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21.
利用1961—2010年湖南省长沙及周边郊县共5个气象站的逐日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观测数据,在对各气象要素资料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和订正的基础上,以郊县站作为背景场,系统地分析了长沙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城市化的影响,近50年长沙市区地面气温及其上升速率远高于郊县的,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热岛效应对市区年平均气温的增温贡献率达30%,且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四季中城市化贡献率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秋季和春季的次之,冬季的最小。50年来长沙市区和郊县年降水量差值序列呈显著增加趋势,长沙城市雨岛效应较为显著,且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加速了长沙降水结构两极分化,使城市内涝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50年来长沙市区和郊县年平均相对湿度及其差值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就全年平均而言,长沙的城市干岛效应并不明显,但近20年来干岛效应显著增强;分季节来看,近50年干岛效应主要发生在夏季。  相似文献   
22.
在2015年春季(3月),采用实验室培养法对珠江口海域5个站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交换速率的实验。结果显示,河口区交换速率较大,海湾地区交换速率较小。NH~+_4、NO~-_3、PO_4~(3-)由沉积物向水体释放,NO~-_2由水体向沉积物迁移,交换速率均值分别为90.6μmol·d~(-1)·m~(-2)、106.9μmol·d~(-1)·m~(-2)、13.8μmol·d~(-1)·m~(-2)和-21.9μmol·d~(-1)·m~(-2)。NH~+_4、NO~-_3和NO~-_2在水体贫氧环境下的交换速率高于富氧条件下的交换速率,贫氧条件下沉积物是PO_4~(3-)的释放源,富氧条件下沉积物是PO_4~(3-)的汇。扰动条件下NH~+_4和PO_4~(3-)的交换速率都大于非扰动条件,但NO~-_3则相反。NO~-_3和NO~-_2的交换速率主要受沉积物-水界面浓度扩散影响,NH~+_4和PO_4~(3-)更多的受界面吸附-解吸控制;在增氧和扰动条件下由于沉积环境由强还原性向氧化性剧变,对沉积物-海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影响比较复杂。与国内近岸海区相比,珠江口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速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3.
对粤西海域水东、湛江、硇州岛、南渡和海安验潮站各1年水位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及统计。结果表明:粤西海域北部湛江、水东、硇洲岛、南渡4站主要分潮为M_2、K_1、S_2和O_1,是不规则半日潮;而南部海安站主要分潮为O_1和K_1分潮,是不规则日潮。粤西沿岸各站浅水分潮和平均水位从北到南有减小趋势。在日潮不等方面,粤西沿岸验潮站都存在明显的日潮高、日潮时不等现象。日潮时不等总体上从北到南有降低的趋势,北部湛江、水东和硇州岛涨潮时间比落潮长1~1.5 h,南部南渡和海安两站涨、落潮时相差不大。另外,调和分析和经验公式不再适用于南渡站,南渡河入海口处堤闸工程是主要原因。这为粤西海域环境资源开发、航运活动等提供环境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4.
利用 Sea WiFS卫星遥感叶绿素质量浓度及TRMM微波遥感海表温度产品, 研究了南海海表叶绿素a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同海表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南海叶绿素质量浓度具有很强的季节变化:通常低叶绿素质量浓度(<0.12 mg·m-3)出现在弱风高海表温度(>28°C)的春、夏季节;高叶绿素质量浓度(>0.13 mg·m-3)通常出现在有较强风速和较低海表温度(<27°C)的冬季。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南海叶绿素质量浓度同海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尽管在南海南部、南海中部、南海西部及吕宋西北部4个代表子区域的显著性有所差异, 但都暗示温度变化所反映的垂向层化调控了营养盐质量浓度和浮游植物量变化。可见, 温度可能是影响海洋上层稳定程度及垂向交换强度的重要指标, 从而可能调控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
为深化对济南泉域的认识,运用已有钻孔、地质图、地形图及剖面图等多源地质数据,通过对钻孔数据、地质边界、DEM数据、断层数据以及辅助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耦合,对剖面进行CAD设计以完善空间信息,建立了济南泉域钻孔模型、断层模型、层面模型,采用Horizons-to-solids方法实现了实体模型的重构,最终完成了济南保泉三维地质建模。该模型实现了空间信息全方位、一体化显示,刻画了地质对象之间复杂的空间关系,解决了地质空间数据的查询、分析、计算与管理,为济南保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6.
葛文昌  赵辉 《探矿工程》2008,35(11):62-64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采用压力注浆加固具有湿陷性的杂填土地基的方法,提出加固前的试验研究是确保加固效果的必要手段。变形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运用该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还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27.
根据<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土壤水分测定分册>的有关规定,利用Excel强大的函数、公式计算以及统计功能,编制了土壤墒情计算系统,对逢八和逢三测墒的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根据农业气象土壤测墒工作的需要,在系统中可任意增减观测表,在同工作表中也可以任意插入或删除单元格,其计算结果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使土壤墒情观测工作中涉及到的大量计算得到了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28.
陕西翠华山山崩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陕西翠华山山崩主要由水湫池(天池)山崩体、甘湫池山崩体及大坪山崩体三部分组成,其中水湫池(天池)山崩体开发及研究较为成熟,是吸引游客的黄金地段,翠华山山崩的形成主要由内因素及外因因素所控制,其中内力因素包括翠华山花岗岩体背景因素和节理面理、断裂面理及变质地层面理等因素、外力因素包括陕西关中地震及暴雨等因素。翠华山山崩首次发现由三期山崩体组成,不同期次山崩有各自特色旅游环境,反映了出山崩自然现象亦有造福人类的积极方面。  相似文献   
29.
<正> 科研单位取得科技成果的多少与成果水平,是评价单位科技实力、贡献大小和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陕西省林科所在1997年林业部全国省属以上55个林业科研院所绩效考核中,科技成果排第16名,总体实力第20名,进入全国林业科研院所20强之列。本文从成果的数量、获奖状况及任务来源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为我所今后学科设置、科研选题、成果鉴定、报奖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正> 栖霞地区与著名的招掖金成矿区毗邻,两者均受栖霞东西向复背斜控制。早在1984年栖霞就已成为年产黄金万两县,但迄今该区金矿的研究程度还很低,因而延缓了开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近年来在该区从事金矿普查工作,积累了一些资料,并产生了一些粗浅的认识,现撰写此文,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区域地质背景简述栖霞地处栖霞复背斜轴部。区内广布下元古界胶东群蓬夼组,岩性主要为以中一基性为主的海底喷发火山岩变质而成的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和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这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