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21.
利用结构抗震验算的思路,计算在大震作用下楼房的弹塑性变形,进而确定结构薄弱层,然后根据震害等级与结构层间相对变形的统计关系,确定房屋的破坏状态。  相似文献   
22.
利用网络分析法研究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对策,找出已建城市生命线网络系统抗震加固的最优决策方案,以求用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23.
对震害预测了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以地震预报为基础的震害预测概率法,阐述了该方法的意义和思路,并利用此方法对清徐县各乡镇进行了经济损失预测。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忻州市历史地震震害,给出了忻州市城区的房屋建筑,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结果,次生灾害分析预测结果,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预测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25.
在中国大陆2001年以来发生的数次5级以上地震前,山西侯马数字化形变台的波形记录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就此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强震前的预滑移可能产生这种长周期的形变波,它们对大震预报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6.
山西数字化形变台对海洋地震的映震能力及预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地的一些海洋地震发生前,侯马等数字化形变台的波形记录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就此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强震前的预滑移可能会产生这种长周期的形变波,它们对海洋地震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7.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梯级电站系统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梯级开发的大坝场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其工作步骤仍然与单个坝址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步骤相同,并没有考虑不同坝址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不同坝址地震危险性的相关性以及梯级开发的一系列大坝中任意一个大坝的破坏对整个梯级电站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所以在梯级电站系统安全性评价中,考虑系统整体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渡河流域梯级开发的8座水电站为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梯级电站系统整体的危险性.此研究可以为梯级电站系统的抗震设防和制定防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强震前震源系统的调制比rm和调制比异常面积Srm随时间变化的起伏加剧现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得到下列研究结果:(1)强震前近源区以及中强震前近源区大多出现调制比rm的起伏加剧,并大多在起伏频次达三次时有大震或中强震发生。(2)大多数中、强地震前rm异常面积Srm围绕震源区呈现由小至大、由大至小的过程,因此引入最小异常面积Srm和最大异常面积Srm之比γ作为中、短期预报指标,根据统计得到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29.
利用门限自回归原理对山西地区未来地震活动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山西地区至2000年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的震级为ML5.3,而1997年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为ML4.1。认为,在该区未来几年内发生MS≥6.0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30.
叙述了对1999年11月1日山西大同-阳高Ms5.6地震的宏观考察情况,确定了宏观震中的烈度,圈定了Ⅶ度、Ⅵ度、Ⅴ度烈度区的范围。指出极震区呈椭圆形,长轴北西向,长9.6km,短轴北东向,长4.2km,面积约32.0km^2。阐述了震前宏观异常现象及震区的地质构造环境,得出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团保断裂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