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松辽盆地白垩系非海相沉积层序模式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本文阐述了层序地层学在松辽盆地应用的主要依据,总结了白垩系层序地层的基本特征。归纳出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在岩芯中层序边界附近见古土壤或根土层、河床滞留砾岩、水进滞留砾岩、水下滑塌、钙质结核及相突变现象,层序边界之上覆盖风暴岩、三角洲前缘席状流沉积、冲积扇、鲕粒灰岩、生物屑灰岩、物性良好的砂岩和火山岩。层序边界的测井响应特征为退积/前积渐变型、退积/加积突变型、加积/前积型、前积/前积型等。在地震剖面上,层序边界处见削截、上超、顶超等反射结构。根据地震、测井和岩芯资料的综合解释,重点论述了主要含油层系的体系域特征,由此提炼出松辽盆地白垩系层序地层理想模式。低水位体系域由滞后平衡表面之下的冲积扇、河口砂坝、“下切谷”充填物、滑塌、碎屑流沉积、浊积岩及三角洲前缘席状流沉积组成;水进体系域发育风暴岩、砂滩、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叠层石和碳酸盐浅滩;典型的密集段形成于海泛期,赋存于水进体系域顶部和高水位体系域底部;高水位体系域主要有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体系组成。经对比,松辽盆地与海相基准面变化的二级旋回趋近,但三级旋回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天然气动态机制及深部气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位于大庆长垣的喇、萨、杏油田气油比持续升高,且气油比、CH4含量(干燥系数)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油田唯一的气顶并不位于构造的最高部位,天然气中CO2碳同位素值显示为基底碳酸岩热解成因。这些现象表明长垣内部天然气处于非稳定状态,长垣天然气的变化与深部气有关。深部气首先进入长垣北端的喇嘛甸构造,再依次向南部的萨尔图、杏树岗构造推进,形成了长垣天然气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大庆长垣深部有一个巨大的气田,它不断地向长垣补充着天然气。  相似文献   
13.
中国松辽盆地商业天然气的非生物成因烷烃气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自然界不同物质来源、不同成烃环境和不同成烃机制, 形成的各类烷烃气体的碳、氢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效应及其同位素组成和分布特征. 指出复杂高分子沉积有机质经生物降解作用和热降解作用形成细菌成因气和热成因气. 细菌成因甲烷δ13C1, -110‰~-50‰; 热成因甲烷δ13C1, -50‰~-35‰(或更重). 受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效应的制约, 细菌成因和热成因烷烃的碳氢同位素δ13C值和δD值均具有正序分布特征, 即δ13C1< δ13C2< δ13C3< δ13C4和δDCH4< δ DC2H6< δDC3H8< δDC4H10, 且二者之间具正相关关系. 自然界非生物化学过程, 由简单含碳分子(CH4, CO, 和CO2)经聚合反应生成的非生物成因烷烃气体, 甲烷的δ13C1值大于-30‰. 受其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效应的制约, 烷烃气体的碳同位素δ13C值具反序分布特征, 氢同位素δD值则具有正序分布特征, 即δ13C1> δ13C2> δ13C3> δ13C4和δDCH4< δDC2H6< δDC3H8< δDC4H10, 且二者之间具负相关关系. 分布于中国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和莺山-庙台子断陷的26口商业天然气井, 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δ13C1值为-30.5‰~-16.7‰, 氢同位素d D值的变化范围极窄, 为-203‰~-196‰. 烷烃碳同位素δ13C值具反序分布特征, 氢同位素δD值具正序分布特征. 烷烃碳同位素δ13C值和氢同位素δD值之间具负相关关系, 显示了非生物成因特征. 研究表明, 在自然界不仅存在非生物成因甲烷, 而且作为能源气体, 非生物成因烷烃气体还能聚集形成有商业价值的天然气藏. 据估算松辽盆地26口具非生物成因特征的天然气井的储量超过500×108 m3. 松辽盆地勘探实践表明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为在世界范围内研究和寻找非生物成因商业天然气提供了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主要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构造上属中央隆起的巴楚断隆东北部和北部坳陷的阿瓦提凹陷南部。文章详细剖析了烃源岩的时代和类型,提出寒武-奥陶系的暗色泥岩、碳酸盐岩和石炭系的暗色泥岩、碳酸盐岩是区内的两套主要烃源岩。在论述了储集条件(7大套好或中等储层)、保存条件(10套Ⅰ类和Ⅱ类盖层)、生储盖组合形成(5套储盖组合)和吐木休克断裂活动(两期重大的冲断活动)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油气藏形成时期主要受控于储盖组合形成期、圈闭形成期和排烃期,因而本区的主要成藏期是二叠纪末和新近纪。据此对研究区的油气远景进行了评价,提出和田河下游断鼻构造带和巴东4井区背冲构造是近期的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15.
16.
松辽盆地宋芳屯油田的差异压实古背斜及其找油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芳屯油田生产试验区位于姚一段杏树岗三角洲平原相的透镜状砂层之上,由于沉积物的差异压实作用形成了两个压实古背斜,其现今构造则为两个鼻状背斜。这些压实古背斜是通过趋势面分析方法发现的,并且经过对姚家组地层古厚度计算而得到了证实。研究认为此类压实古背斜是形成圈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