组含量与氯仿沥青、总烃和有效碳等参数密切正相关;树脂体和孢子体+藻类体分别是早期生烃和晚期生烃的重要组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湖凹陷烃源岩的生烃模式。  相似文献   
56.
廷贾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西南部地区的廷贾断裂是一条位于南沙地块和曾母地块之间的巨大走滑断裂,在重力、磁力异常和地震反射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反映,沿断裂带发育有火成岩。廷贾断裂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其走滑性质,其走滑方向随着南沙地块、曾母地块和婆罗洲地块三大块体的相互错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在渐新世、中新世和中新世末期-第四纪,由开始的右旋变为左旋,然后又变为右旋。廷贾断裂的掀斜作用使曾母盆地和文莱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而  相似文献   
57.
序言环形影象又称“环状特征”(Circular feature)或“环状构造”(Circular tectonic),系各种遥感图象中的环状色调和形状异常.因为它常常是某些地质实体的地面表征,又往往与一些内生金属矿床相关,所以受到国内外遥感地质工作者的注意.尽管形成环形影象的因素很多,然而在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它们无疑主要是特定地质作用的结果,并显示出相应的成矿意义.鉴此,我们利用陆地卫星的黑白图象、假彩色合成图象、密度分割图象及黑白航空象片,对  相似文献   
58.
西部山区城镇建设中的泥石流问题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山区城镇将得到快速建设与发展。在建设和发展中泥石流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部下,减轻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成为山区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课题。论述了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分布及其危害,分析了在大开发中山区城镇泥石流的发展趋势。详细剖析了山区城镇原有泥石流防治工程遗留问题、旧城镇改建和扩建以及交通线路建设中将遇到的各类泥石流问题,在充分认识泥石流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土木工程控制泥石流和以生物工程改善流域环境与包括泥石流预警报、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灾情预估和临灾预案等内容的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相吉合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9.
珠江口盆地沉降史定量模拟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Petrosys盆地模拟系统,定量和动态地模拟了珠江口盆地三个主要坳陷的沉降过程,论述了沉降速率的变化与生储盖发育之间的关联,认为珠江口盆地构造沉降史具有幕式、多阶段变化的特征。盆地第一幕和第二幕沉降是盆地发育的主要时期,奠定了盆地的构造格架,形成了盆地主要的沉积地层和油气资源。第三幕沉降为盆地的改造和完成阶段,是盆地区域盖层发育的主要时期。  相似文献   
60.
初论塔里木盆地砂岩储层中SiO2的溶蚀类型及其机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显微镜观察,塔里木盆地砂岩储层中SiO2溶蚀分为石英颗粒边缘溶蚀、次生加大边溶蚀和交代溶蚀。通过对石英颗粒和加大边溶蚀特征及其与粘土矿物组合、与碳酸盐胶结、与古油藏破坏以及现今油田水中Si离子含量等关系的综合研究,这些SiO2溶蚀可能存在两种机理:碱性环境下的SiO2溶蚀和有机酸(烃类微生物降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有机质成熟产生的有机酸)引起的SiO2溶蚀。第一种溶蚀类型较普遍,但程度微弱;第二种溶蚀类型主要发生在古油藏破坏和有机质成熟过程中,这种溶蚀较强烈但很局限。SiO2的溶蚀作用可以为油气提供一定量的储集空间,这对于深埋的时代较老的志留-泥盆系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在古油藏中尽管烃类已经充注储层孔隙,但只要孔隙中存在有机酸或碱性孔隙水,SiO2的溶蚀和石英次生加大的胶结等作用仍可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