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郭增建 《地震工程学报》2018,40(S1):239-241
对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2004-2014这10年历年集体会商并上报中国地震局和全国会商会的书面预测意见做一回顾总结(重点是7级和7级以上地震),以作为今后预测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82.
地震社会学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地震危险度感觉的三要素是;可预报的地震的摧毁程度,预报意见的准确度以及所预报的地震来临的迫切程度。这三要素既是地震预报问题,同时也是在地震社会学问题密切相关的。今后要研究多种严重不利因素与地震问题重合下的地震社会学问题。  相似文献   
83.
季风系统振荡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现了中国不同年份8级大震发生日期之间的倍九天时间间隔,对于陕甘宁地区7级以上大震的类似时间特征也被发现了。这种时间间隔可能是不同年份相同季节具有倍九天时间间隔的季风振荡触发大震形成的。  相似文献   
84.
地震时地表产生断层错动的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5.
根据某些作者的研究,我国境内的地壳承受着来自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因之我国大范围地壳内存在着强大的水平应力场。但另一方面地壳下方上地幔中物质的重力分异和热膨胀等也给上覆地壳施加垂直向的力。这两种力在地壳中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我国地壳内的地震活动性。本文拟从这个观点讨论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以及某些地震预报问题。但所述的很多论点尚属初步探讨,极不成熟,希望引起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86.
郭增建 《地质论评》1964,22(6):469-470
地震资料是阐明现代地质构造运动的依据之一,近年来它愈来愈引起我国地质学家的重视。但是在某些文章中,对于地震资料的引用,却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在这方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着法,向有关专家请教。 (一)黄汲清先生在他1962年所写的题为“从多旋迴构造运动观点初步探讨地壳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7.
正当举国上下向“四化”进军的时候,也正当我国的地震科学飞跃发展的时候,我国地震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与世长辞了。终年七十九岁。李善邦先生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我国的地震科学事业。在旧社会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在鹫峰  相似文献   
88.
大震前予位移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地震予报来说,前震和予滑是大多数前兆的物理基础。由于许多大震前其前震并不很发育,所以不易被觉察。正是这类地震常造成巨大伤亡。为了予报此类大震,予位移(称予滑或震前蠕滑)的研究就很重要了。本文拟对予位移的研究作一些回顾,并进一步讨论予滑所引起的应力场以及发射长周期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9.
从震源孕育模式讨论大震前地下水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 大震前地下水的变化是地震预报的手段之一,由于它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掌握,所以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但是地下水变化的原因却很复杂,所以有必要搞清地下水变化的特征与地震的关系,即哪些有关,哪些无关。对这个问题,除了对水文地质条件、旱涝、气压变化、涨河、灌溉、人工用水以及潮汐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外,还必须将地下水的变化与震源孕育的模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本文主要是根据文献[3]中所介绍的一种震源孕育模式,结合具体的地震实例来探讨大震前地下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0.
纬向带在大震预报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纬向带在8级大震预报中的意义.论证了这些纬向带具有地球深部的背景.在它们与一些弧形构造和V形构造交会的部位易于发生8级大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