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345篇
海洋学   7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彭泽建  杨波 《云南地质》2020,(4):487-492
云南洱源县塘子边金矿矿体为巨大透镜状赋存于第四系更新统(Qp)松散堆积层中,矿区外围北东向的大断裂及北西向的次级断裂,将富含活化金质的深部源区沟通起来,通过地下流体将活化金聚集到第四系更新统(Qp)松散堆积层中,同时又使原有的金物质在较为合适的温度、压力及地表流体的化学、生物作用下沉淀富集成矿,该金矿成因类型为中-低温...  相似文献   
72.
YML铁矿区位于几内亚福雷卡里亚省,富铁矿以条带状赤铁矿和铁角砾岩矿为主。矿区内共发育7条矿体,条带状赤铁矿体6条,铁角砾岩矿体1条。条带状赤铁矿体赋存部位多为向形地段,次级紧密褶皱发育,沿走向和倾向有逐渐变薄和尖灭的趋势;铁角砾岩矿体覆盖于地表,以风化壳的形式出现。矿床类型属复合类型,即海底热液喷气沉积叠加后期构造变质型+风化淋滤型。该区具备铁矿形成和保存的地质条件,且已发现具一定储量、品位较高的条带状赤铁矿和大面积的铁角砾岩分布区,区内铁矿找矿远景较好。  相似文献   
73.
对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及其蕴含的古环境信息进行了探讨.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沉积中心附近的EC2005孔沉积物磁化率、岩性、粒度、常量元素、矿物以及AMS<'14>C测年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EC2005孔沉积物磁化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同层位的主要控制因素不同,60.20~...  相似文献   
74.
浅谈测井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测井应用于工程勘察中,能够较好地解决用钻探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有效判别薄夹层、寻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判断孔内土层稳定性以及测定土层的速度等。其中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判定含砾粘土夹层及软弱薄粘土夹层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声波、井径、自然γ、视电阻率等测井方法可有效查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特别是声波测井曲线异常更为明显;另外跨孔实测剪切波速还可进行地基土加固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75.
松潘-甘孜褶皱带较场弧形构造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详细野外露头特征及显微构造特征将较场弧形带由南向北分为三个变形带:弧顶部、弧核部和弧翼部,不同分带具有明显不同的变形特征。由南向北变形特征由以塑性变形为主过渡为脆性变形为主,变质流体活动喜马拉雅构造期活动强烈,且向北逐渐增强;弧核部以叠瓦状逆冲构造特征分隔弧顶和弧翼部;弧翼部东西两翼变形及变质流体活动特征具有一定差异性。较场弧形带总体体现出多期次南北向挤压—张性应力变形构造特征,叠加北西—北北西向同构造期挤压变质运动,其宏观和微观变形特征与典型走滑成因模式弧形构造特征相异,为其大地构造成因机制的解释提出了新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76.
为查清免疫促进剂对日本(Charybdis japonica)(俗称石蟹)自身免疫力的增强作用及机理,对脂多糖(LPS)、β-葡聚糖(β-1,3-glucan)、灭活鳗弧菌和灭活哈维氏弧菌对日本酚氧化酶(PO)的产量与活性以及血细胞的数量与超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4种免疫促进剂处理后,日本PO产量和总酶活性都有显著增加,但PO的比活性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日本血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多糖处理组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糙面内质网和线粒体数量增加,颗粒数量减少、体积增大,而透明细胞的超微结构没有显著变化;灭活弧菌处理组小颗粒细胞中的颗粒数量明显减少,透明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显著增加.由此可见,多糖类和灭活弧菌类免疫促进剂对日本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不同,多糖类免疫促进剂主要提高酚氧化酶原激活组分PO的产量,进而提高PO总酶活性,而灭活弧菌类免疫促进剂主要提高透明细胞和小颗粒细胞的吞噬活性.  相似文献   
77.
当前多源地图数据的非共享性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地图数字出版流程的顺利开展。为了有效解决多源地图数据到印前数据的转换问题,根据多源地图数据的类型及特点,结合出版对地图数据的特殊要求,建立并实现了一套完整的由多源地图数据转换为印前数据的方案,并通过具体应用得到有效的验证。  相似文献   
78.
关中活断层和地裂缝的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取该区活动断裂中的断层泥,并首次在几个断层面附近的劈理化黄土中取样测出热释光年龄。12个断层热释光年龄数据在20-240ka B P之间变化,证实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期间断层曾有一次活动,为本区断层的活动性提供了证据。本研究成果也为西安地裂缝的活断层与人工抽水双重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9.
白云鄂博矿区发育的脉状稀土碳酸岩,由于其结晶迅速,矿物颗粒细微,其中的微小矿物的鉴定一直是一个难题。应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表明,白云鄂博地区存在富稀土白云质岩浆碳酸岩脉,早期阶段形成碱性长石和铁白云石,无稀土矿化;铁白云石常常出溶铁质而自身则形成方解石。霓石和方解石形成略晚,常常与氟碳铈矿等稀土矿物共生,出现强烈的稀土矿化;而无解理的方解石则形成于更晚的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发育大量的流体包裹体,并出现强烈的铌、稀土矿化。铌铁矿分布在氟碳铈矿中和赤铁矿边缘,为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早期结晶的矿物如碱性长石、铁白云石稀土矿化弱,岩浆晚期分异出大量的流体相,稀土元素和Sr等进入岩浆热液中,并在热液结晶矿物中富集,甚至在非平衡结晶的石英中产生强烈的稀土矿化。结合岩相学显微观察,显微拉曼探针很好的揭示了这一地质过程。同时为白云鄂博矿床铌、稀土矿化的热液交代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
王金丽  张泽明  董昕  刘峰  于飞  王伟  徐方建  沈昆 《岩石学报》2009,25(7):1695-1706
拉萨地体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其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与新特提斯洋的俯冲、消亡和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密切相关,是揭示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历史的关键之一。本文报道了在拉萨地体东南部林芝岩群中发现的石榴石二辉麻粒岩。这种岩石的共生矿物为石榴石、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拉长石、富钛角闪石和黑云母,其原岩相当于基性岩,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为T=747~834℃和P=0.90~1.35GPa,形成深度可达45km。与麻粒岩伴生的石榴石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中锆石的U-Pb定年研究表明,它们的变质作用发生在85~90Ma。结合在林芝岩群中广泛发育的同时代岩浆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我们认为拉萨地体南部在晚中生代发生了强烈的安第斯型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