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与中国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广东 《地理学报》2022,77(2):353-368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土地覆被发生了剧烈变化,人类活动对土地覆被变化的影响成为“人类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科学评估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过程和新态势,分析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并提出优化路径,成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应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基于多源土地覆盖数据,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全球土地覆被变化的时空演化过程,从景观尺度分析了地类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全球“变绿”和森林覆盖度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中国对全球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92—2015年全球土地覆被经历了显著变化,全球土地覆被变化度在南美洲中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亚、东南亚和东亚等地形成显著的热点区。中国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12.98%增至2020年的23.34%,湿地面积增长1908 km2,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了力量,同时在城市用地增长、草地和其他用地减少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与全球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城市扩张占用耕地面积居全球第一位,高达7.3万km2。1999—2019年全球叶面积指数存在全球性的显著提高趋势。中国以仅占全球6.6%的植被面积,贡献了全球20%左右的叶面积增加量,引领了全球“变绿”过程。1990—2020年全球森林覆盖度变化呈现出空间集聚性。中国森林面积增长62.84万km2居全球前列,其中西南林区和秦巴山区是林地增长的主要区域,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是森林覆盖度降低的主要区域。中国未来应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协调度,持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和更多经验。  相似文献   
32.
对内蒙古陶来托钼多金属勘查区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信息的提取来评价矿区找矿潜力。结果表明,陶来托钼多金属矿是一个以斑岩型钼矿为主的勘查区,发现了斑岩型钼矿床及多处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化)点。成矿岩体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控矿构造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斑岩型钼矿化区与环状激电异常和环状磁异常对应性较好,显示出中低视极化率异常为矿致异常的特征。1∶5万化探异常元素由钼矿化区至铅锌银矿化区表现出Mo、W—Ag、Pb、Zn的侧向分带特征。根据综合找矿信息提取及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建立,指出区内钼矿找矿潜力较大,并预测钼矿区北西侧为热液脉型铅锌银矿的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3.
研究海洋离不开观测,不断改进观测技术,是海洋科学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在海洋观测中积极采用新技术,直至发射海洋卫星,显著加强了人类认识海洋的能力。海洋观测技术是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探讨观测方法和有关装备、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在海洋观测中,方法与装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装备不先进,无法完成复杂的海上观测任务,方法不正确,即便拥有先进的装  相似文献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研究是国际人地系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对于如何协调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紧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研究主题,在对国际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集中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理论、方法以及关键应用领域三个方面,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研究国际前沿与进展进行评述。分析发现,国际上近远程耦合概念提出时间不长,其理论的完备性与系统性尚显薄弱,对实证研究统领性指导还略显不足。而从其他研究视角出发,国际上对互为远端的人地系统间关联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实证内容充足,内涵丰富。展望未来,关注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关系、挖掘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主导路径与动态演变特征、加强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理论研究,是推动中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研究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5.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 major concern in China.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nd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cultivated land. Farmer household's satisfac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pensation. Therefore,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select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pattern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has been considered and re-examined. By employing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method(PRA), 3 villages and 392 households were investigated and sampled in mesa and hilly areas of Chongqing. The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framework of household livelihood hexag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e livelihood assets of different farmer households. Finally, the Gray Relation Model and Probit Regression Model have been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usehold livelihood assets and their compensation pattern op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both qualitative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household livelihood assets. We found that the inequality of livelihood assets is evident for five household types. There is a spatial trend that the higher the elevation, the less livelihood assets are. In addition, their options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pattern vary from Chengdu Pattern to Foshan Pattern due to their difference in livelihood assets and difference in location. In detail, there is a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ousehold livelihood assets and their compensation pattern; negative correlation is observed between natural assets value and household pattern options, while the other livelihood assets have positive impacts on compensation pattern in varying degrees, which from the top are psychological assets, human assets, physical assets, financial assets, and social assets respectively. A conceptual compensation pattern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meet the demands for farmer households mainly according to their shortage in livelihood assets. In addi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compensation standard, the basis of compensation and the source of compensation funds have been proposed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36.
37.
38.
大兴安岭西侧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地区广泛分布的满克头鄂博组缺乏古生物化石和年代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因此地层形成时代上存在争议,形成的古气候环境不明。本次在野外地质调查中,在满克头鄂博组发现了Nestoria(尼斯托叶肢介)化石和Cedripites-Piceaepollenites-Psophosphaera孢粉组合,其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也指示了其形成的古气候环境为亚热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在该组中上部流纹岩中获得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56.61±0.96Ma,结合古生物化石年代学特征,确定满克头鄂博组形成于晚侏罗世中晚期;同时,满克头鄂博组中流纹岩的锆石U-Pb年龄(156.61±0.96Ma)指示以Nestoria为代表的叶肢介化石带时限为启莫里阶。  相似文献   
39.
阐述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工作组第四次评估中与决策相关的重要发现。本次评估体现了当前关于气候变化对自然、管理和人类系统的影响、这些系统的适应能力及脆弱性方面的科学认识。该评估基于此前IPCC的评估,并吸收了第3次评估以来的新认识。评估报告认为:从所有大陆和多数海洋得到的观测证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人为增暖可能已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可辨别的影响;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环境所造成的其他影响清晰可辨。当前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可以更详细地评估未来气候对各类系统和部门,以及对世界各大区域的影响,也可以对全球升温的影响进行估算,预估极端天气气候所带来的影响。必须采取更广泛的适应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够降低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兼顾适应和减缓的措施,能够减低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40.
正大连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引擎性"城市,随着大连金普新区的成立和全域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刻不容缓。目前关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指标体系、定量化客观评价节约集约利用现状,缺少对节约集约利用趋势的研究。本文分别从人口、经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力求为进一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提供依据。一、人口变化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1.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