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郭斌  张政 《四川气象》1998,18(3):37-40
本文提出一种牧业年景的非线性动态预测方法,其特点是考虑了预报因子的突变性和回归 非平稳性。对川西阿坝州1977-1996年牧业牲畜死亡率的时间序列进行了模拟预测,数值实验结果说明,这种方法的预测准确性经一般线性统计方法要好。  相似文献   
22.
郭斌  康宁 《四川气象》2003,23(2):40-42
在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平台上,使用VISUAL BASIC6.0开发程序系统实现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自动化分发,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的服务配置介绍和程序源代码分析自动化分发系统建立的主要思路及重要通用过程,为预报服务产品的自动化分发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3.
本文就利用CorelDraw9.0编制《苏州市市区地图》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4.
王娟  何慧娟  董金芳  郭斌 《中国沙漠》2021,41(6):213-22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指标,是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用来较客观地评价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可持续性。利用MOD17A3HGF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应用变化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探讨了2000—2019年黄河流域NPP(以C计量)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并对影响NPP的自然因子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NPP整体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流域平均年NPP为281.39 g·m-2,变化范围为270—347 g·m-2,增速为5.75 g·m-2·a-1。流域NPP显著增加的区域占整个流域面积的99.53%,空间分布呈西北低东南高的趋势。(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植被NPP年平均值差异较大,林地是对该区域植被NPP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3)NPP与海拔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NPP与气温、降水显著正相关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23.20%和44.17%,自然驱动因子中海拔、气温及降水对植被NPP的驱动作用差异明显,降水>气温>海拔,各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  相似文献   
25.
文中介绍了由新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EO-17研制的非离子型润滑剂——PAL钻井润滑剂的性能特点、作用机理及其在钻探、石材加工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6.
甘肃灵台黄土剖面记录地球磁场长期变化的可靠性探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甘肃灵台黄土/古土壤序列黄土层L1以及古土壤层SO和S1进行的较为详细的古地磁和岩石磁学研究表明:该剖面黄土剩余磁性在锁定过程中受到的平滑作用不大,因此能够记录百年尺度的地球磁场长期变化;而古土壤剩余磁性则受到强烈的平滑作用,不能记录百年尺度的地球磁场长期变化.在此基础上,对黄土层L1记录的地球磁场长期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实了Mono Lake和Laschamp漂移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相似文献   
27.
完善的制度和良好的机制是市场与事业兴旺的根本保障。日照市在城市土地资产经营中,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目标,从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入手,促进了土地资产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增值,为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1垄断土地市场建立需求新机制土地供  相似文献   
28.
郭斌  王斌  张月辉 《华南地震》2013,(4):97-105
对下扬子地区与琉球岛弧、日本岛弧、喜马拉雅碰撞带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和不同区块之间地震活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地质构造、岩石圈结构、运动学特征等探讨了下扬子地区中强震发生的动力学背景。研究结果表明:下扬子地块与琉球岛弧带应变释放过程趋势一致;下扬子地区中强震与琉球岛弧带强震相关性较好:受琉球岛弧带发生强震影响,在6-8年时间范围内下扬子地区发生中强震概率较高:从更长远时间来看。下扬子地区中强震和构造应变主要受西太平洋板缘俯冲构造运动影响。  相似文献   
29.
以北京东北3个区(县)为例,利用从1996年和2005年TM影像中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参照3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对比研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996—200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十分剧烈。耕地变化最明显,共减少264.38 km2,水域和未利用地分别减少72.19,0.17 km2,林地、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则分别增加63.76,19.94,253.05 km2。(2)区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6—2005年呈下降趋势,依据3种价值系数计算分别下降5.22,3.68,36.49亿元,且离城区中心越远,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越快。(3)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水域面积减少是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0.
内蒙古狼山山前台地成因及其新构造运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狼山地处阴山造山带西段、河套断陷带的西北缘,晚新生代以来狼山山前断裂广泛发育、构造抬升强烈。研究晚更新世以来狼山的构造隆升对深入了解河套断陷带的形成演化机制及其隆升过程对河套盆地古地理格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狼山山前翁格勒其格和乌兰敖包台地的沉积学、地貌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T1台地形成于47.4 kaB.P.,其沉积物为晚更新世河套古大湖沉积;T2台地形成于69 kaB.P.,其沉积物可能为黄河流经狼山山前的冲积物。台地特征的分析显示,狼山山前台地主要由构造抬升形成,两级台地记录了狼山晚更新世晚期(Qp3-2)以来的构造隆升过程。69 kaB.P.到47.4 kaB.P.翁格勒其格和乌兰敖包地区的隆升速率分别为1.34 m/ka和1.25 m/ka,47.4 kaB.P.以来分别为0.81 m/ka和1.18 m/ka,狼山南段(翁格勒其格地区)构造抬升有减小的趋势。晚更新世晚期(Qp3-2)以来由于狼山的快速隆升,导致黄河河道不断东迁,河套平原的古河道是其迁移的证据。狼山山前湖岸阶地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晚更新世晚期河套地区发育统一古大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