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973年2月6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发生了7.9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通过震中区沿鲜水河谷产生了长达90公里的地震裂缝带。裂缝以张扭性的为主,伴有少量压性和扭性结构面,其组合型式有反“多”字型、斜列式、锯齿状和棋盘格式等四种,反映的运动方式以水平运动为主,最大水平错距达3.6米,垂直落差都在20-30厘米。本文着重研究了这次地震所产生的各种类型地裂缝的力学特征,结合地质构造背景探讨了地震区应力作用方式及地震成因。从地震裂缝带出现的位置、力学性质、活动方式与鲜水河断裂相一致来看,这次地震是鲜水河断裂的最新活动,是该断裂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1786年四川康定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发生于川西地区的一次大震,据《清代地震档案史料》及有关现场巡视奏折、县志等史料记载,震区内康定“城垣倒塌不存一雉……”、“沈边所属老虎岩地方因初六日地震,大山裂坠,壅塞河流……”,十日后”决堤势如山倒,沿河沟港水皆倒射数十里,沿河两岸居民一扫俱尽……”并造成了有名的”水打嘉定府(今乐山)”  相似文献   
13.
为监视鲜水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四川省地震局测量队前两年在炉霍县虾拉沱对岸的吉绒村后建立了一个较正规的跨断裂的形变观测场地,目前已取得一定的观测成果,工程也尚在进一步完善之中,为同行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